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曲儿问自己会有多少工钱,安如意愣了一下,她之前也曾想过,自己会拿几两银子的事情。但是当听到首长宣布说,要发行的是“人民币”时,她也是摸不着头脑,听到后面心里才有了些谱。
“工钱,我想至少会有30元的。”安如意小心地把自己的笔记本合上,站了起来,现在会议室里也只有她们两个人,其他人都走去吃饭了。
“30元,如意,你这是怎么算的?”曲儿知道安如意历来就是精明能干,当初蒋家大太太还在的时候,如意就是她的右膀右臂。
安如意微微一笑,反问道,“你忘记了,首长在开会中间有一句是怎么说的?”
曲儿一撇嘴,回道,“首长说了快两个时辰的话,这没有1000句,也有 句的,我哪里还记得是哪一句啊!”
安如意用纤纤细指在她的额头上重重一点,说道,“你呀,要是让首长知道了你不认真听讲,估计你就惨了。”
“如意,如意,你就说嘛。”曲儿和安如意情如姐妹,她知道是安如意是和她开玩笑的,所以就只管摇着安如意的胳膊。
“停、停、停,胳膊都快给你摇断了。”安如意好不容易从曲儿的魔爪中挣脱了出来,见曲儿又要过来动作的架势,就连忙说道,“好了,好了,怕了你了,首长不是有说过一句话吗,说是那一分钱就等于原先大明朝的一文钱的。”
“咦,首长好像是真的有说过这话呢。”曲儿歪着脑袋想了想,好像首长的讲话当中是真有这么一句话,只不过她当时的脑袋都有些迷糊了,所以也记得不是很清楚。
安如意没好气地看了她一眼,“首长当然是有说过了,要不要我把笔记本翻给你看?”
“好如意,姐姐说错话了,你就大人有大量,原谅姐姐了。”
“哎,我生什么气啊。”安如意当然也没有生气,毕竟这些都只是小事。
曲儿见安如意确实没有生气,就又问道,“如意,那就算一分钱等于一文钱,这和我们能拿到30元钱又有什么关系?”
安如意这一次没有那么快回话,她想了想,组织了一下语言,回道,“曲儿,你还记得吗,当初我们刚到蒋家的时候,那时听人说,700多文铜钱就能兑换一两银子,但是到了今年早先的时候,这一两银子得兑换1000多文铜钱,这铜钱越来越不值钱了。”
原来在正常的情况下,在古代,1两白银大约可以换到1000到1500文铜钱,就是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是1吊钱,但是大明朝是个例外。
在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前后,民间交易多是用金银。但是在公元1375年洪武八年发行宝钞之后,大明朝廷就多次下令禁止民间以金银为货币进行交易,违者要冶重罪。
但是它们发钞和所铸的制钱却仍然以银价为标准。在银钞之间、银钱之间都有一定的比价,同年定价,银一两当钱一千文,当钞一贯。到明英宗即位后,放松了用银的禁令,收赋有米麦折银之令,并减少了各种纳钞的项目,以米银钱当钞。
在这个时期之后,白银与铜钱之间的兑换,就像在现代社会各国的本外币兑换一样,变成了浮动汇率。它们之间的比率无法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回答,因为在明朝不同时期,它们铸造的铜钱名称、大小、重量都不相同,所以一钱银子能兑换的铜钱数目也不相同。这些详细情况可以从《明史》卷八十一,志第五十七,食货五的内容查见。
简单地来讲,就是明初铸大钱“大中通宝”,4文就可以换到1钱银子。在这以后,皇帝铸造的铜钱按官方规定是7文折银1分,70文才折银1钱,700文就差不多折银1两。而民间盗铸的私钱、劣钱甚至要三四十文至六七十文才能兑换到一分银子。
再加上古代中国银子缺乏,银子的价值很高的。因为白银作为硬通货,币值稳定,信用良好,虽然也没有一律成色但相差较小,所以,它的供给量对于货币流通以及银钱比价变化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明朝初期的朝廷不鼓励开采银矿,所以此时的课银收入很少,大概只有75,070两。在明初铸币数量质量也比较正常的情况下,白银与铜钱比价一直维持在比较合理的范围。
可是白银的使用是经济规律的客观需要,随着社会上白银的广泛使用,白银的大量开采是不可避免的。到了正德后期,课银收入骤然减少,为了维持开采,虽矿砂银少,但还是尽力开采,酿成了社会矛盾,银少而钱制混乱,再加上铸币滥发私钱流通,这时期的白银与铜钱比价的波动是不可避免的,开始出现了铜钱兑换白银比率飙升的局面。
安如意不明白“银贵钱贱”背后的原因,但是她抓住了表面现象,就再说道,“曲儿,你想想,既然现在1000文才能换1两银子,那么一分钱等于一元钱,不就是说一两银子应该是10元吗!”
“我算算啊。”别看曲儿把厨房管理得井井有条,但是像这些数字的口算却并不是所长。
古代的识字数很低,在八股之外,《明清江南教育》里面有提到,清末江南有0。3的识字率是有的,而当时全国是0。15左右,至于明朝则是0。1左右。所以曲儿能识几个字,懂得百之内的数字加减已经算是很不了起的。因此这1两银子就是10元,她是迟疑了一下才算的出来。
算完,曲儿开心的说道,“如意,这还真得是10元呢。对了,如意,那你是怎么知道我们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