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诚听说常州危急,急忙派吕珍支援,另外命赵打虎援救长兴。
耿炳文驰至长兴城下,正碰上赵打虎到来。
赵打虎喘息未定,就被耿炳文迎头痛击,只好退走,守将李福安等人随即出城投降。
耿炳文收降了几个人,又获得战船三百余艘,立即上疏报捷。
朱元璋下令设置永兴翼元帅府,任耿炳文为元帅,统兵把守。
张士诚派左丞相潘原明、元帅严再兴前来攻打长兴。还没到城下,就被耿炳文的伏兵袭击,四散而逃。这时只有常州相持不下,常遇春分兵四路,截断他们的粮道。
城里没有吃的,吕珍免不得惶恐起来。他屡屡出城突围,都被徐达击退。后来,城里的粮食全部吃完,几千士兵饿死,吕珍顾不上守城,趁着夜黑,打开城门溜走了。常州随即失陷,徐达引兵入城。
张士诚损兵折将,连番丢掉常州、长兴、江阴、常熟等地,复遣兵反攻常州、常熟,均失败而归。气得他一连几日茶饭不思,懊恼至极。
忽然噩耗传来,张士德在朱元璋营中绝食身亡,朱元璋派人警告他,若不赶快归还部将,可不敢保证张士信的安全。
张士诚悲愤交加,已经损失了一个弟弟,不能再损失另一个弟弟了,一边咬牙切齿下令释放顾时、张龙和杨宪换回张士信,一边集结全军要为张士德报仇。
正在此时,许五对他建议道:“主公不如上书朝廷,要求和杨完者、方国珍合力夹击朱元璋,这样既可以减少我们自己人的损耗,也可以借机出口恶气,以报这二人当初攻打主公之仇!”
杨完者原是十峒飞山苗人首领杨再思的后裔,元廷为了平息江南叛乱从湖广召来这支少数民族部队。但是这部苗军作战纪律很差,烧杀抢掠,备极惨毒。反正他们杀的也不是元人,朝廷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求在平叛起义军的时候出力就行。
方国珍和张士诚一样,也是私盐贩子出身,不过他与张士诚不同的是,一个走的陆路,一个走的海路。方国珍曾经在大闾洋歼灭了元江浙行省水师,后来被元廷招安后就为元廷海运漕粮,兼或做点打劫过路船只的海盗买卖。
这三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被元廷招安的起义军。然而三人积怨已久,即使同朝为官也是面和心不合。
张士诚听完许五的建议后恍然大悟,朝廷派他一个人出兵对付朱元璋分明是拿他当枪使,借攻打朱元璋其实消弱他的势力,说明朝廷根本就不信任他,他还傻傻地打了这么久。不行,得把杨完者、方国珍也拖下水来,最好让他们冲在前面,不管哪一方打败都是他乐见其成的事情。于是他当即修书给达识帖木儿,说自己实力不行,攻打朱元璋屡战屡败,恐延误军纪,希望朝廷增派杨完者、方国珍两支部队协助。
达识帖木儿一想,只要不是我们元人受损失,你们汉人也罢,苗人也罢,打死打残都无所谓,便同意了张士诚的要求,派人通知杨完者、方国珍协助张士诚攻打朱元璋。
谁知杨完者根本不卖达识帖木儿的帐,拒绝出征。
原来这些苗人本来生活在穷山恶水的环境中,被召到江浙后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多精彩,外面的世界多富饶。他们不识汉字,不习教化,但力大无比,又有一股蛮劲,常常以悍不畏死的勇猛之势打败起义军,每次胜利后都能得到可观的战利品,尝到甜头的他们渐渐不满足行军打仗,开始屠杀掳掠百姓。
这是一支骄横滥杀、不得民心的部队,与张士诚部队的纪律严明相反,以至于苏州、秀州、杭州等地有“生不谢宝庆杨,死不怨泰州张”的俗语。
原本杨完者受元廷命令攻打张士诚并没有多想,可在元廷招安张士诚后有个叫黄三的手下告诉他,“张士诚乃贩盐起家,又做了那么久的王侯,本来就富可敌国,朝廷还不让将军杀他,甚至把最富庶的地盘都给了他,这种好事朝廷从未想过将军,现在还叫将军去协助他攻打朱元璋,看来朝廷还是看重汉人多于我们苗人啊。”
杨完者顿时火冒三丈,因为如果依照他和元廷定下的惯例,只要杀了某人,那人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归他的部队,那么杀了张士诚就能得到张士诚所有的财富,可是元廷只是招安张士诚不让张士诚死,他就得不到张士诚的财富。这简直就是赤|裸|裸从他手中抢走巨大的财富啊,即使叔叔能忍婶婶也不能忍!
所以杨完者听到达识帖木儿的命令根本就不配合,他巴不得张士诚去死,怎么还可能联手和张士诚攻打朱元璋?
这样一来达识帖木儿就生气了,十分不满杨完者的嚣张跋扈。杨完者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撂摊子,分明是不把朝廷放在眼中,难道他也想叛变?一旦叛变这些苗人比汉人还麻烦,隔三岔五出来掠夺一番,打不赢就往山里躲,让人头痛不已。不行!既然杨完者已有二心,那么这次就不能放虎归山!
达识帖木儿立刻遣人秘密给张士诚送了一封信,暗中约定联手做掉这个不服从命令的苗人首领。
张士诚十分高兴,干不掉朱元璋能杀死杨完者也不错,若不是杨完者这个家伙坏事,说不定自己还好好的在高邮当王爷,哪用委曲求全当元廷一个小小的太尉。
达识帖木儿亲自赶到杭州再次命令杨完者出兵浙东,张士诚出兵淮南。
杨完者不好和朝廷直接闹翻,就叫部将杨通泰、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