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铁骨是怎么炼成的>第一一六章 去机关,两利相权取其重

在装甲集训结束回到连队之后,历经两个多月的艰辛努力,杨文斌终于将考研外语单词从头至尾过了一遍。

想一想真的是神奇,学语言的最佳时段,还是,中学时期。

杨文斌,感觉自己背英语的时候,看到一个汉语单词,他想这个词翻译成英语是什么呢?

而这个时候,对于用英语怎么说,有的时候,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可是,头脑中却“欻”地蹦出来一个蒙语单词,这个词怎么读是什么意思。

看来青年时代学的基础知识,会对人的一生产生莫大的影响。

想想也是,一个成年人能流利背下来的古诗词,大多数都是中小学时候背的最熟的那几首诗。

可是没有办法,自己小的时候的环境决定了自己的母语是什么。

时至今日,他觉得,自己用的最熟练的语言还是汉语。其次是蒙语。最后才是英语。

想想也是悲哀,语言作为一种学习的工具,在中国,已经变成了负担!

中国人学习英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却差强人意。

这些宝贵的时间,如果用在专业课的研究上,能体现出多少效率啊。

在系统对英语单词复习一遍之后,其效果很快便显现出来了。

杨文斌很是兴奋。

单从做去年考研的模拟试卷来看,其复习效果极佳。

在此期间,他曾经做了大量的阅读题,并且不时上街去买英文版的《中国日报》,来提高自己阅读的速度和理解的准确率。

那天,在做了一套除了听力之外完整的考研模拟试卷后,对照参考答案,他的语法结构,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得分之和达到了六十分,达到了其总分的百分之八十五。

此后,如果没有大的干扰,他坚持每两天做一套考研模拟试卷,每次都能达到60分左右。

按照这个得分标准,超过录取分数线十多分是没有问题的。

看来这一年的复习成效明显,经过努力,考上的希望是很大的了。

杨文斌感到兴奋,通过近一年的寝食难安,夜不能寐所换来的成果,还是可喜可贺的。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他想:“这逝去的二十几年中,自己是读书、读书,还是读书!

而因为读书,自己观念陈旧,保守落后,纸上谈兵。

若想比同龄人更成功,自己还得读书。

也许,这一次考研的努力会是自己年轻时代最后一次拼搏机会了。

试想,年轻时如此这般努力尚且收效甚微,何况成家之后被柴米油盐的琐事缠身,哪会再有放手一搏的精力和“闲”心呢?

不要气馁,坚持下去,无论如何要坚持下去,相信,‘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老兵昨夜全部离队,杨文斌的值班任务也就全部完成了,这些日子忙忽老兵工作,打地铺在三楼,他没能按计划全部完成专业课的复习,痛失了很多富贵的复习时间。

前天晚上,当他正在会议室帮助整理营部党支部会议记录时,忽然,干部股长推门而入。

干部股长望着杨文斌,劈头就问:“经过半年时间考虑,考虑得怎么样了?还想在基层发展吗?

再问你一遍,愿不愿意去干部股,前提是得放弃考研。”

杨文斌犹豫了,他迟疑片刻,答道:“股长,您问得太突然了,让我认真考虑一下再给您回答好不好?”

干部股长说:“那好,我再给我一夜时间考虑,明天回答我!”

然后,便掉头而去了,风风火火的,像从没在这个房间出现过一样,留下杨文斌一人在房间里凌乱着。

那一夜,杨文斌失眠了,在床板上辗转反侧。

他想了很多,想到自己为之奋斗了一年的考研目标,即要因目前的点滴小利而放弃,实在心有不甘;

可是,若是自己埋头考研,一旦未能考取,那便如何处置,就在连下窝上十年吗?

能否在不耽误工作的前提下继续考研,或者说再检验一下自己的水平,那就好了。

考研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一个好的出路,在部队多干几年,甚至一直干下去吗?

但是,终归还是要到基层来锻炼,在某个职位发挥出自己才能来。

如果现在去了机关,这两条路的结果也许会是相同的。

人生价值的实现有很多条路,有的是相通的,终究是殊途同归,最终都是为实现人生价值。

同时,他也想到李春华。

自己的选择的路,自己无论如何都要走下去。

而既然选择了与春华牵手,必然要考虑春华的想法与感受。

相信,春华会赞同自己的选择的。

想到这里,杨文斌给李春华发了个短信,他说:

“现在,有一个去机关的机会摆在自己面前。可能,会影响考研,也可能,会促进考研。你说,我去还是不去呢?”

短信传过去不久,”滴”的一声,传来了回复音。

“我尊重你的选择,相信你的选择是正确的,是最适合于你的。”春华回道。

“自己的选择并不是放弃,而是曲线考研。

现在有一个进机关的机会摆在自己面前,自己一定得好好珍惜。

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可以给我一个机会再来一次的话,我会对那个机会说好好把握!如果非要把这个机会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


状态提示:第一一六章 去机关,两利相权取其重--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