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都不一样所处的位置不一样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对同一件事情可能有不同的看法,这一点很是重要,其实方中愈心里很清楚。
对于他的这些想法,其他人跟不上才是正确的,如果真的有人跟上的话,那他倒是有些惊奇了,甚至会有些害怕,难道还有其他的人跟他一样是从后世来的吗?
所以现在如今这种方式是最恰当的,他来抛出论点让别人来讨论,甚至是反对,然后由他自己来总结一些。
这种方式就像是论战,大家都说自己考虑的,然后再得出一致的结论,求同存异是帮助一现在要做的,他必须团结大多数的人现在他所说的每一项政策都不可能是单一部门,所有完成的必须要靠几乎所有的部门帮忙。
在他的构想之中是没有闲杂部门的,所有的部门都将会用上。
“大明毕竟是一个农耕国家,种地的百姓依然有很多,我并不相信咱们很快或者是短时间内能够改变这种现状,但我希望能够做出改变。这也是为什么我提议要鼓励生育了,当更多的百姓更多的孩子成长起来,大明才会有充足的愿意种田的人。第二,如果咱们把农耕技术更加的拓展一些百姓们的农具,更加先进一些那么将会有更多的人从这些繁忙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然后就可以做其他的事情。这样的事情有很多,比如读书识字,比如教书育人。更比如说参加军队保卫家国。当然也可以做商人。京师现在的变化,想必诸位大臣也就看到了。诸位大人府上用的那些东西,自然不是京师,自己生产的,而是从其他地方源源不断的运送过来,这就需要转运的商人。大道理想必不用我讲大家心里都清楚,大唐王朝为什么那么昌盛就是因为他们有源源不断的商人,不管是往西方去还是从西方过来,这些都是有痕迹,证明的。所以当大多数的人能够吃饱肚子之后,那么大家就会考虑其他的事情。所以我希望这一点能够说服大家。”
对于方中愈来说,他非常的艰辛,只有当农业技术提高之后才会有更多的人从繁忙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然后去做其他的事情,当然并不是让他们闲着,那样并不好。
当那些人去做其他事情,那么选择就多了,能读书的的去做工,连工都不愿意做的那自然是做商人,甚至是还有其他的门道,以后他相信会有更多的职业出现在大明。
大明国境内还有很多的地方需要开发。
方中愈的话语完了之后。
在座的诸位大臣们都在思索。
这些道理确实很简单。
但做起来真的那么容易吗?
“老夫承认你所说的有道理,但是既然如你所说,农业技术需要发展农耕的工具也需要研制更好的。这需要多长时间呢,这又能做到什么地步呢?你所说的一朝一夕都难以改变,这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如果朝廷没有足够的钱粮百姓们真的生很多孩子,难道就养的起吗?”
这个问题很是严肃,不愧是在朝堂上多年的人一下子就点中了事情的关键。
前一段时间的时候肯定不能依靠百姓们,自己过活让他们生了孩子之后,朝廷就要将养。
在后市之后人口一下子大爆发的确给官府带来了很多的麻烦。
所以他提出这个问题之后方中愈也思考了一会儿,说道。
“大人考虑的确实很周到,这的确是一个问题,所以就需要朝廷专门播放资金养活他们,我把它称之为保障金或者是奖励金。只要有妇女愿意生育或者说生意更多的孩子,当他们没有办法供养的时候超警可以出一笔钱来救济他们。。”
这话一出来,其他人都听得懵了,这得花多少钱呐?
要是天下的老百姓们都使劲生孩子,朝廷得出多少钱养活他们。
小方大人,怎么有点胡闹?
这是其他人听到这句话中头脑闪现的第一个想法。
越是不可能的事情就越是可能发生。
他们就是这样想的,毕竟政策要从他们这里出来,如果真的出了什么问题的话,只有他们来负责任,但是那个责任能够承担得起吗?
老百姓的事情都不是小事,他们之下的百姓要是出了点什么问题,不仅仅影响他们的前途,也会给自己留下骂名。
做官的都爱惜自己的羽毛,这一点是肯定的。
况且他们一般都是乡里或者是宗族里的名贵人物。
是乡亲们和家族里子弟敬仰的对象,如果真的因为他们而惹出了什么乱子。
恐怕等待他们的不仅仅是嘲笑,还有唾弃。
整个家族里的人都不会待见他,还会鄙视他。
这样的话对他来说更是残忍。
“不过你有没有想过如果这样政策真的执行起来的话?朝廷得分担多大的压力,要准备多少钱才可以将这件事情完全的事情下去。就算真的这样深有多少人可以去交谈。”
唉,其实这样的问题大家都可以想得到问题都很简单。
或者说这些简单的道理,他们一想就能想清楚,不过方中愈晕居然能够提起来他们也知道肯定还有下文。
简单的解决这样的问题,不是用语音在这个时候讨论的这么大的排场,这么多人在这里。
如果就听方中愈说几句废话的话,那根本就没有必要组织这么大一场辩论会。
建文皇帝朱允文直都没有说话,而是静静的听着他们说。
这一点非常的重要,他现在作为一个旁听者,一直在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