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说赵军撤退之后,魏缭转瞬间也撤出了汾阴,卫、韩两国剩下的军队分别退守曲沃、崤塞。司马错纵是想要主动出击,奈何魏缭没有给他丝毫机会,赵军这支主力一走之后,联军立刻由进攻态势转为防守策略。
如此一来,纵是统领秦军之将为司马错者,也无可奈何。
因为司马错他不敢贸然进攻,三晋联军尽管随着赵军的撤离而丧失了进攻能力,但要说防守仍旧绰绰有余。且不说联军一分为二,即以曲沃和函谷崤塞分兵镇守,如此一来便能相互驰援、相互照应,司马错深知一旦对敌发起进攻,不论是攻曲沃还是直接攻函谷关,秦军背后肯定会暴露出来,要是敌人乘机抄后路,绝对会给予秦军致命一击。
司马错即便是一个有魄力的统帅但此刻他也不敢赌,是因为秦国赌不起了,若是再败河西之地尽丧,秦国东境再无屏障,三晋联军直通关中便成坦途,届时老秦人怕是只能把关中这片沃土丢掉,再次龟缩到贫瘠的陇西与边塞胡人为伍,等于一朝回到秦襄公立国之初!
司马错最担忧的事情也是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终归还是发生了,联军退守函谷、曲沃与秦军相互僵持对峙了三个月之后,十三万卫国步骑援军浩浩荡荡的从朝歌王城向西而来,最终交付到了魏缭之手。
联军的兵力顿时直逼二十五万,以规模相较而言,已经与司马错所部的秦军不相伯仲,更让他心情沉重的是,联军此刻即便没了赵军却又再次拥有与秦决战的能力,换而言之,卫、韩联军再次拥有了进攻的能力。
咸阳。
魏冉接到诏命匆匆的入咸阳宫,不料一见到秦昭王时,后者突然对他躬身行以大礼,这一举动搞的魏冉猝不及防,可是把他给吓了一跳,“王上切莫折煞微臣,臣担当不起如此大礼!”
“二舅公担得起!”嬴稷如是说道。
一时间,魏冉不何颜以对,正欲开言秦王却抢先道:“我嬴稷不知天高地厚,是我无知,遂将敌国奉上可乘之机,致使函谷关在寡人手中丢了,害我秦国上下百姓受苦,将士丧命,更置我大秦于险境……如今我嬴稷自己闯下弥天大祸,却要二舅公出面来手收拾残局。”
“我大秦已是危如累卵,稷,恳请二舅公临危受命,挽救我大秦于危难之间!”说完,嬴稷便是再次郑重而诚恳的拱手一礼。
魏冉连忙回礼,继而说道:“食君俸禄,忠君之事,救国于危难乃是为人臣者应尽之本分,当此国难之际,正是我等王族宗亲为王效命、为国效力之时,王上何以如此,大可不必。”
嬴稷听到魏冉这番话大喜,忙问道:“二舅公可是有良策了?”
魏冉苦笑了一番,摇了摇头,道:“算不得良策,怕是迂腐之策,但化解此次危机或未尝不可,只是……我王怕是要背负一些不好的名声,秦国在列国中的威望怕是也会大大折损。”
“不足道也,二舅公但说无妨!”此时此刻,嬴稷哪里还管什么良策下策,管什么声望损失,只要能让秦国度过眼前这场灭国危机,能阻止三晋联军攻入关中,其他什么都可以舍弃。
魏冉不在多虑,边思考便说道:“王上。当此形势,臣以为我秦国国力不堪重负,不可无休止的消耗下去,否则敌军尚未攻入国境便已自乱,卫王再增十数万兵陈于我国境,于卫国而言也是损耗巨大,卫王此法无异于杀敌一千而自损八百……”说道这里,魏冉停顿犹豫了片刻,接道:“臣欲赶往朝歌主动与卫王求和。”
“和?”嬴稷狐疑道:“三晋如今占据优势,卫王会答应吗?”
“那便要看怎么和了。”魏冉摇了摇头,道:“臣之策略便是割地求和,我王亦且效仿当年惠文王之举……”
“你说什么?”嬴稷不可思议的看向了魏冉,顿时怒了拔高音量吼道:“二舅公,你要寡人向卫国称臣谢罪?”
所谓当年秦惠文王之举,嬴稷当然知道,那是秦国自变法以来与齐国发生的第一次正面交战,秦军假道韩国远征齐国,与齐军交战与桑丘,史称“桑丘之战”,这一战是变法后秦国新军在匡章手里第一次吃了败仗,在齐威王手里栽了个大跟头。
秦惠文王得知前线战败的消息,便连忙派陈轸作为使者,以“西藩之臣”的身份前去临淄向齐威王谢罪,一年之后卫峥出山复国,正直齐楚秦三国会盟于啮桑之时,那个时候的卫国不过是三晋的附庸,卫能复国还要得益于秦国。
此一时彼一时,谁能想到不过是短短二十余年,秦国竟是到了要向卫国称臣的地步了。
魏冉连忙道:“王上勿躁,这只是一个权宜之计罢了,至多折一些名声,并无多大损失,当此之际,解决眼下难题为上啊。”
嬴稷挣扎了许久,最终只换来了一声长叹:“也罢,当年父王都能向齐称臣,寡人行一个卧薪尝胆之举又有何不可?二舅公所言有理,秦国当以度过眼下困境为上。”
魏冉见秦王没有意气用事,总算是松了口气,旋即拱手道:“臣请王上借国印一用,三日后我便亲自启程赶赴朝歌面见卫王。”
“便有劳二舅公了。”嬴稷旋即大手一挥:“来人,速速将国印拿来!”
秦国上下没有人明白卫峥真正的用意,任凭秦国的君臣如何苦思冥想也不会想到卫国如此大动干戈的主要目的根本不是为了灭秦,而是谋齐,这一切的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