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青春校园>位面游轮>第八二九章 千年(三)

魏晋南北朝,政治很乱,国家很乱,汉民族很凄惨,特别是在北方的汉人那更是连奴隶时代的奴隶都不如。

在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个名词,叫做“两脚羊”,这就是北方少数民族用来形容汉人的,啥意思呢?

就是羊嘛,羊是用来干啥的,就是吃呗,汉人的作用就是这个,而最美味的自然是女性,作用很多,你懂的。

但是就像春秋战国,混乱的政治局势带来了繁荣的文化,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很大特点,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一般都是战火纷飞、国家纷乱的时期。

比如春秋战国时期,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比如两宋时期(此刻国家并未真正统一),比如民国时期,都是文化的盛世。

当然文化也有一些现在看起来比较怪异的,在南北朝时期,最为“怪异”的就是男风,这个时代的一些男人就像是女人一样,弱不禁风,胭脂水粉全部往脸上招呼,还搞断背山啥的。

除此之外,这个时代最为耀眼的两颗明珠就是玄学和佛学。

玄学是这个时代融合了道家和儒家思想而产生了一门学问,以道家思想为主,讲究天人合一、回归自然,比如赫赫有名的竹林七贤就是其中的代表,什么光着身子出门之类的事情,在这个时代并不少见。

因为道家主张的是极度个人主义的学派,他们有很多利己主义的言论,比如最著名的那句“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意思就是如果拔一根毛就能拯救天下,他也不会去做的,不做损人利己的事情,但是也不会去做损己利人的事情,比如不穿衣服,这个内在的简单逻辑就是自己穿衣服是为了让别人看起来舒服,但是自己感觉不舒服,所以不穿。

当然一开始这种思想是非常璀璨的,不过后来就慢慢变味了。

这个时代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形成,道教和道家是有极大差异的,虽然他们都推崇老子,这个时代出现了很多道教名人,各种天师就像不用钱似得出现在这个时代。

陈堪为了完善武道,也钻研过道教学说,甚至拜师葛洪,但是后来陈堪就放弃了,因为道教讲究“中正平和”,这和陈堪精猛勇进的武道相违背,陈堪最终只能将其当做是一种参考。

不过并非说陈堪在这个时代没有收获的,这个时代对陈堪来说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当年陈堪传下武道终于见成果了,数以万计的武者,以他们的智慧帮助陈堪去探寻武道,葛洪、张道陵、达摩等一系列天才探索出陈堪之前从未看到的武学道路,给陈堪巨大的启发。

这个时代最大的赢家不是道教,而是佛教,佛家在秦汉的时候就进入中华大地,但是当时影响不大,真正开花结果是到了南北朝时期。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一句诗,说尽了佛教盛景。

当初陈堪读书的时候,一直就想不通一个问题,为了这个问题,现实世界陈堪也去遍访佛学学者和佛家高僧,但是都没有得到陈堪非常满意的答案。

这个问题就是佛教是怎么在中华大地传播开来的,要知道这个时候中华大地的主流思想是以儒家为基础的家族思想。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曹操甚至能割发代头,不管这是出于什么目的,但是这个做法安抚了军心,由此可见古人对于头发的看法,但是佛教却要求剃发。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佛教要绝七情六欲,不能娶妻生子,这是最大的不孝。

不孝有三,其二为家贫亲老,不为禄仕,意思就是家里贫穷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而佛教讲究出家,也正好和它相违背。

如此有违儒家的lún_lǐ纲常的一种外来学说,这也是为什么汉代的时候,佛教也没能开枝散叶的原因,但是为什么到了南北朝时期,佛教就像嗑药了一样遍地发芽呢?

陈堪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见证了一门“歪理学说”是怎么在一个文化迥异的地区站稳脚跟并发展壮大的,简单的讲佛教理论自身的可塑性,使得佛教学说能够依附玄学,同时又进行了一番本土化改革,最后站住脚跟的。

早期佛教将佛学称为玄学下面的一个分支,是玄学中的一门,在这点上佛教有天然的优势,这个时代玄学讲究的是“无”,佛教却有一个更为高深的核心,叫做“空”,“空”比“无”境界更高,通过不断地辩论,佛学在理论上站稳了脚跟。

至于那些有违儒家的做法,佛教的高僧也是聪明,他们不再这种小事情上面较劲,而是直接上升到核心观点上面,将自己的理论和儒家的理论对比。

简单的讲,就是不管是佛教还是儒家,我们讲究的都是治国平天下,我们是要改变世界的,我们的本质其实是一样的,是要造福全天下人民的。

这点和道家是完全不同的,道家是高度利己主义,但是佛和儒都是讲究一个舍己为人的利他主义。

在最核心的地方,佛学站住脚跟,什么剃头、不结婚这些都是为了拯救苍生,为了大我,牺牲小我算什么呢!

同时利用有些类似于现代社会的某些的传播方式进行快速疯狂的传教,在下层民众这里打开口子。

不仅如此,佛教还利用这个时代频繁的朝代更替,不断的寻找全新稳固的政治支撑,加上佛家教义在安抚人心上面确实是有好处,被统治者承认了,最终得以发展。

站稳之后,就自成一


状态提示:第八二九章 千年(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