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三国之霸主吕布>127章 土窑洞

时间已是七月下旬,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忽然在上郡北部和西河境内降落,给刚刚抵达圜阳和圜阴的天策军和上万边民造成了极大的麻烦。

干旱的北方一直缺少雨水,只是这场暴雨来得有些不是时候。不论是人还是牲口,在雨中淋得时间太长,都会生病的,而一旦爆发大面积的伤寒病,会死很多人,很多人……

圜阴县和圜阳县境内根本找不到多少现成的房舍可供居住,羌胡人跟汉人不同,他们的习惯是追逐水草而居,所以他们不仅没有在这里盖过房子,而且还把当初汉人舍弃了的房舍都给破坏了。

吕布亲自视察了各处营地和两县附近的状况,然后一声令下,让老弱妇孺赶紧先住进散落在两县境内荒废十多年的土窑洞内避雨。身体强壮的男丁和军中士兵一方面利用现有的营帐进行避雨,另一方面轮流到丘陵土坡上砍伐树木枝条,搭建临时避雨棚。

土窑洞这种“穴居式”的房屋从上古时期就已经在黄土高原上面出现,流传到汉末,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圜阴和圜阳两县正处在黄土层非常深厚的地带,家庭贫苦的汉人百姓创造性的利用黄土直立性强的这个特点,依靠坚固结实的土崖凿洞而居,既可以节省大量的建筑材料,还能保证房屋冬暖夏凉。

经过实地查看,吕布发现分布在圜阴和圜阳周围的废弃窑洞主要有靠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和院落式窑洞三种,而靠崖式窑洞占据了绝大多数。这些窑洞已经没有了木头制作的门和窗户,但大多数内里保持干燥,顶壁也没有出现裂痕和掉渣的现象,只要把里面小动物留下的粪便和灰尘清扫干净,用来临时住人躲雨可是要比帐篷和遮雨棚好上很多。

冒雨视察了边民的临时安置情况之后,吕布受到了窑洞的很大启发,他觉得这种充分借助土质和地形的建筑值得大力推广,并且长期的保持下去。

上郡和西河等地多丘陵却少树木,如果家家户户都要在平地上盖房子,人口一旦发展起来,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将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一旦树木被砍伐一空,自然就会发生水土流失,然后土地沙化,人口迁徙,最后进入恶性循环。

更为关键的是,无论泥瓦房还是砖瓦房,存续的时间都要远远的短于嵌入在厚厚黄土层中的窑洞。一户人家如果箍好几孔窑洞,可以让子孙后代在里面住个几百年都不会损坏,而平地上建起的泥瓦房和砖瓦房可能连一代人都住不下来。

窑洞不怕火灾、不怕大风、不怕暴雨、唯一可虑的恐怕只有地震。但在吕布的记忆中,似乎从未听说过有汉以来在并州的北方发生过什么地震。所以,在圜阴和圜阳大量修筑窑洞来安置边民的想法是可行的。

吕布回到中军营帐,立即给后勤官下令,让军中大量熬制姜汤,分发给淋雨的将士和民壮,一旦发现有人出现风寒症状,立即送到干燥干净的窑洞内进行休息。

与此同时,吕布还给全体军民下了死命令,不许任何人喝生水,哪怕再渴,都要喝烧滚沸之后晾温的熟水。谁若是敢违抗这条军令,一经发现,依照军法处置!

为了防止疫病发生,吕布还让士兵冒雨在各处营地外面修建了男女分开使用的旱厕,并给这些旱厕加了防雨的顶棚。

吕布在军中拥有极高的威信,他的命令无人敢违。内迁的这些边民虽然还没有完全理解吕布这些命令和举措有什么重要意义,但吕布一句“违令者按照军法处置”却也足够威慑,让人不敢有半分大意。

在连绵不休的雨水中,吕布迎来了胡毋彪和常林的抵达。

虽然还没有开始接触,但吕布对两个人冒雨赶路的态度很满意。而胡毋彪和常林在观察了各处边民安置的情况之后,也对吕布这个武将出身的主公在内政方面的能力感到佩服。特别是吕布不搞任何特殊照顾,毅然将自己的家族和亲族与五原郡的边民安置在一起的做法,让胡毋彪和常林看到了吕布头顶上英明主公的光环。

虽然军帐外还在哗哗的落雨,但却不影响帐内吕布与胡毋彪和常林两位县令的谈话。

吕布说道:“以我这几日的实地观察,圜阳和圜阴其实是整个西河郡条件最好的两个县,若非被羌胡人长期窃据,造成荒废,此地必然是西河郡的粮仓。五原郡的边民,长期在鲜卑人和南匈奴人的夹缝之中度日,生活过得殊为不易。两位皆是能干之人,还望不辞劳苦,带领这些汉民经过一番辛劳付出,早日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常林向吕布承诺说:“上将军把家人都能安置在此地,足见您对圜阴和圜阳的重视。常某虽然才干不足,却也懂得民生多艰,愿意付出全力,使得圜阳早日平稳下来。”

胡毋彪接着常林的话说道:“胡氏能得上将军收留,如今终有一处安身立命之地,自当肝脑以报。今后凡天策府中有任何号令,圜阴上下无敢不从!”

常林的表态婉转含蓄,胡毋彪的表态直接干脆,但都以承诺的方式向吕布保证自己会尽力做好份内之事。

吕布接着说道:“如今两县百废待兴,安置边民头绪繁多,我从吃、穿、住、用四个方面整理了一下思路,得了几个不成熟的想法,现在说出来供两位参考。”

“在吃这个方面,我已经当众宣布过每家每户可以按人头分到足够耕作的田地,而按照两县目前人口总数,还会有大量剩余的荒芜田地。今


状态提示:127章 土窑洞--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