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又过了三日,行基回来了,同行而来的还有广野太上天皇和当今圣上的使者。
对于道昭的死讯,朝野各方的震动都相当大,作为第一代的遣唐留学生,大乘天的亲传弟子,日本法相宗之祖,道昭在佛界就是旗帜一般的存在,而现在,这根旗子却倒了,将要产生的影响绝不会只是目前这般简单。
对于道昭的遗事,道昭生前多次提议火葬,并要求拟成律令,广野姬顾及众议,拒绝了他。如今道昭已然圆寂,作为他的遗愿,朝廷不得不再度妥善考虑。
行基与朝廷使者刚到元兴寺,鞍马未歇便被众僧人围了起来,要求行基对火葬之事做个表态。可怜行基一路劳顿,回到寺中连口水都来不及喝就先开了一场辩证大会。
“师兄,你觉得师傅后事用火葬好吗?”
“好啊。”
“朝廷也支持这种做法吗?”
“当然呀!”
“师兄既然决断师傅的身后事用火葬的话,那么是不是将来要推行火葬,废除土葬了?”
对于这个问题,行基楞了片响:“没有这个意思。这事要按照佛门的礼法,按这个律……”
说了半句,觉得措辞不佳,行基又闭口不言。
底下的僧人没有放过行基的意思,又出口询问道:“刚才你说……”
行基打断了他的话,起身说道:“刚才你问我,我可以回答你说“无可奉告”,但是你们又不高兴,我怎么办?”
“那师傅的后事……”
“我的意思不是由我来决定是不是推行火葬,你问我支持不支持,我是支持的,我就明确的告诉你。”
“但师傅……”
“你们啊,我看你们还要加强学习,你们非常熟悉佛经故事,但毕竟还太年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我告诉你们,我是身经百战,见得多了。禅宗、律宗、天台宗、华严宗,佛门哪一个学派我没研究过?你们要知道,广野太上天皇的佛法比你们不知要高到哪里去了,我和她谈笑风生。你们作为僧人,还是要提高自己的佛学水平,晓得不晓得啊?唉,我为你们着急呀,真的!说来说去,说的东西都太简单,甚至幼稚!懂了没有?”
“师兄……”
“懂不懂得!”
行基转身走开,转了一圈继续说道:“作为你们当中大部分人的师兄,我有必要告诉你们一些道理。唐国洪都有句俗谚,叫做“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我什么话也不说,这是极好的。但你们这样问我,我也不能真的一句话都不说。所以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格外小心,万一被你们某个人歪曲扭解,传扬出去,是会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后果的。这是要你们负责的,明不明白!”
“师……”
“我没有说由我来决定,但你们一定要问我,火葬你支持不支持。我不支持?这是师傅的遗命,我怎么可能不支持?”
“那将来呢?火葬是不是要成为佛门的定例了?”
“将来也是要按照佛门礼法来,对不对?我们作为佛门子弟,自然要听从佛理,不能和俗界一样信天地、信鬼神……当然了,朝廷的意见也很重要。元兴寺毕竟还是归属于日本国的,对于律令里的规定,我们也一样需要遵守!作为佛门的一员,我会表达我的意见,但并非就是我来决定,明白这意思吗?”
“但是……”
“你们呀,不要老想搞个大动静,说是我来决定了,好把我批判一番。这样是不行的,你们呐,太幼稚!”
整个辩证大会在极不友好的氛围中进行,行基劈头盖脸的训斥了几个刁难他的师兄弟,但是世事是不会这么简单就结束的,接下来几个老资历的高僧继续对行基发难,行基也只得逐一相对。
行基接到师傅圆寂的消息,心中悲伤之情何以言述,带着无限悲戚之意快马赶回本寺为师傅主持后事,迎接他的却是一众众磨难之音。
“行基这是气急了呀。”坐在外围观看这一切的智通法师发出一声短叹。
智通与道昭同为法相宗门人,亦曾前往唐国得大乘天玄奘授业,也算得上是师兄弟,归国后便在近江观音寺担任僧正,得知道昭圆寂的消息后也是昼夜兼程赶来吊唁。
“师傅殉道,弟子不思以师命为重,反而贪图这些俗世虚妄,难怪连行基也会犯了嗔戒。”智通的同门师弟智达也是默然无语。
“里面那老头是谁呀?怎么老跟行基大师过不去?”我问身边的人道。
那个老僧自从行基刚到便开始向他发难,一直到现在孜孜不停,被驳的哑口无言就立马接过,再换别的话题继续发难,总而言之就是不想让行基好过,像是有什么深仇大恨似得。
“那个是智光师傅。”一个名叫智凤的小和尚对我说,“因为曾被行基师兄羞辱过,所以记恨在心,处处和师兄作对。”
智凤握着小拳头挥来挥去,好像很讨厌这个智光师傅。旁边的智鸾、智雄也是一脸愤怒。
“行基怎么羞辱他了?”我好奇问道。
智凤和智鸾、智雄三人你一言我一语,向我叙述了事情的大概。
行基前世为和泉国大鸟郡一户人家的女儿,年幼时,祖父母非常疼爱她。其家中有个侍童,负责掏取庭院里的粪便,名叫真福田丸。这个侍童很聪明,心想:“我虽难得转生为人,但出身卑贱,如果今生不勤奋修行佛道,来生毫无指望。我要到一座大寺庙去当法师学习佛道。”他打定主意后先向主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