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都市现代>逆流天下>第 24 部分阅读

所以在接替多铎之后,勒克德浑并没有什么办法打破眼前的僵局------他手中只有一万多人的旗兵,三千人的披甲,虽然有十几万投降地明军可用,不过这种军队只能打顺风仗。如果让他们与八旗兵一起去拼力苦战,很有可能就引军心崩溃,到时连隔江相峙的本钱都没有了。

不过勒克德浑麾下的将领们对他的这种苦心却并不能全然理解……也难怪这些八旗将校们不满,自从几十年前天命汗的时代起,八旗军就所向披靡战无不胜,除了宁远一战在大炮底下吃过亏外,旗兵野战攻城哪里还败过一次?,清军这几个月来一直缩在扬州。除了把扬州附近的州县扫除干净外,根本没有进一步军事行动的打算,这不免让骄傲的八旗将士们有些难堪,不过勒克德浑坚持要等英亲王在江西和皖南等地展开行动之后再动手。也未尝没有一些道理……在明军严阵以待地前提下仍然正面进攻,这在军事上明显是不理智的。

军心不稳,将校心里不服,勒克德浑心里清楚的很。今天的这场宴会全部是按满洲地老规矩来进行,大家盘膝而坐,用小刀吃白肉,没有明显的上下尊卑之别,这也是这位多罗贝勒宁愿放弃自己爱新觉罗家族子弟的尊贵与架子,纡尊降贵与众人如此这般,就是想要解决掉争执与不和。把军心重新稳定下来。

不过贝勒爷的苦心很明显没有得到完全的理解。叶臣做为勒克德浑的副将原本就并不如何服气,这个老将做一旗都统的时候。勒克德浑还是个半大孩子,就算是勒克德浑的阿玛。在叶臣随着天命汗东征西杀的时候,也只是个半大孩子罢了。做为一个老八旗将领,叶臣完全不能理解勒克德浑的顾虑之处,在他看来,八旗自兴起那到起就没有害怕过敌人,勒克德浑对大局地谨慎和对曾志国地重视让这个老将极为不满,如果不是顾及到将帅失合会影响大局,这个老将早就会有所表示了。

现在主帅又提到那个曾某人,叶臣很不耐烦的说道:“六万人又怎么样……松山时,明军还有十三万人咧!”

松山与大凌河之战叶臣都是前锋营地将领,冲杀在前,立下赫赫战功,那个时候勒克德浑还只是毛头小子……听到老爷子又在摆战功说资历,勒克德浑苦笑一声,摊手道:“南朝唯一能打一打的将领,就是这曾某人了,别地明军六十万也是没什么。”

他所说的倒也是事实,现在放眼看去,明军多兵而少将,其实很多明军战兵都能打一打,在清朝早年的征服江南的战役中无往而不胜,往往是将领无能,经常以绝对的优势兵力却被劣势的清兵所击败,这也是南明不能立足的原因之一。

一直到李定国的出现,才改变了这种窘迫的情况……不过这是后话了。

对于勒克德浑这次的评价,在场的八旗将领都没有什么反驳的意见,就是叶臣也叹一口气,摇头道:“和蛮子打了几十年,能带着千把精兵挡住咱们追击,还救了这么多人过江,这个曾志国是个勇士。”

勒克德浑眼中杀气一显,沉声道:“此人不除,我大清想混元一宇统一天下,难!图赖带着一队白甲,居然让这人一个人杀了,此人诚有万夫不挡之勇。”

在场诸人都是心有戚戚,自从图赖死后,清军每个高级将领的护卫都被增强了,而曾志国勇冠三军的神话也在大江南北流传,南明小朝廷能重用曾志国,也是要借助他独力杀图赖的勇名。

“总之……”叶臣杀气腾腾的说道:“咱们现在等英亲王的消息,这倒不妨,不过睿王的剃令,我看要强力推行,贝勒爷坐镇扬州以来,虽然下令剃,却很少杀人,这样下去,还有谁把咱们放在眼里?”

第二卷南方 第十五章 向前(4)

叶臣的质问其实是在场所有八旗将校的心声。几个月前,北京就下令军民人等一起剃,京城内限时十日,几天功夫,数十万人一起剃了头,长江以上的广大地域虽然也有零星的反抗,总体来说,剃令下达之后还算顺利,并没有激起大规模的抵抗。

这就给了满洲亲贵们极大的信心,他们相信,这些汉人剃了一样的头,再换上箭衣之后,原本的抵抗意志也就荡然无存……至少,十之**的建奴都觉得必须把汉人的装束打扮都弄成自己一样,不然的话,衣饰头不一样,一边是小辫子穿箭衣,一边是宽袍大袖长网巾纱帽,少许的满人混在汉人中是那么的刺眼和不合群,满清以蛮夷小邦临汉人大国,他们的心中充满了胆怯与不自信……去年,就在前方将士高奏凯歌的时候,多尔衮还与人闲谈时说起,如果在北京呆不住,就可以随时退回关外,并没有真正占领全中国的打算。

如果不是南明实在是太不争气,这个全族人口不过十几万,男丁五万人上下,加上汉兵各部不过十万将士的蛮夷小邦,又如何敢真正的打中国的主意!

正因为这种怯懦与害怕的心理,还因为战胜的骄傲与自大,在剃易服的这件事上清朝统治绝对没有半点妥协的可能,哪怕是全国打成了一锅粥,剃令也从来没有取消过,更何况现在江南未下。\\\而江北已经顺利剃,并没有引起大的波折和动乱。

大局如此,勒克德浑坚持在江北诸地暂缓强迫剃,这个决定就使得他地副将叶臣在内的大量的满洲亲贵武将们不满。

听到叶臣如此不讲情面的质问,勒克德浑忍不住苦笑……做为一个


状态提示:第 24 部分阅读--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