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玄幻奇幻>罗马全面战争之异世帝国>“第二百三十一章·皇位争夺战·五”

绅士就是:所做的,不是自己想做的之事,而是自己应做之事。

——村上春树(日本著名作家和学者)

拥有将近七万精锐将士和二三十万辅助将士的米拉内西,没有带着自己麾下的全部大军窜入北方大都督府境内,而是只带着最精锐四万多将士潜入了朗香行省,其他三十多万将士直接被他丢给了肩负剿灭叛军重任的八旗精骑,让他们以此来宣布朗格尔行省叛军的覆灭。

神不知鬼不觉潜入朗香行省境内的米拉内西所部四万多将士,并未立即在朗香行省境内攻城略地,而是秘密联系上了在北方诸省势力庞大的罗网,在罗网的全力帮助下分散隐匿起来。

至此,克勒夫蒙行省和朗格尔行省的两大叛军正式宣告覆灭,清除掉最后一块绊脚石的菲利普皇子,开始率领他的北方军离开这两个行省继续南下,直奔他心心念念的帝都而去。

从克勒夫蒙行省和朗格尔行省到帝都,最少需要十天左右的时间,而此时的威廉皇子所部西北军,距离帝都已经只剩下六天路程;就连哈里皇子所部西南军,距离帝都也就半个月的路程。

晚于威廉皇子的西北军四天时间抵达帝都,在菲利普皇子看来并不是不能接受的结果,因为他的麾下有二十多万战力强大的女真八旗精骑,这就是他的底气所在;菲利普皇子始终坚信军事实力最强大的自己,一定可以成为皇位争夺战的最后胜利者!

就在威廉皇子、菲利普皇子、哈里皇子率领他们各自的军队拼命往帝都赶的时候,普洛斯皇子所部大军对帝都的进攻,也已经到了至关重要的紧要关头;本来并无攻入帝都可能的普洛斯所部大军,硬是用无数将士的性命,一点一点把帝都城内的守军给消耗殆尽。

杀成尸山血海的两军,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将士倒在战场上,或是城墙脚下,或是城墙之上,到处都是淋漓的鲜血和遍布的尸体;甚至夜幕降临以后,普洛斯皇子还在派出大军猛攻帝都。

刚开始还打算光明正大攻入帝都登上皇位的普洛斯皇子,已经被越来越严峻的局势逼得无所不用其极;一批又一批帝都附近城镇的百姓,被普洛斯皇子派人抓来充当攻城的炮灰。

原因是这些百姓的家人中,就有正在帝都城墙上的守军将士,普洛斯皇子企图用这种方式来逼迫帝都的守军放弃抵抗;但此举的效果并不显著,偶尔有认出自己家人的守军将士,立即就会被守军将领替换下去,所有企图用其他方式拯救家人的将士,全部都被处决。

为守住帝都而不惜对自己麾下将士举起屠刀的皇家军团将领们,用他们近乎于残忍的方式在践行着他们对皇帝和帝国的忠诚;他们的行为换来的,则是城外普洛斯皇子大军更加凶猛的进攻。

经过连日来的血战,普洛斯皇子麾下的大军数量已由最初的八十九万正规军将士和一百零八万新军将士,锐减至六十万正规军将士和五十五万新军将士;除了三十多万躺在营地里痛苦哀嚎的伤兵以外,已由五十万普洛斯皇子麾下的将士沦为这场战争的牺牲品。

帝都的守军为抵挡普洛斯皇子麾下大军的猛攻,所付出的代价同样惊人;三个皇家军团,连同源源不断补充给他们的后备兵员,现在防守在城墙上的将士连十万都没有,一个完整的大队和联队都找不出来,这场围绕帝都展开的厮杀到底有多激烈由此可见一般。

萨尔维尼麾下本来有十五个暂编军团,加上忠于他的克拉默、哈尔佩、普劳恩、舒尔茨四将麾下的十二个暂编军团,受他直接控制的暂编军团有二十七个,总兵力高达五十四万之多。

但随着半个月多月的厮杀混战,原先调归他指挥的常备军团又被调走,之前调到其他人麾下的普劳恩等人又被调了回来;差不多又恢复到最初状态的萨尔维尼,麾下大军还是由二十七个暂编军团组成,但他实际可用的总兵力却已锐减至不足三十万。

二十七个暂编军团只有二十九万将士,平均每个军团只有满编的一半将士;就算是这样,萨尔维尼所部大军依旧还是普洛斯皇子寄予重望的主力,因为其他各军团的战力下滑更是严重。

如果将一个齐装满员的军团的战力比作是百分之百的话,那么损失了一半兵员的该军团,战力并非还有其最初状态的百分之五十;士气的下降和身体的疲惫,会让剩下的一半将士,连最初状态百分之十的战斗都发挥不出来,他们能保持不临阵崩溃就已经是万幸了。

相比较于其他各个几近崩溃的暂编军团,和战力不足巅峰状态百分之三十的常备军团和卫队师团,萨尔维尼所部各军团实际上已经成为普洛斯皇子麾下战力最强的军团,前提是他们必须在萨尔维尼的直接指挥下作战,这才是普洛斯皇子把各军团重新调给他的原因。

为了收买萨尔维尼,普洛斯皇子给他开出的条件,已由最初的事成之后实封帝国侯爵实授一省总督,变成了现在的实封帝国公爵实授帝国军务大臣;甚至就连萨尔维尼麾下的哈尔佩等将领,都得到了普洛斯皇子事成之后实封帝国侯爵实授一省总督的承诺。

对高级将领们用高官厚禄进行拉拢的普洛斯皇子,对普通将士采用的办法则是更激烈一些的威胁绑架;他让自己的心腹,把帝国对叛国者的各种处置刑法宣读给普通将士们听,告诉已经走上一条不归路的他们,要么攻入帝都享受荣


状态提示:“第二百三十一章·皇位争夺战·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