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屡次的交锋中,中愈已经认识到古人智慧的可怕之处,他们不是愚蠢,只是时代的局限,让他们不能像后世的人们一样思考,但是他们几乎已经处于这个时代的顶端,当然那是以前,中愈的出现,这种现状已经被打破,中愈比他们站的远,站的高,以后,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多,中愈要做的就是慢慢同化他们,只是时间需要多久就不得而知了。
大明混一图修订版的买卖风潮还在继续,市场上的价格还在上涨,加上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放出的第二批,想要的人就更多了,但卖的人也看到了商机,坚持不卖,这也让它的价格急聚速攀升到了一个有价无市的地步。
中愈深刻的知道一个道理,在这个世界上,太容易得来的东西,往往不会珍惜,除非花了很大的代价,至少能让他心疼一段时间。
本来他是想大批量的铺地,在很短的时间里让更多的人知道大明的现有疆域,号召他们守土卫国,增加他们的爱国教育,但现实不得不让他考虑到成本和信息的传递速度,最终还是选择了少量刊发,多次精选的方法,一次比一次精美,要让更多的人接受这个情况,认为高价购买的东西才是好的,才是是正常的,还有就是,他要让百姓手中的钱流动起来,想要就得花,花了就要挣,人们的积极性才能起来。
洪武时代的大明,宝钞就已经是一个大问题了,建文登基以后,它已经在不断的贬值,市场的购买力下降了,人们手中的钱已经不值钱了,因此现在商铺宁愿收银子,也不愿意要宝钞。
中愈虽然很早就知道了这个问题,但还是没有好的方法解决,他对后世的经济学理论的理解都来源于课本,并没有深入的研究过,所以宝钞的事情就搁置了,但他知道,朝廷一直印钱肯定不是一个好法子,所以他还是需要这方面的专家,他相信一定有人能看的比较远。
北伐大将徐辉祖从北方前线发来战报,燕军叛逆大规模南下的准备越来越充足,近期双方的小规模交战已经有无数次,爆发大规模的战争的可能性愈发的大了,请奏朝廷,尽快征集兵力,加以训练,择良将,北上抗敌。
这是发给朝廷兵部的战报,当然还有一封私信,是呈交给建文帝的。
信的内容很简单,里面只有一段话,臣征战在北方,若死,望陛下视中山王之功,察臣之忠心,为徐氏留一丝骨血,臣万死,叩首南望。
建文帝收到这封信的时候,打发了身边的小太监,沉默了好久好久,大殿里的灯火一闪一闪。
他想起了雄才大略的皇爷爷,想起了那些百战百胜的叔爷爷们,想起了驰骋疆场的伯父叔叔们,想起了一心仁义,却英年早逝的父皇,想起了自己成为皇太孙以后的一切一切。
他想起皇爷爷看着他时那期盼的眼神,那慈爱的面庞,也想起自己过于仁慈的处理方式,让皇爷爷倍感失望的情形,致使皇爷爷只能不断的挥起屠刀,杀掉一批又一批的忠臣良将,可惜,那时候的自己却丝毫没有觉得残忍不仁,这都是自己的错,那时的他怕是也认为武将难驯吧。
他以为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好的帝王,成为一个超越祖父的帝王,登基改元时年号建文,以区别皇祖的洪武,谁曾想,登基掌朝不过短短四年,天下动荡,国之不国,宗室倾轧,民不聊生,南方尚且安稳,北方却生灵涂炭,一片荒芜,朕,真的错了。
他有些后悔,后悔自己的软弱,才造成现在的局面。还好还好,正统还在自己手里,人心还在朕的手里,只是,武将的缺乏,军事力量的退化,该如何是好。
建文帝想起了中愈,对啊,中愈应该是能帮助朕的,这段时间,自他出现的种种举动,京师的变化已经很大了,假以时日,朕一定可以扫除天下奸佞,还大明一个朗朗乾坤,建文帝紧紧握住了自己的拳头,内心的激动无以言表。
这段时间,依次还有上门的诸位大臣,武将,他们来说是看看方先生,来探讨儒学,文臣过来探讨儒道文学也就罢了,你一个武将,大字不是一筐,探讨儒学,不是让人看笑话嘛。
归根究底,目的还是为了打探廖镛的计划,他们都知晓,那个御前红人才是真正的背后人。只是可惜,方孝孺的嘴巴还是那样紧,不管别人怎样旁敲侧击,他都是不知道,事实上他的确不知道,但是别人不这样想。
看来,方先生是知道的,如此保密,看来此事定有可为。告辞回家后纷纷告诉自己的儿子,孙子,侄子,带上咱家的资源去入伙吧,这些事,就算做不成功,结个善缘也不亏。
人就是这样,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前提是你有很多鸡蛋,雪中送炭的少,锦上添花的多,还好今天他们都在送炭,派自家的跟班去了廖府,也有自己跑去的,去表达自己的诚意,当然,诚意这个东西,说有就有,说没有就没有,就看你怎么看。
廖氏兄弟在家里还是挺高兴的,毕竟那么多人知道了这个消息,如果没来多少人,那就尴尬了,毕竟自己可是在中愈面前打了包票的。
丢脸到是没什么,要是让中愈知道自己连这点事情都办不好,这不是说自己没能力嘛,怎么能当大哥呢?是吧。
南方的情报还在不断的传出去,只是大量的军事布置图还没有办法带出去,画出来的东西,文字的力量还是有些欠缺,描绘不到位。
军师已经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