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三国纵横之凉州辞>87、得授河东业之基

初平三年,九月份。

大战过后,西凉大军屯驻长安,众多将校云集朝堂,虽是各怀心思,但李傕、郭汜的军力为众人之冠,折冲樽俎之下,对于诸将的赏赐、调度也先后敲定下来。

只等着lùn_gōng行赏的朝会过后,西凉军各部兵马就要分驻关中郡县,而车骑将军、假节的李傕,则坐镇长安,遥统各部的西凉军,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其外,兵力仅次于李傕、郭汜的樊稠、张济,各拥兵马的胡轸、杨定,闻风而动的阎行、段煨,虎视眈眈的马腾、韩遂,崇尚强权的李儒,周旋朝野的贾诩,密谋匡扶社稷的汉室老臣,也都在关注着这一场朝会。

于是,在万众瞩目之下,这场lùn_gōng行赏的朝会终于在长安未央宫隆重举行。

天色初晓,雄鸡方鸣。未央宫前殿之外,早有一队队宫中卫士举火守护,多名导引的谒者则在一片火光之下,忙碌奔走,预备朝仪。

待近卯时,入宫的文武百官从宫门处验明门籍,陆陆续续来到殿外空场上汇集,然后百官各按官衔爵位分班站列,由负责朝仪的谒者引导,拾级而上,引到了殿门处。

入朝的阎行赫然也在朝臣的行列之中,他头戴鹖冠,身着朝服,步行在同样青绶银印的段煨之后,先在殿门外解去佩剑,脱去鞋履,手持笏板,只着足衣,按照谒者的指引,抬步越过前殿的门槛,缓步走入殿中。

阎行身材高大,越过身前的段煨等人,抬眼环视,只见宽阔平整的殿廷之中,陈列着车骑仪仗,竖立着汉家旌旗,周围皆是挺立的宫中卫士,衣甲鲜明,手持长兵,远远拱卫着中央大殿。

而殿前两旁还有郎官几百人,体态雄壮,披甲持戟,夹着阶陛,左右分立。

等群臣尽数入到殿廷,引导的谒者又趋步传言、奔走指引,文武百官依照朝仪,各自趋班就位,武官以李傕、郭汜等人为首,按序排列在西方,面皆朝东,而文臣以赵谦、淳于嘉等人为首,排列在东方,面皆朝西,此外又有九位摈者,负责传达殿上天子的诏令。

文武分列既定,泾渭分明,除三独坐外,群臣连席而坐,个个面色庄严,正襟危坐。

这是阎行第一次参与朝会,看到如此恢弘的汉室气象,虽知只是表面上的皇家仪仗,但还是忍不住在心中暗自称奇。

这一套汉家朝仪,乃是当年叔孙通召集儒生,依照春秋礼法,为刚刚建立的汉朝而制定的,初衷就是为了区分君臣的尊卑,凸显天子的尊贵。

也难怪刚登帝位不久的高祖刘邦,在大朝会后,会不禁发出“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的感叹。

跪坐在旁侧的段煨侧面仿佛生了眼睛一般,能看到刚刚好奇打量过殿廷的阎行,他手持笏板,目不转睛,低声向阎行笑道。

“彦明,今日还是第一次上朝吧。”

阎行闻言,连忙收敛心神,恭谨低声应答:

“艳确实是首次上朝,若有失仪之处,还请段公指正!”

与阎行等其他将校不同,段煨是出身将门之家,与已故太尉段颎乃是同族,在董卓麾下时,也是名位显赫的中郎将,参与过多次朝会,比起阎行这些已经泛滥的中郎将、校尉,见识自然是不同的。

“哈哈,彦明是有心人,往昔殿廷上若是有失仪之处,自有谒者纠正,如今么,朝堂失仪的大有人在,你我只需谨守臣子本分就是了。”

段煨的声音虽低,但还是听得阎行眼光闪烁,他依旧恭敬,回应道:

“艳,受教了!”

段煨微微一笑,不再出言。

阎行眨了眨眼睛,知道段煨刚刚意有所指,只是话中深意何在,一时却没有揣摩明白,他想起自己和段煨少有交集,在贾诩府邸门前,也是匆匆一晤,并未深谈,今日却突然与自己言说这些,莫非——

想到此处,阎行朝为首的方向瞥去,只见李傕、郭汜、樊稠等人,披着朝服,跪坐在席位上,神色或得意、或高傲、或不耐烦,更有甚者,笨拙地摆着笏板,不自然地扭动着挺直的腰板,贪婪的眼光毫无忌惮,自顾自环视着恢弘堂皇的天子殿堂。

阎行及时地收回目光,也警醒自己,不再打量朝堂上的一切,学着段煨的样子,屏气凝神,正襟危坐。

坐不多时,天子的车辇已经到了殿外。

一时间,钟鼓齐鸣,奏乐相迎,年仅十二的天子刘协冕冠垂旒,玄衣纁裳,服备五彩,纹日月星辰十二章,手扶车轼,缓缓下了辇车,前面的开道的卫士当即传声警跸,年少天子则在左右近侍的簇拥下,一路拾级而上,直到登上了御座。

接着,随着谒者的赞导,群臣百官纷纷逐班离席,近前参拜天子,阎行也随着人群,在谒者的引导下,按照朝仪参拜了这位年少天子。

刘协高踞御座,举止端庄,在朝会礼节上应对自如,颇有几分少年老成的姿态,一些汉室老臣看在眼里,心中暗喜,如今的天子,虽然屡遭权臣窃权,但天资聪慧,隐隐有圣明天子的风范。

可落在阎行眼里,这个刘协,也不过是一个比较聪慧的少年罢了,不管这汉家的朝仪如何恢弘大气,这汉室天子看似如何尊贵,今日的主角,都注定不会是这个御座上少年,而是殿中那些手拥兵马的西凉军将校们。

参拜完天子后,朝臣百官又按照顺序,依次就班落座,本次朝会lùn_gōng行赏的正题也随之开始。

一名雍容端庄的


状态提示:87、得授河东业之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