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玄幻奇幻>崇祯十三年>第二百八十八章 脱困之谋(二)

一番短暂的插曲后,三人回归正题。可正题要议出结果,依然绕不开粮饷。

“皇上督促我等用兵川北,下官算过,若以半年为期,士卒一万五,需军饷十四万两,军粮四万石;战马千余,需豆类五千石,草料五十万捆。如今藩库尚存银有王府赞助军饷五万两,去年留存田税两万余,盐税六千两,几个税卡征的商税杂项五万余,尚差饷银一万余两。

至于粮食,更是不好筹措

下官遵藩按两位大人之命,令人查了邛、眉、汉、绵诸州仓屯,如今成都府丰宁二仓有存粮两万,邛、眉存粮一万五,绵州三千,汉州颗粒皆无。大人,成都丰宁二仓之存粮,宗蕃、百官之俸禄可全在里面,好歹要留下一些,不可全部廖公,军无饷则自散”

说到粮食,陈其赤说话开始吞吞吐吐,廖大亨和刘之勃都知道个中缘由。

国家承平无事,财计尚不至于短缺。战事一起,这账本上到处都是窟窿。

陈其赤只算了出兵之后的军饷和粮草供应,还未计算出兵之前的欠饷补发以及出兵后的丧葬赏银、军械军马损坏补充维修费用。如果按惯例给各军补发三个月军饷,又是六万两银子。如果战事不顺,半年不能打下巴州,届时钱粮必然难以为继,只好撤兵了事。

坐在上首的廖大亨和刘之勃,在陈其赤注视探询的目光中沉默不语,抚衙后堂中一片死寂。

不知过了多久,刘之勃方才长叹一声打破了尴尬

“本官离京陛辞之时,也曾抱负满腔,想着既然为官一任,便要造福一方。谁知到了任上,方知国事艰难如斯,地方更是糜烂至此本官现在越发佩服世子,若不是护商队在雅州、彭山斩杀献贼余孽张光祖,恐怕这川西南之地已经烽火遍地;若不是护商队在长平山大败土暴子,恐怕保宁顺庆两府已经血书求援了”

一股热气在刘之勃腹中积郁已久,终于从他的嗓门冲将出来。他越说越激动,索性站起来在后堂中来回走动,边走边说

“本官自幼苦读圣贤。孟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之之谓神注一。

世子首倡护国安民、天下太平,川人趋之而实惠焉敬天法祖,崇儒遵道,平暴安良,与民休息,发粮江南,赈济灾民。善、信、美、大之上也

谶语道,五百年必有圣人出。

世子本是天家骄子,奈何天意弃之如今蜀地万民遭难,岂非天意弄人”

这时,廖大亨和陈其赤惊讶地看到,刘之勃仰面向天,双拳紧握,两眼紧闭,大股泪水顺着坚毅的脸颊流淌下来。

看来,傅宗龙和杨文岳在河南的惨败,深深刺痛了这位巡按御史的神经。而蜀世子朱平槿在川地的接连大胜,以及在各地各领域的成功改革,使刘之勃对朱平槿已经有了些盲目的信仰。

按照亚圣的说法,善、信、美、大四种人之上,便是圣人和神仙了。

而刘之勃刚才的悲戚,正是因为朱平槿出生在藩王世家,按照大明的祖宗家法,正常情况下他永远没有机会发挥他的才能,成为圣人

廖大亨和陈其赤面面相觑,交流了一下眼神,他们都在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掩饰不住的惊愕。

刘之勃是朝廷派来监视地方的,监视的对象不仅包括三司和巡抚,也包括地方藩王。刘之勃的这种态度变化,到底是真情流露还是试探底细

对刘之勃真实想法的判断,关系到廖大亨与朱平槿两个利益集团的勾结,关系到朱平槿对廖大亨承诺的实现,甚至关系到廖大亨的身家性命

联想到刘之勃前些日子在王府主动向世子提及盐税包揽之事,又联想到姻兄关于刘之勃会后来居上的警告,廖大亨顿时警惕起来。好在世子当时顾左右而言他,没有立即表态,这件事还有转圜的空间。他立即决定,把准备好的方案抛出来,看看刘之勃的反应。

陈其赤作为藩司参政而能代表左右布政司实际拍板,当然是因为他能得到廖大亨的信任。看到廖公向自己示意,陈其赤连忙起身劝慰刘之勃。刘之勃也冷静下来,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便向二人赔罪,重新坐回了官椅。

廖大亨装作非常感动的样子试探道“刘大人忧国忧民之心,实在令老夫钦佩粮饷虽然不济,可夺回巴州也是势在必行。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不如我等三人今日便议出一个好法子,既能筹足粮饷,保证前方将士之用度;又能抚定蜀地,不至于八面扰动、刀兵四起。如何”

两人都说好,陈其赤便首先跳出来出主意。他先明确指出,在明年二月前,四川藩库已经不可能筹足此次出兵巴州所需的粮饷了。要筹集粮饷,只能是两个地方,一是蜀王府,二是士绅。

把两位上官的思路引到了这两个方面之后,陈其赤便开始尽力赞扬刘之勃提出的盐税包揽的主意。他道,只要世子同意包揽盐税,便可立即向蜀王府开口预支数万两银子和数万石粮食,以解当下燃眉之急。有了蜀王府带头,向士绅劝捐之事也才好办,所以能不能说服世子,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陈其赤的办法,实际上就是刘之勃的想法,陈其赤只不过是表达一个赞成之意。刘之勃见陈其赤赞成,便疑惑地摇摇头道“本官也是耳闻了一些雅州之事,这才贸然提出盐税包揽,谁知世子并不赞同”

原来雅州王国臣悠哉游哉便完成一州税赋征收的事


状态提示:第二百八十八章 脱困之谋(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