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三国大土匪>第一千零八十六章:各方筹备

蜀国众臣都知道一件事,在吴顺没有做出决定的时候,他们可以提出各种建议供吴顺选择,但是一旦吴顺自己决定了的事情,就不能再有异议,这时候他们需要做的,是要吴顺的意思,把事情执行好。

鉴于吴顺只出主意的习惯,他们还需要去思考商议,怎么做才能更快,更好!

就以建都为例,吴顺说要定都涿郡蓟县,那么什么长安,成都都只能是陪都,蓟县需要马上规划建城!一些后期需要做的比如人口迁移,道路规划等等一应吴顺没有想到的,忠臣们都需要去考虑。

一个国家的都城,不可不慎重!

“陛下,皇城选址蓟县,可有新的称谓?”诸葛亮问道。

蓟县建设完毕过后,就是蜀国的都城,皇城所在,自然不能继续称为蓟县,不然有损帝王威严。

“即是皇城国都,便称京都!”

吴顺说道。

一国之核心所在,当是京都之地!

“臣等遵旨!”

众臣躬身行礼,虽然吴顺还没有登基,但是不妨碍众臣行君臣之礼。

“众卿,建造京都之事,务必加紧,本王登基之后,当继续为子孙后代开疆扩土。”

吴顺对众臣说道。

他想开疆扩土是真的,吴顺知道这个世界很大,蜀国在中原已经无敌,可是那还远远不够。

吴顺的话,让武将们心中激荡!蜀王长剑所指,就是他们战刀所向!

“末将等,愿随陛下开疆扩土!”以张雄为首的将军们全部单膝跪地,眼中精光闪烁不止。

“哈哈哈,好,本王的将军们依旧战意无双,凡日月所照当传遍蜀国荣光!”

吴顺站起来,在大殿中放肆大笑。

他的血,还未曾冷却,为了避免后世浩劫,吴顺想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汉人挣够资本……

将军们激动地看着吴顺,君臣之间的气势相互烘托,文臣们似乎又看到了腥风血雨。

可是中原已经一统,邪马台已灭,他们的王上还想打哪里?

西征?

征讨西域?

西域小国无数,早在西汉时便臣服与汉朝。东汉大乱,朝廷暂时失去对西域的管制,但是现在,只要武陵军西进,西域诸国会立马归附,根本没有西进的必要。

“陛下,京都建设刻不容缓,可是西征之事,老臣认为不妥。”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臣出列准备劝说吴顺。

吴顺一看,原来是那个诤臣王累,一把老骨头了,吴顺还真怕他又来个死谏。

“王大人,为何西征不妥?西域诸国对我蜀国阴奉阳违,本王要重立汉人雄风,并无不妥啊。”

吴顺道。

“陛下,大军连年征战,直至今年方止,每年耗费粮草军械无数,将士死伤无数,将士军饷抚恤无数,如今山河一统,陛下当以恢复国力为主,焉能再起战端?”

王累颤颤巍巍地说道。

这个老臣自从刘璋投降,他也算竞兢兢业业为蜀国做了不少事,功劳也不少。

他说的,吴顺都知道!常年大战,死伤将军以及蜀国所耗费的物资已经是海量了。不过这时候停止军事行动,吴顺也不是那么乐意。

要建设京都,登基称帝需要一段时间的准备,大军可以臣这一段时间休整补充,粮草军械也可以在这段时间加紧补充。

再者,吴顺既登基称帝,那么以帝王之名,命大军出征,名正言顺,即能彰显蜀国实力,又能开疆扩土,何乐而不为?

王累出面劝谏,肯定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蜀国不宜妄动刀兵,只是他们没有站出来而已。

五位军师,无一人反对,吴顺就不会轻易改变想法。

蜀国要强大,一定要让周围小国覆灭或臣服,只有足够强大,强大到周围失去抵抗的信念,才能形成万邦来朝的景象。

王累见吴顺不为所动,直接跪倒在地:“请陛下三思而后行啊。”

“王大人,此事容后再议,你先起来。”吴顺对这个执拗的老头是没有什么办法了,只能行那缓兵之计。

“陛下答应不西征了?”王累问道。

“西征之事容后再议,先起来!”对忠心自己的大臣,吴顺很耐心的说道。

“王大人,快快起身,今日还有诸多事物要陛下决定,莫要耽搁了。”

诸葛亮见王累非得逼吴顺做决定,不得不出来劝说。吴顺凯旋归来,可不是只有西征一事啊。

王累见诸葛亮很严肃的表情不得不站起来,退到他的位置上坐好。

看到王累退下吴顺着实松了口气。有时候这类固执的大臣,最让人头疼。

“陛下,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后……”

“本王登基之日即立白夫人为皇后,立大公子吴昊为太子,此事你等可一同准备。”吴顺没等诸葛亮说完,便打断他的话。

“臣遵命!”诸葛亮笑道。

这些重要的事情交代下来,其他的都不是那么急迫了。封赏有功将士可以在登基之日一同宣布,在此之前,军师参谋部要跟吴顺商议好封赏事宜。

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挑选登基的黄道吉日!这个也需要群臣去商议,事后直接奏报就可以了。

京都的修建多则一年半载,少则三五个月,一应配套设施修建起来也花时间,加上耗费的人力物力,这些琐碎之事,还要有大臣专门去负责。

确定了几件大事,吴顺就挥退了群臣,准备与家人团聚,出征许久,对亲人甚是思念。


状态提示:第一千零八十六章:各方筹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