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第三帝国>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致命一击(加更5)

就在喷气机陆续起飞的同时,强大的德国编队,也在进行着防御,每一艘航母上的战备值班飞机,都在快速地从甲板上起飞,赶往目标海域。

最先投入战斗的朗格中校,正在继续战斗机生涯的巅峰状态,当他拉起来的时候,看到下面那架战机居然离自己越来越远,顿时就是一愣,搞了半天,美国陆军航空队的战机,还不如海军的呢啊?

本来以为他们的战机有多先进,结果现在一爬升,立刻就显示出劣势来了,美国人的所谓的先进的航空科技呢?

朗格中校知道,己方最常见的战术又可以轻松地拿出来了,俯冲攻击,爬升脱离,如此反复,虽然是无赖打法,却是最有效的。

而现在,当他爬升脱离之后,就准备再次转入俯冲,这个时候,他用眼角的余光,向着远处望了一眼,瞬间就是一愣。

远处的海面上,闪烁着光芒,数量相当多,几乎都数不清了,那是庞大的超低空飞行编队!

数量,肯定在百架以上!

上次的袭击,将美国海军的战机击落了几百架,而现在看来,这种程度的打击,对美国人绝对不是伤筋动骨的,想想也知道,一个大国,战机都是在数万架的,历史上,美国人在整个二战中,生产出来了三十万架的战机,只要美国人肯抽调他们的飞机,这几百架不算什么。

而对航母编队来说,一次涌进来几百架战机,绝对是可怕的了。

而现在,似乎就在重复上次的情况。

希特勒号航母上,马沙尔在沉着地应对着,当听到再次发现上百架的飞机的时候,他指着海图上的一艘航母的模型说道:“放飞慕尼黑号上的飞机。”

针锋相对,同时,也要有所保留,不能一次性地把所有的飞机都放出去,由于美国航母的出动效率很高,所以现在他们依旧可以从容应对。

而且,现在因为是返航,所以一般来说,敌机肯定会从后方出现,不可能绕己方的整个后半球都是,那样的航程是不划算的。

在烈烈的大西洋的海风中,慕尼黑号航母上,舰载机再次出动了。

飞行联队长阿尔卡特,第一个架机起飞,他熟练地操作着战机,迎着甲板风,在航母的起飞甲板的最末端,轻松地拉起来,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开始爬高。

这是一次轻松的飞行,前方的战情通报里,指明了是美国陆军航空队的野马战斗机,而且,最新通报上,野马战斗机的爬升能力不行,只要己方开始爬升,就能从对方的攻击中脱离,这是相当惬意的。

在阿尔卡特的后面,一架架的fw190战机都腾空而起,斜角甲板,舰首甲板,同时放飞,几乎一次就是四架,速度相当快,短短的时间内,几十架的战机就先后起飞,向着舰队的后方,狠狠地扑了上去。

又一次让人惬意的战斗,就要开始了!

如果还和上次一样,那可以想象,美国人是没有那么容易得逞的,毕竟美国人的杀手锏,都被己方给掌握了。

而美国人,绝对不会这么蠢的,如果他们要来,肯定是带着其他的杀招的。

万米高空的飞行,是无比轻松的,但是,现在,整个轰炸机部队,每一个人都是心情紧张,他们知道自己即将要面临的战斗有多么的可怕。

“注意,还有二十分钟到达战场。”第58轰炸机联队的指挥官肯尼斯-b-乌尔夫少将在无线电里面喊道:“就让我们像上一次轰炸岛国舰队一样,将德国舰队炸个稀巴烂吧!”

他们是清一色的b-29轰炸机部队,这次特意转场到了美国东海岸,按照预定的时间起飞,在茫茫的大西洋上飞行,一直绕过了冰岛,才会返回来,所以,他们是从德国舰队的东部,也就是德国舰队返航的方向上飞来的。

他们会飞在民航的航路上,冒充民航飞机,最大限度地减少被关注的风险,与此同时,海军和陆军航空队的其他战机,正在对方舰队的尾部空域内激战,他们的前方空域是空白的。

飞过去,然后用特制的炸弹,炸掉德国人的航母编队!

为了他们,海军和陆军航空队,据说动用了超过六百架的飞机,将德国舰队的航空力量死死地缠住,用他们的不怕牺牲,来给轰炸机部队提供最后的致命一击的机会。

所以,他们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好在上次轰炸岛国舰队给他们提供了经验,他们和上次的计划是一样的,四个飞行大队,第444轰炸大队和第40轰炸大队飞在前面,携带vb-1炸弹,第462和第468轰炸大队落后半个小时,携带蝙蝠炸弹。

前面的轰炸机主要来对付那些航母,只要航母被炸毁了,那舰载机无法降落,只能转场到冰岛或者格陵兰岛,那对方的舰队上空就会毫无防备,正好给后面的轰炸大队创造机会,干掉剩余的军舰。

经过技术人员的改进,vb-1炸弹本来只有5个制导通道,现在则扩大到了47个,这也就意味着,每架轰炸机都能控制各自的制导炸弹,不需要因为通道不够而不得不来回反复地多次飞过去轰炸了。

当然,还和上次的情况不同的是,岛国的大部分战机无法飞到万米高空,而德国的战机,能很轻松地飞上去,这样,在轰炸的过程中,他们一旦被发现,德国绝对会群起攻之。

轰炸机的头部,导航员舱内,威廉-欧莫莱上尉感觉到自己的心跳莫名地加速,刚刚的时候,在绕过冰岛的空域里的一个转向


状态提示: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致命一击(加更5)--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