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穿越重生>重生之抗战悍将>第二部第二百一十八章 终于对日宣战了

“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大家都来看。”刚刚看到报纸上面刊载的消息,刘建业就兴奋得抓着报纸,冲出了办公室,和军部的人们共享。

“我们都知道了。不过,我们想知道,这明明是日本人的一场胜仗,为什么军座你会这么高兴?”高副参谋长问道。

“我高兴的是日本人这一次是搬起了石头砸自己的脚。从战术角度上来看,日本人这一次的行动策划准备和实施都非常周密准确,可以说是取得了出预想的战果。但是,这仅仅是从战术层面上来讲。要是从战略角度上来讲,日本人这次是捅了一个马蜂窝。美国人虽然长期以来都抱着孤立主义的立场,不愿意加入战争,但是,它的巨大的战争潜力,是谁也没有办法否认的。仅仅从它的墨西哥湾沿岸的密密麻麻竖立着的石油钻井的数量和每年数百万辆的汽车产量,我们就不难猜想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化国家的实力了。这还是和平时期的产量。如果美国一旦参战,它的经济必然会转入战争轨道,那样的话,它的工业生产能力肯定能够得到充分的释放和扩大。仅仅凭着和对手拼消耗,美国人就足以压倒日本加上德国了。”刘建业自信的说道。

作为后来的人,刘建业自然是很清楚美国和日本在战争潜力上的巨大差异的,就算是德国也在这个方面和美国差得太多。仅仅从三件事情上就可以完全验证这一点。第一件事,德国人在1944年的阿登反击战里,拼尽全力才拼凑出了维持短期作战的油料供作战使用,在作战的时候,他们竟然缴获了一个从美国本土使用运输机空运到西线前线,给一名美军士兵庆祝生日使用的生日蛋糕;第二件事,美国人在整个二战期间,其正规航母和护航航母的产量平均下来竟然达到了极为惊人的每个月一艘;第三件事,美军参加欧洲战场的部队,在坦克的质量上与德军当时投入西线的豹式和虎式相比质量有差距,尤其是谢尔曼式坦克,因为车体高,装甲薄,很容易被德军坦克装备的长身管75毫米和88毫米坦克炮击穿起火,被戏称为朗森牌打火机(这种打火机的广告语是“一打就着”),根据美国人自己的评估,想要摧毁一辆豹式坦克,美国人平均需要付出五辆谢尔曼式坦克的代价,可是就是这样,精锐的德国装甲部队还是被美军铺天盖地的空军和陆军打得节节败退,因为德国人坦克产量少,损失不起,而美国人无所谓,损失一辆坦克,它能再运过来两辆,甚至三辆。

“美国人原本并不愿意加入战争,但是,这一次日本人给他们来了这么一下,你们说,美国人会愿意善罢甘休吗?如果是那样的话,美国人也就不是美国人了。美国人肯定是会立即参战的。当然,在整体的战略布局上,因为他们一贯以来的战略倾向和英国人的游说,美国人肯定会选择先欧后亚的战略,先集中主要力量用于在欧洲战场上和德国人作战,先打垮德国,再回过头来击败日本。这样的情况下,美国人就需要在亚洲寻找一个能够拖住日本,不让日本能够全力南下的力量。原先,这一点可以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我国,一个是苏俄。现在,苏俄正与德国在进行艰难的战争,苏俄自身还要从亚洲远东地区抽调兵力和装备用于欧洲方面,自顾不暇。那么,对于美国来说,在亚洲唯一能够帮助它拖住日本的,就只有我国了。为了这一点,美国方面必然会增加对我国的援助。对他们来说,日本变得越可怕,中国就变得越重要。我国的抗战将不再是孤立无援了。我们打赢这场战争的把握也会越来越大了。”刘建业继续分析着。

“听军座的分析,美国参战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大好消息了。”杨参谋长说道。

“总体上面来说,这是肯定的。不过,我们还是要做好艰苦奋战的准备,在短期之内,可能局势还会向对我们不利的方向急展。要知道,日本人这一次动手是蓄谋已久的,它出动的部队几乎都是久经战火考验,作战经验丰富的精锐力量,特别是海空力量。而无论是美国人还是英国人,都只是仓促应战,一个是早有准备,一个是措手不及,短时间内,美国人和英国人在亚洲的力量是很难盯住日本人的突击的。对我们来说,艰苦的时光可能还在后面。”刘建业提醒道。

“这一点倒是很可能出现的。”杨参谋长说。

“只要我们能够撑过开始的一段艰难岁月,等到美国的巨大工业机器全部启动,日本人的末日就要到了。”刘建业鼓励道。

“仗都打了这么多年了,也早就不在意多几个月,少几个月了。”高副参谋长笑着说道。

“不过,我现在想的是,日本人在东南亚动手了,为了和在东南亚的部队相互呼应,他们的中国派遣军肯定也会在战场上来一次冒险。”刘建业说道。

日本的南进政策确立之后,为便于进攻香港和法属印度支那,决定以中国华南为基地进行一系列战争准备。

日本大本营于19第438号命令:“华南方面军从中国派遣军战斗序列中解除,直属大本营。”同日还下达了“大陆命”第439号命令,对“中国派遣军”和“华南方面军”今后的基本任务作了规定。其方针是:“大本营力图迅处理中国事变。为此要同心协力迅摧毁敌人继续抗战的企图,同时适应形势的变化,加强对第三国的战略。”规定“中国派遣军”的基本任务是:“期望确保大概


状态提示:第二部第二百一十八章 终于对日宣战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