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就是小子,怎么能把他看成大人呢?”张卫更是这样连连摇头。
“李子旭二十岁初任西阳令,便以五百破五千,将西阳四县贼寇一扫而空。第二年战汝南,他以一千破一万,扫平了汝南南部的黄巾残党。后,张武、陈孙作乱,他又是以两千破两万,旬日而定江夏,后迁长沙太守,平定山越也是以八千对两万,迫使山越投降。后来的赤壁之战、平定交州,他的兵力都是不如敌人,但他皆是一一能够战尔胜之。如此人物,我们又怎么能小看于他呢?”阎圃历数李晟出山以来的几场战役,不由得长叹一声:“事实上,李晟作用荆、交两州,其实力远在我们汉中之上。只是由于他是劳师远征到此,所带的兵马不多才给了我们能够打败他们机会。如今他是轻装袭来,利于野战,而短于攻城。所以,我才让你们谨守城池挫动他们锐气,利用时间的拖延拖垮他们粮草,令他们折戟于坚城之下。本来这个计划最好是将战场设在南郑,利用南郑城池的高大来完成这一切。但眼下是元旦新年,南郑又是师君所在的首府,是不可以有任何闪失的,所以我才不得不把战场设定在了褒城。然而褒城,城池低矮,年久失修,对你们防守很是不利,因此,我希望你们一到褒城之后能够迅速的修整城池,做好一切防守工作,务必要牢牢的将李晟军给我拦在这褒城之下。”
“原来如此。”杨任了解的点了点头,却又有些不解的问道:“伯园既然说李晟长于野战而弱于攻城,那么伯园就不怕这李晟绕过褒城不攻,而直趋南郑吗?”
“不太可能!”阎圃摆了摆手说道。
“为什么?善于以弱胜强的人,大都是善于用奇的人。难道军师就那么确信他不会在这个时候用奇兵吗?”杨昂对此十分的不解。
“李晟善于以少胜多,善用奇兵,然而奇兵终究是诡道,可一而不可再。李晟用兵数次以来皆是如此,能说他都完全是依靠奇兵吗?非是如此。李晟主要还是靠正兵,所谓奇兵不过是他在用正兵的时候,能够及时抓住战机,针对敌人的弱点进行的猛攻罢了。七分谨慎,三分大胆,这便是李晟那人用兵的风格。”阎圃从容的解释道:“眼下他是远离根据地进行的远征,其战损必然不好补充。故李晟虽然想一口气而定汉中,但到了真正作战的时候,又会把方方面面都考虑道。绕城而攻南郑,固然可以在短时间里取得最大的战果。但其风险也是非常大的。若不能像攻打阳平关那样在几个时辰里拿下南郑城,那么他就很有可能陷入两面夹击的威势之中。要知道,师君在拨给你们五万兵马之后,这南郑城里还有两万的守军。”
“原来如此。”三人了解的点了点头,更是佩服阎圃不已。
“军师,那我们此去褒城,可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吗?”张卫虚心的向阎圃求教道。
“恩,是有需要注意的。”阎圃点头:“首先就要防止有人攥城,我听说阳平关就是被人冒充我军而给轻易攻下的,这一点需要注意。其次,这需要小心敌人的撤退,也就是说当敌人撤退的时候,我们不能出城追击,因为我们根本就不清楚敌人是真退还是诱敌。总之,在褒城你们要谨慎在谨慎,只要把城池守住就好,不要出城迎敌就行,待拖得些许时日,敌人将不战自溃。”阎圃语重心长的交代道。
“明白了。还请军师放心。”三人点了点头,大声向阎圃保证道。
朝令夕发,不过就半天的准备,张卫、杨任、杨昂三人,便带着五万鬼卒往褒城而去。他们用了六天的功夫抵达褒城,随即便接到了最新的情报:李晟用阳平关的败卒作为先导,袭破了钙阳,收了钙阳近万的守军,只有少数的一千余人在某位祭酒的带领下,见机的早,先行撤退,这才逃脱了李晟的追击。
“这李晟可真是大胆,同样的计谋给他连用两次,居然都成功了?”杨昂听了这详细的情报,不禁有些讶异起来。如果说在南郑那个地方,他对李晟的了解并不多,故而对李晟有所轻视的话。那么在这里,在这个被选定为战场的褒城,他挺多了手下士兵,以及某些鬼卒的汇报,对李晟军攻城所用的计谋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之后,他却是一点也不敢小看了李晟:“虚而实之,实而虚之,李晟可当真有神鬼之谋,令人难以防范啊。”在他看来,使用同样的计谋来对付同样的目标,不是技穷,就是在事先已经料到敌人的布置,确信敌人会上钩才这么做。显然以李晟以往的表现来看,他并非是技穷之人,之所以敢用重复的计谋,肯定是精于计算,将钙阳的守军会怎么想都考虑进去了。
“嗯,面对这样的人,我们也只能以不便应万变了。”杨任想了想,对主将张任建议道:“将军,我看我们应该下令封城,禁止任何人进出褒城,以防止奸细混入。同时还要,征用城中的百姓,让他们帮我们加固着褒城的城墙。”
“恩,就该这么做了。”对于杨任所说的,大将张卫自然是连连点头了:“不但要征用百姓,让他们帮我修城,还要从这些百姓中选择强壮者,让他们帮我们守城。从钙阳在李晟攻下阳平关不到五天就死守的情况来看,李晟很有可能就在这一两天就会兵临城下。对此,我们可要迅速做好准备。”张卫的才干一般,但见事颇明,最善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