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皇宋锦绣>第五百二十章 制造战舰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赵信几乎都呆在船厂,或许,赵信对于造船并不理解的,可是现在,对于整个船厂来说,造船的过程已经基本完成了,主要的问题是,如何把那些独特的项目,给整合到一起,这才是真正关键的。

无论是软帆,三角帆,还有不同的布置,这些都跟传统的中国式帆船,不一样,正是这些不一样,困扰了他们,让他们没办法更进一步。

这样的问题,对赵信而言,根本就不成问题,他见过真正的西班牙帆船和盖伦船的模型,甚至对他们有一定的了解,这种了解,对于不熟悉船舶制造的他而言,无法支撑他开工和主持一个大型盖伦船的建设,可是分出不同的子系统并且对子系统进行整合,那是没问题的。

果然的,在之后的10天时间之中,本身还遥遥无期的其他的船只,也一一的完成,除了最大的一个1500料的船,剩下的都一一完工了的。

三四艘船,又是改动最小的子项目,这些改动哪怕实验之中有,变化也不是很大的,一些细微之中的实验数据,并不能让其他船匠有些的感触。

可是后面的,子项目越来越多的,特别是一个3个桅杆船只,其中有两个桅杆装备了软帆,特别是上层最大的三角帆,也是最为完备。

在测试的时候,将硬帆给降下来,跟一个2桅的船差不多,或许,软帆的布置什么,还有些问题,在西班牙帆船之中,每一个桅杆的位置,每一个桅杆上面,各种的软帆的尺度,都是有固定的长度,这是多年的研究之下,最适合的。

现在,讨论这个还很远,可是在软帆的推动之下,在顺风的时候,这一艘船动力显得非常的足。

这些船匠们,或许不懂得,动力跟功效比的关系,比如在水面上的阻力问题,可是效果却是很容易看到的。

这些船匠们,或许不是出色的船长,可是他们对于整个船的理解程度,却是非常深入,传统的帆船,他们的各方面的性能,他们当然是烂熟于胸。

特别是在测试的时候,有一次,在风力,大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按照传统的经验,这时候,硬帆应该降低,然后伴随着风的加大,会逐步的降低帆,最终降低到最低的程度。

可是,使用了软帆的前提下,当风力逐步的加大的前提下,这些软帆全部都充满了风,当风越来越大的时候,这些软帆一个个的充满了力量,然后这个船开始向前,速度明显加快,而且相对比较平稳。

既然没有吃力过大,那么就不必降低了,软帆恐怕只是一部分的原因的,远洋的船底,更加狭长和尖锐的船体,在高速航行之中,会拥有足够的平稳度,更加深的吃水深度,在更强力的风的面前,也不容易侧翻,这才是远洋船只的优点的。

在大海上,风的力量,远比江河湖泊上面,大的多,当强大的风,推动着船只,在海面上,如同奔马一样的奔驰的时候,所有人都惊呆了。

顺风最高能够达到10节以上,也就是宋里的36里,这样的速度,几乎超过了原来的5倍以上,这简直是一个奇迹的。

哪怕是之前,最为固执的,也不得不承认软帆的好处,更别说三角帆,一种可以在逆风的前提下,用之字形的航行,依然可以获得动能,向前行进,这更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在普通船匠的认知之中,顺风开船,逆风要么就是用船匠,要么,干脆就要锚泊,万一被风的吹拂下,不进反退的话,那就麻烦大了。

这一点,在这个新式的三角帆面前,却得到了完美的解决,或许,在逆风的时候,不如顺风时候,那么的大,可是三四节的速度,最起码也相当于的原来的船的平均速度了,两者相加,对于海船的效率,何止提升了数倍。

所有的实验性船只,都已经完成了第一轮的实验,实际上,整个的测试,还在进行,这个进行,主要是长期的,科学的经验,从中间,找出的船帆布置方法的,为下一步的兴建,奠定基础的。

20艘船,上百个不同的测试项目,这些的项目,再整合起来,就构成了定海军一款真正的实验性的船只的出现。

经过了之前的建设,特别是最大的,1500料的实验性海船的完成,定海军的船匠们,总结了大量的经验,他们经过了认真的研究和设计,在赵信的推动之下,开启了一个更大规模船的建设。

从之前的20个实验船,到现在,减少到了4个,绝大部分的船匠和工人,都投入到了这个上面的,而这个船也有些庞大,8600料,这不能算是整个北宋最庞大的船,也在最庞大的船之中,排名前列的船。

实际上,这么一艘船,对于赵信而言,也有特别的意义,这是一艘入门级别的海船。

接近9000料,实际上,已经接近300吨了,对于大型船舶来说,入门级,也就是两三百吨。

当然了,这个大型,是指航海时代初期的大型,到了21世纪,连10万吨级的船都层出不穷,两三百吨,恐怕只是蚊子船而已,但是木质风帆战舰时代,木头的比重很小,比起钢铁战舰来说,要大出不少,两三百吨已经不小了的。

因为实验船结果太过惊人,基本上,赵信提出来的子项目,都得到了这些船匠们的认可,再经过了所有人集体智慧,最终得到了几个新的船。

船身也加入了他们的理解,那就是更加的狭长,而且多层甲板,也加入了其中,可是只是3艘


状态提示:第五百二十章 制造战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