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谋言丝毫不介意自己将会牵头协调组建一个新的利益集团,甚至是一个地方的利益集团。虽然“利益集团”在很多人听起来不是什么好词语,可是事实上利益集团是一个中性词。因为社会上其实每一个人,都是身处于不同的利益集团。这个利益集团其实不光是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其实也包括很多普通人。就好比荆谋言的新式纺织手段,让很多从事纺织的妇女损失惨重,在这一刻那些妇女也是一个“利益集团”。
社会上任何人都是一个个不同的利益集团,区别无非也就是这个利益集团的强大和弱小,强大的集团盘剥弱小的集团。荆谋言要做的也就是协调组建一个新的利益集团,这样保证将来荆谋言和武士彟到长安任职之后,也都可以保证自己在长安的地位。
“只要这次巴蜀地方政权的势力扩大,那我将来跟武士彟在长安这个首都,也都越是安全。我们在地方有着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支持,这样在长安可以保证无忧了。别说什么皇帝支持,我对于任何皇帝的支持,心里都是表示怀疑的。”荆谋言想。
荆谋言不相信李世民的支持,因为荆谋言在史书上看到了这么多的“变革”,从商鞅到后来的张居正,甚至到清末的洋务运动,这里面的东西血泪斑斑,蕴含着无数改革者的鲜血。商鞅依靠秦王支持,可是被继承人给车裂作为牺牲品。范仲淹,王安石,甚至是后来的张居正,哪一个能落得好下场了?甚至后来的洋务运动的李鸿章,不也是因为上头内斗,放弃了他结果成了牺牲品了吗?
前车之鉴不可不慎,所以荆谋言对于任何“上头”的支持都是采取怀疑的态度。他不信任任何所谓上头的支持,甚至包括李世民。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群拥有共同利益的集团,才是真正的拥护自己变革的。荆谋言虽然可能需要李世民的适当支持,可是绝对不会真正的依赖上李世民。他真正依赖的,只有在地方支持自己的巴蜀利益集团,这个蕴含着官僚,农工商为结合体的庞大利益集团。
只要有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的支持,哪怕皇帝也不可能随便把他怎么样,也不可能能轻易的过河拆桥了。荆谋言当然害怕,当然害怕李世民过河拆桥,过河拆桥几乎是每一个领袖都必然要有的结果,荆谋言不可不慎啊!这么多前辈都倒在了领袖的过河拆桥上,他可不敢去赌李世民的良心。
“我也许已经是一个政客了!”荆谋言心里也是无语的想道。
荆谋言已经发现自己其实已经演变成了一个政客,一个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利益集团,同样也是为了百姓谋福的“政客”。在官场里面玩弄权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念,无耻的玩弄权术去党同伐异了。
不过荆谋言有办法吗?身在官场,那也就要按照官场的规则来做。熟悉人类和社会发展历程的人都必然会明白一个道理,适者生存。从远古到现代,哪一个不是适者生存的道理?
”武长史,这份关于基层权力扩大,并且相应划分权限的方案,可否下发?“荆谋言问道。
武士彟看到了这份权力划分方案,有些担忧的问道:“这份方案,朝廷好像并没有法令允许啊?”
可是荆谋言却反而问道:“武长史,可朝廷也都没有明令禁止啊!我们可是依照着朝廷的法令来依法治国。何为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本质,那也就是有漏洞就给我使劲钻,只要法令有漏洞,并且这个漏洞对于自己有利,那也就使劲去钻漏洞,这个也就是依法治国的本质。”
武士彟差点喷血,武士彟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依法治国”的说法。荆谋言居然说什么依法治国那也就是发现了法令的漏洞就使劲钻,能钻多少是多少,总之只要能在法令漏洞之下完成自己的目的,那也就可以了。
至于这个唐朝制度,对于荆谋言来说简直是个筛子,到处都可以钻的。
武士彟很快对于这份公文进行签字,他当然知道这份方案对于自己巴蜀有利。只要这份方案签署了之后,接下来巴蜀将会彻彻底底的成为铁板一块,这样到时候自己去长安任职,背后也都在巴蜀有着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在支撑。有了利益集团支持,那也就不是任何人可以随便拿捏的,包括皇帝李世民。
这份公文很快被衙门的书吏分贝抄送到各大下属州县,最先受到的自然是益州本地的州县。益州本地的州县看到了这份方案之后,那些县官也都纷纷的惊呆了。
“益州大都督府有令,让各地可以自行外派书吏到各乡驻点,任命一名为首的书吏为乡长,总领书吏。一个乡下设若干名书吏,各县根据各自情况划分乡,然后把划分方案上报于益州大都督府,由益州大都督府进行审批。今后凡是要调整乡划分,必须要由益州大都督府审批。”
“每一个乡可以设立若干名书吏,根据各自情况设立。县衙之内的县令,县丞,县尉,分别负责直接分管下属若干乡。各乡长直接对分管之人汇报下属乡事宜,各自分管之人负责督办各乡执行朝廷,益州大都督府下达政令。凡是负责乡没有能完成,年度官吏考核,予以降低考核等级。”
“其次,各县各项事务明确职责。县令负责总领全县,主持全县事务,民生,水利,河道等等若干大兴土木工程督建,负责衙门书吏调度等等大事裁决。县丞负责钱粮、盐铁、税收等等百姓所需和财务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