武林小说>青春校园>天庭小官下凡记>第四百一十二章:内阁商议勾心斗角

一切都在王之正预料之中,古文典和白季圭,把要求王之正带着团练绞杀囬城县匪徒的事情上报上去以后,内阁阁老白洪敏,周延儒,温体仁,钱谦益,王之藩五人,坐在内阁开始探讨这次进剿的具体事宜。

首辅钱谦益明白,王之正不可得罪,崇祯帝更不可得罪,但是内阁阁老们也不能得罪,正应了那句话,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你叫我如何是好。

好在钱谦益是个沉浮官场多年的老官僚,这件事难为不到他。

钱谦益清了清嗓子说道:“进剿囬城的事情,本官觉得并不重要,囬城只是个小县城,匪徒不过几百,根本没必要通过内阁,南直隶直接见机行事就行,我的意思是,把这件事发还给南直隶处理!”

钱谦益话音刚落,第一个跳出来的果然是白季圭的父亲白洪敏,白洪敏五十多岁,须发花白,但是红光满面,比起来天启年间不得志,白洪敏现在可谓是顺风顺水,谁知道,还是这个老对头王之正居然跑到南直隶来给自己的儿孙过不去,自己的儿子整日的被他欺负就算了,家业被抢光,孙子也被他扣在身边当质押。

白洪敏冷冷一笑,用茶盏敲了敲桌面说道:“首辅大人,囬城县的匪患,确实只有几百人,但是如果首辅大人觉得这场匪患不算什么,那就大错特错了,要知道,江南还是第一次发生这么重要的匪患,现在陕北的匪患呈烽火燎原之势,南直隶现在虽然还算太平,但是天下一盘棋,牵一发而动全身,南直隶是帝国最后的大后方,与陕北的形式不同,必须防患于未然,治病之未病,不可小觑,必须把匪患扼杀在摇篮里!”

钱谦益心想:你说的这些,以为我不知道呢,只不过是我故意绕开这个问题罢了,好了,你们争吧!我本无心功名,你们爱怎么斗怎么斗!

正所谓:帝力于我何有哉?!

周延儒是内阁二号人物,剪除阉党羽翼,诏定逆案以后,他以火箭速度飞升,他的学生张溥,张采又是复社的领袖,他们东奔西走,上下联络,终于把自己送进内阁。

复社就是自己背后的力量。

王之正在金陵大肆改革,逼捐,搞得复社对他众叛亲离,如果自己不借这个机会好好表现一下,那复社定会对自己失望。

周延儒您了一口茶,冷冷一笑说道:“容在下说一句,我赞成白阁老的看法,囬城之乱虽然不大,但是却发生在我大明的脏腑之中,必须马上铲除!我提议,马上派江南团练王之正出兵进剿!”

温体仁现在是周延儒的铁杆亲信,马上拱手说道:“下在赞成周阁老的建议!应该马上派江南团练使王之正出兵进剿!”

钱谦益抚摸着花白的胡须说道:“王之正在金陵屯兵,囬城则远在淮安府,淮安府的知府,有剿贼的义务,何必惊动王之正呀!”

钱谦益话音刚落,白洪敏就顶了回来:“难道钱阁老不知道,大明律规定,千人以下规模的匪患,如果地方无力进剿,本辖区应由团练进剿!这次囬城之乱,就在千人以下,五百人以上,正好是团练的指责!钱阁老,您如果不熟悉大明律,就不要随意发言!”

白洪敏仗着资格老,对内阁首辅钱谦益丝毫不放眼里。

这时候,周延儒阴阳怪气的问身旁,一直沉吟不语的王之藩:“之藩兄,我们几人都已经发表了看法,您怎么不语呢?有什么见解尽管说来,我们这是内阁会议嘛!”

王之藩,是个四十六七岁年纪的中年男子,他也是崇国府的近支,他和王之正是一个爷爷的堂兄弟,他的父亲王宣,是老崇国公的庶出长子,王宣比崇国公王安大十几岁,但是王宣的母亲,是丫鬟,王安的母亲,则是根正苗红的崇国夫人张氏,所以王安从小就是世子,更是顺利接任崇国公。

王之正的伯父王宣和六个叔父,除了六叔王宴以外,其余解释庶出。

王宣从小与王安都合不来,他认为王安一个毛头小子,居然后来居上,抢了自己这个长子的崇国公之位,所以兄弟俩有二十多年没有说过话。

王之藩是王宣的长子,当然从小就听父亲和奶奶说长道短,所以对于崇国公一门从来都不曾亲近,除了照例例行公事,向王之正的祖母请安拜寿,从来都没有任何交往。

王之藩,对于王之正这个堂弟,也从来就没有什么交往。

听到周延儒这么一说,王之藩不禁呵呵一笑,说道:“周阁老,我与王之正是堂兄弟,这种事情,我应该避嫌才是,不便发表意见!但是有句话我还是要说,该是谁的义务就是谁的义务,皇上批准老六(王之正叔伯兄弟排行第六)结团练那就是为了让他维持南直隶治安!剿贼平乱这种事情都是王之正职责所在!”

王之藩嘴上说,要避嫌,可是说出来的话确实态度鲜明,支持王之正平叛。

内阁五位阁老除了钱谦益态度暧昧,其余四人骏表达了明确的立场,但是钱谦益不愿意得罪王之正,他了解王之正的厉害,今年入阁做内阁首辅,也有王之正父亲崇国公的鼎力支持,所以他不便表明态度。

钱谦益点点头说道:“之藩大人,你既然也支持让王之正带兵进剿,我也不便再多说什么,这件事我的意思是再交给皇上定夺!”

白洪敏冷冷一笑说道:“钱阁老,您觉得评定一个小小囬城县的叛乱还需要向皇上请示?内阁连这样小小的事体都不能做决定?”

刚才


状态提示:第四百一十二章:内阁商议勾心斗角--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