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正在商讨守城事宜,东城门的守卫前来禀报,城外的匈奴已全部撤向北方,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黄叙和丁原急忙走到城墙前,向远处望去,在匈奴中央大帐的附近,果然多出了许多小的营帐,有的还在搭建中......两人对视了一眼,难道匈奴这是准备要在北城门大规模的攻城了?
徐晃和赵小亮结伴来到北城门,因为城西和城南的匈奴也都撤退了,他俩过来询问这边是情况,是不是匈奴知道事不可为,已经开始撤军了?
黄叙伸手向城外的匈奴大营指了指,缓声说道:“匈奴在城外已经开始集结,估计很快就会大规模的攻打北城门,咱们应该提早做准备才是。”
两人顺着他的手指向城外看去,不断有匈奴从两侧汇聚而来,想必就是南城门和西城门外的匈奴,徐晃沉吟了一下,说道:“那咱们是不是应该把其它三座城门的守卫,全豆调到北城门这边?反正那边也没有匈奴驻扎了。”
“万万不可,另外的三座城门的驻军还是不要动的好,万一匈奴是想给咱们来一个声东击西,咱们就被动了。”赵小亮摇了摇头,还未确定匈奴攻打哪一门,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四门都要严防死守。
北城门的守卫大部分都是伤员,仅有少数越骑营的兄弟还能继续战斗,光靠着点人根本不足以守住匈奴的下一波攻城。于是丁原陷入沉思,心中在犹豫是不是应该去城中募兵,以此来守住北城门。
“丁刺史,在晋阳城中不是有一些世家大族么?他们的府上一定有很多私兵,如果把他们都召集过来守城,再从其它三座城门抽调一些人手过来,应该足以守住北城门了。”黄叙他们率军在这厮杀,城中世家却没有丝毫的表示,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必须让他们参与守城,最不济也要把府中的私兵派出来。
听黄叙说完,丁原眼前一亮,自己怎么把世家私兵的事给忘记了,急忙嘱咐赵小亮和徐晃密切注意匈奴的动向,如有异常,及时派人通知自己。
在一切安排妥当后,丁原带着黄叙下了北城门,直奔晋阳城最大的家族王家而去。据传王氏家族的祖上是秦国的大将军王剪,其子王贲、其孙王离都是秦国的名将。秦二世继位后,胡作非为,横征暴敛,使得民不聊生。又有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同时刘邦、项羽也起兵响应。王离率秦军与项羽战于巨鹿,王离兵败自身死。
王离的长子王元为躲避战乱,迁往山东琅琊,被为“王氏琅琊祖”。次子王威仍居晋阳,传下这支族人。时至今日,王氏家族人才辈出,多人曾任职郡县的官员,在晋阳当地很有威望。
两人来到了王氏府邸的外面,此时王府的大门紧闭,丁原示意身后的侍卫前去叫门,今天无论如何,都要让王氏派私兵去帮忙镇守城门。
那个侍卫走上前去,轻敲了几下门,大声喊道:“有人嘛?并州刺史丁大人来访,快点出来迎接。”
过了许久,王氏府邸的大门才缓缓的被打开,在里面探出一个肥头大耳的男人,询问道:“丁刺史,在哪里呢?”
丁原推开挡在身前的侍卫,开口道:“王管家,我在这,你们家主呢?”
“丁刺史,刚才没注意到您,家主在书房里看书呢,我这就带您过去。”王府的管家,摆手让他俩走在前面,自己紧随在后面,为两人指路。
到了书房的外面,他带着两人直接走了进去。只见一个胡子花白的老者坐在凳子上沉思,不时的皱着眉头,不知道在思考着什么事。那个胖管家,拱了拱手,说道:“老爷,丁刺史来了。”
“嗯?建阳兄,你不是在城门上守城嘛?怎么有时间来我这里?”那个胡子花白的老者,急忙起身见礼,然后请两人坐下说话,并吩咐管家上两杯茶。
丁原把城外匈奴的情况,给他简单说了一下。晋阳城的守军大部分都被吕布领出去守护太原郡的百姓去了,没想到匈奴会突然兵围晋阳城。由于闲杂守城的将士很少,不足以抵挡匈奴的进攻,就想跟他借王氏家族的私兵,想以此来守卫晋阳城。
那老者低头不语,显然是在思考派私兵帮忙守城的利弊。过了一会儿,老者把头微点,缓声说道:“建阳兄,我把王府的私兵都交给你,差不多六百多人,希望你能带领他们守卫好晋阳城。”
“那就多谢王兄了,你放心,只要我丁建阳还活着,就绝不会让晋阳落入匈奴之手。”丁原信誓旦旦的保证道。
待王府的私兵集结完毕后,丁原和黄叙就起身告辞了,让侍卫带私兵先回北城门。两人又去别人的世家转了一圈,他们或多或少的都派出私兵来支持丁原守城,又凑够了八百多私兵,一起带他们回到了北城门。
这种世家培养的私兵可不像守城侍卫那么孱弱不堪,那可是经过他们精挑细选出来的精兵旱卒,武器铠甲也都是最好的,往城墙上一站,就与守城的侍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各个方面都完虐守城侍卫。也就驻守在一旁的越骑营的兄弟们能和他们拼一拼。
此时,城外的匈奴还没有什么异动,丁原安排守城的侍卫把落石、檑木、火油,通通的搬上城墙,放置在墙跺的边上,方便取用,一定要准备充足,宁多不少。
在城外匈奴营地的中军大帐中,呼微单于坐在上首处,三个部落首领与右贤王羌渠分坐两边,正在讨lùn_gōng城的事宜。
“讨论了这么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