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夜间,战争爆发的第五个晚上,地面战斗打响。
印度陆军的炮火准备从傍晚的6点30分左右开始,一直持续到8点过,随后部署在贾朗达尔附近的地面部队越过了国境线。
这次,印军采用的仍然是钳形攻势,在战术上没有半点创新。
为啥?
拉合尔就挨着边境,印度陆军要用什么方式攻占这座城市,其实对巴基斯坦陆军来说并不是秘密。
关键就是,印度陆军必须占领拉合尔。
越过拉合尔,直接进军***堡?
如果是美军,或许会这么打。
只是,对印度陆军来说,拉合尔就是一道过不去的坎。
为啥?
印度陆军就只是印度陆军,根本没有美军那样的战斗力,更不可能像美军那样靠直升机与运输机向前线部队运送作战物资。
也就是说,仅仅是后勤保障,就限制了印度陆军的战术。
不管接下来要怎么打,或者说会打成什么样子,只要印度陆军的意图是向***堡方向推进,首先就得占领拉合尔,然后以拉合尔为基地。
以印度陆军的战斗力,要花多大的力气才能打下拉合尔?
其实,这场战斗从一开始就很不顺利。
在印度陆军进行炮火准备的时候,巴基斯坦陆军就开始反击,随后巴基斯坦空军也杀了过来。
显然,“炮火准备”本身就是一个过时的概念。
如果有绝对的优势,在进攻前进行炮火准备还说得过去,毕竟这是打击敌人的士气,杀伤敌人有生力量的有效手段,还是展示进攻者的强大实力的机会,说不准,还能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
问题是,在跟势均力敌的对手交战的时候,炮火准备还有意义吗?
要知道,随着技术的进步,地面战争的战术一直在进步,而炮火准备的价值也一直在降低。
现代地面战争,更多的强调突然性,而不是火力打击的强度。
当然,不是说火力打击不重要,而是火力打击的有效性。
胡乱开火,能有什么效果?
在伊拉克内战中,就已经证明了这些理论。
最为典型的,就是由王栋指挥的攻打库特的战斗。
政府军在进攻之前并没有进行炮火准备,而是采用了长途奔袭的战术,而且在交战之后才开始进行火力打击。
显然,印度陆军并没有关注伊拉克内战。
此外,印军也没有多少火炮可用。
一直以来,火炮都是印度陆军最大的短板。
为啥?
直到战争爆发,印度陆军都没有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行榴弹炮,其大口径火炮几乎全都是牵引榴弹炮。
其实,连车载榴弹炮都不多。
更要命的是,印度陆军为数不多的先进火炮,几乎全都部署在克什米尔与东部与华夏争议的地区。
没有足够多的火炮,搞什么炮火准备?
此外,被巴基斯坦空军轰炸了几天,印军损失了大量火炮。
相反,巴基斯坦陆军最不缺的其实就是火炮。
为啥?
来自沙特等阿拉伯国家的援助。
在伊拉克内战结束之后,沙特等阿盟国家开始更新自己的军火库,而自行榴弹炮就是重点照顾对象。
虽然沙特没有立即采购,但是科威特等几个国家采购了一批,随后就把退下来的以几乎是赠送的价格移交给了巴基斯坦陆军,而巴基斯坦陆军随后就对这些火炮进行了现代化改进。
此外,巴基斯坦陆军原本就有一些m109系列自行榴弹炮。
当然,更多的还是牵引榴弹炮。
只是,在面对印度的正面战场上,巴基斯坦陆军的炮兵主力都是自行榴弹炮,牵引榴弹炮几乎全在克什米尔。
关键是,巴基斯坦陆军有性能好得多的远程火箭炮,而且这些火箭炮都能够发**确制导火箭弹。
虽然这种火箭弹极为昂贵,但是用来对付印军炮兵,那是相当的划算。
其实,精确制导火箭弹主要就是用来进行炮火压制,也就是依靠射程的优势,加上极高的命中精度来打击敌人的炮兵。
在大规模地面战争,准确说是打击敌人的进攻部队时,反而用不上这种高大上的精确弹药。
不管是对付集群冲锋的装甲部队,还是对付阵地上的步兵,普通火箭弹就足够了。
当然,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可以使用配备子母弹头的火箭弹。
对巴基斯坦陆军来说,最不需要考虑的,其实就是弹药。
为啥?
不止是有华夏做靠山,而且巴基斯坦早就建立起了自己的弹药生产线,能够自行生产几乎所有的炮弹与火箭弹。
当然,精确制导火箭弹的关键设备依然需要进口,主要是巴基斯坦没有生产这些设备所必须的技术实力。
既然不需要为弹药发愁,在作战的时候,巴基斯坦陆军的炮兵部队自然是无所顾虑。
印度炮兵呢?
不但缺少火炮,更缺少弹药。
虽然印度的兵工厂已经启动,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以印度的工业实力,以及国营企业的作风,这个生产效率到底有多高,恐怕还得打是一个问号,绝对不可能达到印度当局理想的程度。
此外,产品质量同样是个问题。
要知道,在把m777出口给印度之后,系统公司就明确提到,如果使用印度国产的炮弹,就不再提供质保。
为啥?
在进行测试的时候,印度人“摧毁”了2门系统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