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缴纳一部分税金给都府,这就是他们对国家的奉献;那些退役的士兵,我给他们同举人的待遇,但不是简单地免除他们的保护费,而是先付给他们津贴,然后再按照他们土地的多少收税,他们也和同秀才一样为国效力。将来,我们都府的官员都会从这些为国效力的国民中产生,而不是把官职授给那些连纳税给国家都不愿意的人。”
“这是朝廷挠糯。”
“读书人当然应该受到优待,应该受到尊敬,不过我总觉得不该用免去他们对国家的责任来优待他们,这是磨砺士风的好办法吗?我对此很怀疑。”邓名摇摇头:“有很多种治理国家的办法,一种就是比出身,只要有个好爹,就会有良好的前程,犯法也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年轻时就可以去管理一县,几年后管理一府,然后是一个省,直到入阁……”
“嗯,提督说的这是虏丑的八旗制度。”周开荒大声说道:“不过虏丑也会办科举,诱惑天下的士人去争抢抬旗的资格。”
“还有一种是彻底的科举,从上倒下是君父、臣子和百姓,这个你们也知道了,就是我朝的制度。”邓名对周开荒的评价不置可否,而是继续说下去,在邓名看来,八旗制度和精英专制优劣相差不大,至少上升期的八旗制度还是能够击败腐朽的精英专制的。
“还有一种,就是我所设想的,想尝试一下看看的。无论是否有显赫的父亲,还是满腹经纶,国家都会要求履行职责。在我设想的规矩下,一个人可以因为知识渊博而受到更多的尊敬,这也是理所应当的,能够获得更多的财富,生活得比一般人更好;但国家也会要求他和普通人一样缴纳赋税,甚至还要多一些,因为他拥有更强的能力,理应为国家做出更多的奉献,在必要的时候,国家也会需要这个读书人的保卫。所有的人都是为国提供赋税和鲜血的国民,这就是我设想的帝国制度。”邓名不知道在自己的前世,帝国的明确定义应该是什么,但现在他面前是一张白纸,可以由着他任意涂抹:“除了圣上,每一个帝国的国民,都应该是平等的,我也包括在内,凡是对我有效的法律,对每一个人都有效;对其他人来说是罪行的行为,我若做了也是犯罪,也要受到完全相同的处罚。”
“至少在都府,应该是这样;至少,我们可以尝试一下。”邓名看着三个发呆的同伴,最后补充了一句。
第五节 协作(上)
虽然周培公还没有回来,但是邓名估计明军肯定可以获得崇明岛作为基地。对于邓名放弃镇江等沿江领地,撤退回崇明岛坚守的决定,张煌言显得有点遗憾。
可上次南京会议的时候已经确定了郑成功的下一步战略,闽军将保护台湾侨民,挑战荷兰对东亚贸易线的控制权,一旦郑成功取得胜利,那么邓名、张煌言、郑成功这个同盟就能从海上获得源源不断的财富。当然,郑成功只是打开了局面的一端,如果邓名和张煌言不能保证东南同盟从内地获得货物的渠道,让满清禁海令发挥了效果,那郑成功拿下台湾的意义就会变得非常有限,很可能只是相当于为闽军得到了一块开垦种植的土地而已。
“延平和尚书并为东南支柱,虽然舟山和厦门间隔遥远,和成都更是远隔千山万水,可我以为我们还是要尽力协作,把我们的力量合起来向一处使。”看出张煌言的遗憾后,邓名便努力劝说道:“弘光以来,我朝屡屡受挫,恐怕就是因为将帅各自为政,而被清廷利用;亡羊补牢,犹未晚也,这次张尚书帮延平突破封锁,让延平收复台湾后能够得到最大的战果,而延平实力强劲后,自然会对我们的中兴大业有更好的支持。”
“如果延平能够顺利收复台湾的话。”张煌言轻叹一声,他明白没有郑成功的支援,仅靠舟山军肯定无法长期占据松江、苏州、镇江等地,就算有邓名的支援,也很难顶住清廷的全力反扑。
“我对延平非常有信心,而且苏州等地如果在清廷手中,只要海贸不断,对我们依旧是有很大帮助的,延平那边不用说,就是舟山和崇明也能从走私中收益,充实军力;而如果我们拿下,与清廷重兵对峙,不过是多了一两处可以屯田的府县而已,而且清廷势必会全力回夺,战火不断,我们收入恐怕会很有限。”在邓名看来,郑成功去年的大攻势如果胜利的话,还是有很大的机会的,那样明军就能全取江南,截断漕运。但即使有郑成功和张煌言二十万大军驻扎,也肯定要和清廷倾国来袭的主力苦战,到底能不能在江南长期下去直到清廷放弃也未可知;而现在闽军受损,单靠浙军短期占领一两个朝不保夕的府县意义实在太小:“分则力弱,合则力强。等延平恢复元气后,我们下次再攻南京的时候也不会只想着拿下一、两个府了。”
把明军集中到崇明后,明军控制区要小得多,它和舟山、厦门一样有水域环绕保护,而且只是一个相对偏远的县而已,清廷对明军控制崇明的反应大概会远远小于看到明军重返大陆,北京多半会责成两江总督衙门负责对崇明县的攻守,这样明军保住这个前进基地的把握也就能变得更大。
张煌言认可了邓名的计划,十几年来艰苦卓绝的战斗让舟山军成为了一支非常务实的军队,虽然放弃土地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但舟山军不久前还难以养活旗下官兵,不会盲目的坚持反攻。
“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