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盛唐剑圣>第三章 留一条路 繁杂内事
公能够护住他们安全。这修路,既得名望,又能方便他们做生意,提高效率,还能讨好公子这样的大人物,是一举多得的事情,他们哪有不乐意的。”

裴笑道:“此事子寿你自己看着办,注意了,修路可以,不能劳民。通往伊州、西州,沿途有不少的荒漠,想要修葺一条路,绝非易事,要慢慢来。另外,你抽个空,将这些豪绅聚起来,我跟他们见一面,以表感谢。他们出了钱,我们也不能不做作表示。具体时间,你跟摩诘商议。”

“是!”张九龄一口应诺。

“对了!”裴想到了自己的知己好友颜杲卿,问道:“蒲昌县现在的情况如何?那些高昌遗民可否有所改变?”

裴问及此事,张九龄、王昌龄、王之涣、牛仙客、高适几人个个眉飞色舞,一起表示裴眼光毒辣,将好刀用在了刃上。

最了解情况的高适说道:“年前属下去了一趟西州,路经蒲昌,得知了一些情况。颜县令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将蒲昌县衙所有囚犯的卷宗过目一遍,除了真有大恶之人,所有可以饶恕的,一并宽恕。同时大改前任遗留下来的弊政,选择了以宽来治理这些遗民。宽民力、不妄杀、贴近民众,通过这三步,颜县令获得了县中百姓的认可。”

“同时颜县令还不住结交高昌遗民,只要对方得人心,不论僧、道还是巫医都在他结交范围之内。一边友善对待高昌遗民籍官员,一边提携有思想有抱负的高昌遗民。以高昌遗民来治高昌遗民,自己暂时居于幕后,不过短短小半年,以初步获得成效。”

张九龄赞许道:“颜县令步步为营,相信要不了一年,潜移默化之下,这些高昌遗民将会真正的成为我大唐子民,接受我们的统制。”

裴闻言,也笑得合不拢嘴,由衷为自己这兄弟赶到高兴。

征服一地容易,但要使一地归心,真正成为大唐的固有领土,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就让颜杲卿在这些高昌遗民身上吸取一点经验,等到日后他攻打下拜占庭国都君士坦丁堡或者阿拉伯帝国的大马士革之后,可以任命他为地方长官,让他收西方人的心。

张九龄继续说了一些事情。

作为拥有宰相才的他,张九龄将河西一地的民政要事,处理的是井然有序。

王昌龄、王之涣也在裴不在的这小半年里组织诗文辞赋之会,还让儒生研讨儒家经典,勉励青年学生,令得河西掀起了一阵文士之风。

王昌龄道:“文教的推广,一切都在进行之中。华夏国会图书馆也建造的差不多了,馆主的人选不知公子可有人选?甘旭不止一次暗示,他愿意当此重任。并且愿意将家传的所有书籍都括全本的《吕氏春秋》……”

裴听了眼睛一亮,《吕氏春秋》是一本集合了儒、墨、法、兵、农、纵横、阴阳家等各家思想与大成的著作,熔诸子百家学说为一炉。

司马迁将《吕氏春秋》视为可以与《周易》、《春秋》、《离骚》等并列的奇术。

只是经过王莽之乱,董卓移都,惠怀之乱,侯景之乱,隋末唐初的大动乱这一连串的混乱,诸多古籍散佚。

《吕氏春秋》亦是如此。

但作为秦朝甘罗的后人,甘家存有《吕氏春秋》全本这样的好东西,亦不例外。

裴毫不迟疑道:“可以给他一个副馆长,馆长之位,我早已有人选了,正在来凉州的途中。少伯回去告诉甘老,若是愿意,自然欢迎,不愿也没办法。”

王昌龄点头应诺,问了一句道:“却不知是何人?据属下了解,有不少人盯着馆长之位,寻常人怕是无法府中。”

裴毫不介意的道:“我的老哥哥张旭,能服众否?”

他这话音一落,张九龄、王昌龄、王之涣、高适一并欢呼起来了。

同为士林人,四人如何不知天下第一书法大家的威名?

在张旭面前,四人就跟小粉丝一样,激动雀跃。

“能,当然能!”王昌龄说的毫不迟疑。

要知道张旭在士林里的地位,比裴还要高上一些。

就连张九龄、王昌龄、王之涣、高适这些人在凉州士林都是鹤立鸡群的存在,何况是张旭?

接下来李林甫、牛仙客也分别向裴汇报了工作。

裴一一了解。

河西的政务一切都井然有序的向前发展,向着好的方向进步。

裴褒奖了所有人,让他们退下,但将高适留了下来。

高适的任务有些特别,他不是负责河西的事情,而是负责西域与河西的往来。

未来的主战场必定是西域无疑,而高适身怀军事谋略,作为裴为数不多的军事幕僚,对于西域必需了解。

当然裴并没有越权,大胆的将手伸向西域,而是加深与西域的接触,促进河西与西域的政务联系,顺便了解一些西域的情况。

这一切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毕竟凉州能够成为大唐第三经济中心,靠的就是位于西域与长安、洛阳的中间,成为东西方交流的中心地。

“现在西域的都护叫杜暹还兼任碛西节度使,此人历任婺州参军、郑县县尉、大理评事、监察御史、给事中,以清廉著称,开元四年,杜暹改任监察御史,并到碛西审核屯田事务。安西副都护郭虔与西突厥可汗阿史那献、镇守使刘遐庆等人不和,相互攻讦,陛下便命杜暹调查。杜暹秉公处理,深得民心。蕃人为感谢杜暹,赠以重金,杜暹坚决推辞,不肯接


状态提示:第三章 留一条路 繁杂内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