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玄幻奇幻>我们的蔚蓝世界>第二十章 楼兰风云

楼兰以西20里处,突厥中军大帐里,阿拉伊锁正豪爽地喝着大碗马奶酒,嘴里撕扯着羊肉。这样的日子他感觉很不错。在得知楼兰城里有上古神器时,他就开始兴奋了。

据密探们秘密汇报,那神器可以使人长生不老!阿拉伊锁日子过得很惬意,有美娟和可爱的儿子,他想将这样的好日子一直延续下去。可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就连功盖天下的秦皇汉武也难逃一死,像他这样最多只能算一个番王,将来必死是无疑的。

生来彷徨的阿拉伊锁现在终于有了自己最想做的事情,那就是去楼兰夺得神器。有了能长生不老的法子,众将军怎么会不高兴?旁边作陪的是左贤王和右贤王。左贤王的性格是足智多谋,而右贤王则是悍勇无畏,这二人是阿拉伊锁的左膀右臂,此时酒兴浓,喝得很嗨。

关于楼兰神器,这二王的看法各有不同。右贤王笑呵呵地说道:“大王,这段时间我们一直没有全力强攻楼兰城,是不是大王有什么顾虑?今日见大王如此高兴,是不是大王要开始全力攻取楼兰城了?”阿拉伊锁笑而不语,他看着左贤王:“左贤王,你能看出本王今日为何高兴?前些日子又为何不强取楼兰城?”

左贤王咽下嘴里的最后一块羊肉:“楼兰城是千年古城,城池高大坚固。楼兰城设有成套的防御设备,粮草充足,士气高昂。我算过,楼兰城现有人口八万四千多人,可用兵打战约五万余人。我军虽有二十万人,可这是连同妇女儿童老弱病残一起算的,真正用作打仗的只有十万精兵。十万勇士对楼兰五万守军,我们未必就能拿下楼兰。再说楼兰人是以逸待劳,有防御建筑做掩护,我们若是举全族攻城,就算胜利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大王这次是来楼兰取宝,发全族之兵是营造浩荡之气。大王先取周边小国目的就是让以后攻取楼兰时,楼兰城就会孤立无援!同时我军还可以在这次扫荡楼兰城周边小国的战役中获得大量的粮草军需,所以大王暂时不会强取楼兰城。大王今天高兴是因为唐朝大军已经抵达龙须关,今晚我军就可以在龙须沟设下埋伏,只要是歼灭了这支大唐最精锐的虎狼之师,那楼兰王一定吓破胆,必会献城!”

阿拉伊锁哈哈大笑:“知我者,左贤王也!这段时间没有强攻楼兰城,本王担心的就是身后那强大的唐朝大军。如果这次歼灭了唐朝的这支有生力量,那大唐两年之类不可能再有精力组织这么有经验的远征讨伐军了,那时,楼兰城就像一只熟透的哈密瓜落入本王的口袋里,那楼兰神器自然是垂手可得!”

右贤王眼睛冒光:“这回可有大战打了,我早就憋足劲想会一会这支传说中的大唐精锐之师了!等灭了这支大唐精锐,我还想去京城会一会那皇帝老儿呢!”右贤王的话似乎提醒了阿拉伊锁,是啊!为什么眼光不能再看远一点呢?消灭了这支大唐精锐,再收复楼兰,我阿拉伊锁为什么不能直捣京师,也弄一个皇帝做做呢?阿拉伊锁越想越开心,情不自禁又是一阵狂笑……

楼兰城城中,斯柯洛长老院。国王正召集长老们开会,商讨有关楼兰前途的问题。大长老伏特尔首先站起来发言:“尊敬的国王陛下,这次突厥来袭不是打秋风,而是有备而来,志在必得!前些日子,我们楼兰勇士浴血奋战,杀死了不少突厥人,这突厥人必然是怀恨在心。他们之所以没有全力攻城,原因就是那大唐十万精锐之师!十万唐军今天已抵达龙须关外,待休整一天后,估计还有两天就可以到达楼兰城。突厥人一定会先和唐军决战,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观望,唐军胜了,我们自然是开城欢迎。但要是突厥人胜了,那我们必须也要出城迎接突厥人,不然我们定然会被屠城,这几千年的楼兰文化将不复存在!”大长老的话使得会场一片寂静,长老们都在沉思。

良久,列库长老站起来愤怒道:“即使唐军败了,那我们还有五万楼兰勇士,那突厥未必就能破城!”大长老脸色沉重:“我得到密报,这次突厥人秘密联合了月亮族人,他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夺取楼兰神器!所以他们必克楼兰城!”

众长老看向国王,他们要确定大长老的话。国王想要说话,但最后还是没说,他无奈地点点头。会议开了有两个时辰,最终的结果就是唐军一定要赢,若是灭了,那楼兰就只能投靠突厥了。

说穿了,谁当这楼兰的统治者不重要,重要的是楼兰城决不能被屠!在楼兰附近集结的几方势力中,要算霍大将军的唐军战力最强大。当霍将军率领唐军抵达龙须关的时候,守将庞虎亲自带领手下将士出门迎接。

当看到霍光骑着白色的战马走过来的时候,庞虎快步走过去扑通一声跪下,那就像看到亲人一样:“大将军啊,可算把您给盼来了!您就是龙须关全体将士的救命恩人啊!”所有跟在庞虎身后的官兵都是“哗啦”一下全部跪下。他们齐声高呼:“大将军的救命之恩,末将没齿难忘!”

其实这怪不得龙须关的官兵对霍光这么感恩这么亲切,只因前段时间突厥对龙须关围攻了很长时间,但最后并没有攻破龙须关。龙须关作为大唐西部塞外第一军事要塞,驻扎有四千人的堡垒,现在就剩下一千多人了,其余的都是战死在城墙上。

城内的羽箭也基本耗尽,若是唐军再不赶到,只要突厥再来一次攻城,龙须关就要破了,城内的官兵及全部


状态提示:第二十章 楼兰风云--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