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讲道“我以前读书时,看到过一种新式冶铁的方法,首先要准备一个高炉,高炉形状就像倒置的花瓶,以熟铁为料铁,置于炉中,将生铁板放在炉口,炉温升到生铁板开始熔化时,用火钳夹住生铁板左右移动,并不断翻动料铁,使料铁均匀地淋到生铁液,这样,既可渗碳,又可使铁和渣分离,就能生产出含渣少而成份均匀的精铁。
这种新式冶铁之术,我也是无意中得知,具体的法子还需尔等自己去摸索,我就提炼几个要点,其一是石炭可仿木炭之法炼制焦炭,用焦炭可提高炉温,其二是使用封闭程度好的鼓风机,新鲜的风进去,生铁更易溶化,铁和渣分离得更彻底,甚至可产出不需锻打的精铁来。”
与冶铁坊紧邻着的是盾牌坊。刚进去就听到“叮叮咚咚”锻打声不绝入耳,刘明在十几个卫士的贴身护卫下只在一旁静静地看,他前后来过这新的军工坊十几次,军匠们都知道他的脾性,重实务,虚礼节,所以见刘明来了依然神情专注的制着盾,只在抬头碰见刘明的视线时非常恭敬。
在往后走就是兵器作坊,只见每位师傅都在制作各种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镋、棍、槊、棒、拐、流星锤等各种兵器,在往后就是努箭等做坊......刘明一行一直走到最后面,这里是整个军工坊的核心,专门研究各种兵器的制作,他们来到盔甲研究室,只见一件件竹甲摆放在室内,盔甲研究室负责人见刘明一行人来到拿起一件件竹甲介绍道其各自的功能和缺陷,他们在想办法做出一件完美的盔甲出来。在古代盔甲的打制向来不易,中国盔甲顶峰属北宋的步人甲,由一千八百多枚甲叶组成,这些铁质甲叶用皮条或甲钉连缀而成,铸造。粗磨。穿孔,细磨等工序繁多,还要打制面具,又要在领口,袖口等地方包上皮革,防止挂伤衣服和皮肤。制造一副铠甲需要诸多工匠花费近月时间。同时也讲到现在因铁片的强度和重量无法达到要求,所以研究一年多来还没有一件完美的盔甲出来。
在这上面刘明也没什么好点子,因为自己未来到三国前当兵时从没有接触过此类盔甲,上学读书时也没有学习过,只从一些古代战争的电视剧中看到过什么‘连环马’全身披甲,清兵攻大明之时满八旗士兵全身披甲等事。
好在军工坊不缺原料、人力和技术,同时北府军也有时间等,加之原料资金充足,兴许能在不久能做出一件完美的盔甲出来。刘明相信在以后的野战中,全军士兵都披上盔甲后用来对付没披甲或盔甲质量不好的普通敌军,几乎是一边倒的屠杀。所以此次来军工坊就是重点观看盔甲的研究。他不但要求所有士兵以后上战场有盔甲,而且要求所有马匹上战场也要全身披甲防刀箭。假如达到了那他就可以用马为动力制做出古代的坦克。最后他们来到军器研究室,此室是刚成立不到一月,他们根据刘明的要求在研究火药及进攻战车(坦克),刘明虽知火药的配方但要提取硝和硫自己确没有办法,只能告诉他们大至的方向让他们去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