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三国之霸主吕布>164章 好大的口气!

杨定带着民壮和上千辆大车返回雒阳时,吕布让他带话给董卓:迁都长安可以,但坚决不允许西凉军在离开雒阳时杀人放火,而且雒阳地区的人口,董卓要给吕布留下至少一半!

吕布当时说话的口气很硬,表情也很严肃。看样子,吕布不是心血来潮,更不是一时口误,而是非常认真的在跟董卓提要求。

杨定跟吕布也算得上私交甚笃,他有什么话也不隐瞒,全都直面相告。杨定告诉吕布:“董相国麾下光是西凉骑兵就有两万,奉先的飞骑营虽然勇冠天下,但若是仅凭这三千人,恐怕不足以让董相国答应太过分的要求啊!”

杨定的话很直白,就是告诉吕布量力而行,见好就收,别掂不住轻重,激怒了董卓。

听了杨定的话,吕布没有生气,而是淡然的说:“我会让董相国正视我的要求!我将亲自写信告诉他,当初西楚霸王项羽一把大火烧光了咸阳,结果落得四面楚歌,自刎于乌江。由此可见,放火比杀俘还要不祥,董氏若不想将来被人抄家灭族,那就不要干天怒人怨之事!”

“另外,雒阳周边人口超过两百万,关中地区的粮食产量根本无法养活突然增加的这么多人!董相国打算将河南尹的人口尽数迁往关中,只不过是担心他们支持关东各路讨董联军,但这些人口归顺于我的话,我会将他们妥善安置,并不会让他们去支持各路讨董联军。”

杨定知道自己无法劝阻心志坚定的吕布,只得硬着头皮返回雒阳,然后将吕布的亲笔书信递给董卓。

董卓看完吕布的信之后,气极而笑,拔出腰间所挂长剑,就要刺死杨定,结果被李儒急忙出语拦下。

李儒大声说:“相国息怒!杨定不可杀啊!”

董卓转头,恶狠狠的问李儒:“此僚分明是在替吕奉先说话,我为何还要留着他?”

“相国,杨定可是你派往河内的,他按照你的命令完成了任务,并没有做任何背叛你的事情,吕布让他带话回来,他不过是如实禀告,也没有在其中掺杂只言片语。相国若是杀了杨定,一定会引起那些在外驻守和奋战的将士们猜疑,这对于即将开始的迁都大事极为不利!”

董卓听了李儒的解释,强忍心中怒火,愤愤的将长剑丢到杨定的脚下,然后骂道:“竖子,今日若非文忧替你求情,我便要了你的狗命!”

杨定一脸土色,急忙向董卓拜谢不杀之恩,心中却是把董卓的祖宗八辈都问候了一遍。吕布如今就在河内,有本事你派大军过去将他灭了,岂不一了百了?如果没本事对付吕布,那就乖乖的认怂,满足吕布的要求,为何要跟我一个带话的人计较呢?

董卓看着杨定心烦,就让他赶紧滚蛋。杨定离开之后,董卓问李儒:“吕奉先真是好大的口气,他就不怕我出兵打他?”

李儒摇头苦笑,劝慰董卓说:“吕奉先向来善于投机取巧,如今孙坚据守大谷关,对雒阳形成了直接威胁,若是将李傕麾下万骑调回河内,只怕张济一人难挡孙坚。董将军和郭汜麾下尚有万骑,然则董将军需要拱卫雒阳,郭将军需要防范河东杨奉,亦是不敢轻易出兵。吕奉先出战河内虽然只有三千骑,但这些并州精骑曾随他屡屡获胜,战力绝对不在西凉之下!若是此时惹恼了他,他可以从并州抽调上万人马前往河东,到时候撕破了脸面,只怕难以善了啊!”

“难道就任凭吕家小儿三番两次的要挟于某?”董卓黑着脸,质问李儒。

李儒耐心的解释说:“相国所怒,其实并不是因为吕奉先提出的要求过分,而是他的语气和态度而已。当初吕布在雒阳时处心积虑的讨好相国,目的就是能够有一天能这样跟您说话,所以您又何必为此动怒呢?火烧雒阳确实不祥,就依了他,又有什么损失呢?留下雒阳一半的百姓,看似吃亏,实则不然。关中产粮有限,忽然增加两百万张吃饭的嘴,会引发关中混乱。既然吕布想要人口,那就给他,只是这些百姓家中的粮食却要带关中。吕布就算再厉害,面对百万雒阳饥民,看他如何应对!”

李儒的意思很明显,既然你吕布想要充好人,那就准备接收一百万没有粮食的雒阳饥民,到时候这些人如果被活活的饿死,吕布就是罪魁祸首!

董卓听到这里,愤怒的心情终于好转一些。他立即给自己的兄弟董旻和其他将领下令,马上开始迁都,先把皇帝、大臣和官宦亲属迁往长安!

董卓下令开始迁都的时候,吕布正好下令转移河内民众和黑山俘虏。

为了能够尽快将杨定从雒阳送出来的这些珍贵书籍安全运回并州,吕布下达了一个奇怪的命令:所有自愿迁往并州的河内百姓,不分男女老幼,只要带着书籍上路,确保沿路没有损毁遗失,到了并州之后,便按各人所带的书籍重量换取粮食和青盐!所有被俘的黑山降众,只要带着一定数量的书册上路,确保沿路没有损毁遗失,抵达并州之后,可以减轻惩罚,并且同样可以换取粮食和青盐!

这个命令一出,原本堆积如山的大汉典藏书册被民众化整为零,倍加呵护的带往了并州。

赵云的步营已经组建完成,人数超出了吕布当初的预想,从三千人变成了五千人。协助赵云的副将也从夏侯兰和胡才两人增加为方悦、夏侯兰、胡才和眭固四人。

这五千人中,出身白波军的有两千人,出身黑山军的有一千五百人,从河内民


状态提示:164章 好大的口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