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谋言听了李义府这话,心里也是有些犯嘀咕,这个李义府到底想要做什么。这个李义府居然当众声称要拜自己为师,这个到底是要做什么。不过正当大家疑惑的时候,李义府主动开口解释自己的动机。
“荆参军,之前在巴蜀,您制定了义务教育之策,让我受益匪浅。我不但可以从多种方法借到我想要的书籍,甚至我可以跟很多一起读书的同窗交流,这才让我得以年纪轻轻就获得了进士殊荣。至于到了长安,也是荆参军所做的一切,让我感受到了科举的公正。如果不是荆参军,也都没有我的今天。而荆参军用他的所作所为,证明了他的品德,让我深受教育。所以我愿意拜荆员外为师,今后跟着荆员外多学习,一起为了皇上尽忠,为百姓谋福!”李义府说。
李义府这话让大家也是一阵无语,这个都是什么跟什么。所有人都清楚,李义府这个完全是借口,完全是一个找借口罢了。什么荆谋言教导他,不过是一个希望能够跟荆谋言拉关系的借口。希望趁着这个机会拉上荆谋言的关系,之后可以成为荆谋言的学生。
要知道古代可是天地君亲师,这个师傅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系。甚至古人有些时候还说什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虽然这个有些夸张,可是师傅的地位在古代那可是无以伦比的,几乎仅次于父母,而比起很多旁系的亲戚还要更重要。
李义府这么拜师,那简直是红果果的要卖身投靠了,卖身投靠荆谋言。既然要卖身投靠,那干脆直接拜师了。
荆谋言眼珠子一转,很快做出了决定。
“李义府,这个是何必呢?我也不过是才疏学浅,何必呢?不过既然你要拜师,那我也都愿意收下您,我一定会好好教导,好好栽培的!”荆谋言说。
李义府感激涕零的回答:“恩师在上,请受学生一拜!学生这次来的匆忙,没有携带什么束脩,还请恩师见谅!”
荆谋言也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我能有如此优秀的学生,那也是我的荣幸,我的荣幸啊!我哪里还敢要什么束脩,免了免了!”
“老师!”“徒儿!”“老师!”“徒儿!”……
荆谋言和李义府在这里“老师”“徒儿”的互相称呼,俨然一副“忠臣孝子”的模样,让不少人都尴尬万分。至于旁边的那些士族大臣,更是脸色通红!
房玄龄捂着脸,想:“不要脸啊!”
荆谋言和李义府这对虚伪的师生,明显是打算互相利用了。李义府希望获得荆谋言的提拔,这个李义府毕竟他爹是当官的,当然比较清楚官场里面的一些问题,必须要有人提拔啊!现在荆谋言在吏部,负责的也就是考功,今后谁有功劳还不是荆谋言来负责考核。
李义府希望趁机拉上荆谋言,赶紧选择拜师。至于荆谋言也是有好处的,可以趁机把那些官场的晚辈收入自己门下,今后他们也就是自己的门人,身上打上了荆谋言的记号,很难摆脱了。这样可以扩充荆谋言的势力,是一个双方都有好处的方法。
旁边那些新科举人,看着这一切,也是有些尴尬了。这个李义府主动拜师,那他们是否要拜师呢?如果不拜师,那岂不是要被荆谋言所看不起。尤其是荆谋言的本职是吏部的官员,哪怕这些举人也都知道吏部是决定官员的前途的部门。如果有人拜师,你不拜师,那岂不是要落后了?
所以那些新科举人,凡是有一些希望在仕途上进步的,都在心里犯嘀咕,是否要拜师呢?虽然有些举人比起荆谋言还要大,有些脸皮难看。在前途和个人面子当中,陷入了两难的抉择。
不过,有些人,毕竟是家庭渊源,很快也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荆员外,您对我的教诲,我铭感于心。我上官仪,也愿意拜您为师,希望获得您的教导!”上官仪赶紧立刻跪下说道。
上官仪一副热诚,紧紧地握着荆谋言的手,好像非常激动的样子。
荆谋言立刻同样“感动”的说:“上官仪,我从你的文章里面,看出了你为了皇上尽忠,为了百姓谋福的决心,我们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不过既然您愿意拜师,那我也都愿意主动接受您,我们师徒为了皇上尽忠,为了大唐的兴盛,一起努力吧!”
上官仪立刻不要脸的跪下,说:“多谢师傅教诲,我一定会好好的为了朝廷尽忠!”
房玄龄再次捂着脸,脸色通红的想:“不要脸啊!”
房玄龄真的尴尬了,李义府和上官仪,这两个可是不折不扣的官二代出身。李义府是小官的儿子,地位并不高。而上官仪也是一个隋朝的中级官员的儿子,当然家族早就已经没落,地位也不高。可是毕竟也是官二代,自然对于官场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当李义府拉下脸皮来拜师卖身投靠,上官仪也都紧跟着,这样卖身投靠到了荆谋言这里。他们获得荆谋言的提拔,而荆谋言也都可以快速扩充自己的党羽,这个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别的不少举人看到了李义府和上官仪不要脸的拜师,立刻有三十多个胆子大的,赶紧走了出来。
“荆员外,我们也都愿意拜您为师啊!荆员外的品行,让我等佩服不已,我也愿意拜您为师,聆听您的教诲!”
看着三十多个,有不少还比自己年龄大的人纷纷跪下想要拜师,荆谋言真的笑得下巴都差点脱臼。这个太爽了,一次三十多个徒弟,今后自己的党羽可以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