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是这样变幻莫测,一会儿是满天云雾,转眼间又出现灿烂的太阳。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作家)
就在纳姆斯所部第一舰队驶离武藏港口的同一时间,数天前抵达武田军骏河大营的柏山明宗,已经与武田信玄就出兵信浓一事达成协议,武田信玄挣扎良久后还是没能拒绝柏山明宗的提议。
这倒不是说柏山明宗的说服技巧有多高,而是上杉谦信授意柏山明宗所做的事情发挥了作用;一如武田军大营就摆出一副高高在上姿态的柏山明宗,完美演绎了一个得志小人的角色。
他既没有对武田信玄好言相劝,也没有苦口婆心的阐述此举对武田家族的好处,只是把炎黄家族的要求提了出来,然后装作漫不经心的‘提醒’武田信玄,炎黄家族在武藏边境的驻军数量。
炎黄家族在武藏边境驻有多少军队,武田信玄心里能不清楚吗?要知道,武田家族的甲斐和相模两国内,可还驻扎着四个炎黄家族的常备师团呢,这才是武田信玄最忌惮的!
根本没有第二条路可走的武田信玄,企图用拖延时间的方式来讨价还价,以为自己的家族争取更优渥的条件;结果则是,伪装出一副小人得志模样的柏山明宗,直截了当的拒绝了他的要求。
武田信玄希望炎黄家族可以像之前一样,派兵伪装出武田军帮助武田家族进军信浓;这种把织田信长当成傻子的掩耳盗铃之举,柏山明宗想都没有想就否决了。
派兵帮武田家族进攻德川家族的骏河,与派兵帮武田家族进攻织田家族的信浓,这看似没有什么实质性区别的两种行为,实际上的区别还是非常明显。
暂时没有与织田家族撕破脸打算的炎黄家族,既定战略就是利用武田家族转移织田家族的部分注意力,自然不可能在这方面妥协;在柏山明宗的坚持下,毫无底牌的武田信玄最终还是妥协了。
武田家族会在占领德川家族的骏河全境三天之后,出兵十六万进攻织田家族的信浓,这就是武田信玄做出的承诺;这也就意味着,武田军对信浓的入侵时间,决定权在炎黄军团的手中。
由真田信繁所部炎黄军团和高阪昌信所部武田军组成的联军,是武田家族进攻骏河最后几座坚城的主力,或者说唯一军事力量;因为此事涉及炎黄军团,柏山明宗可不敢自作主张。
不敢擅自做主的柏山明宗,通过炎黄忍军的专用情报传递渠道将武田信玄的要求汇报给了远在武藏的家督;对此,白峰的答复是答应武田信玄,然后他又给真田信繁下达了一道命令。
炎黄军团本就是用炎黄家族各军中素质最低的兵痞组成的,是连炎黄家族正式编制都没有的非正规军;让这样的一支军队,为炎黄家族的未来做出一些必要的牺牲,是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
接到命令的真田信繁,虽然对这么牺牲自己麾下的将士有些于心不忍,但他还是一丝不苟的执行了家督的命令;不仅如此,名义上归他指挥的高阪昌信所部武田军,也被他拉上了惨烈的战场。
全力以赴的真田信繁,以每两天攻下一座城池,全军休整三天再进攻下一座城池的速度,开启了他的狂暴进攻模式;德川家族军民控制的那几座城池,没有任何一座能挡得住这样的凶猛进攻。
如此不计死伤的打法,让真田信繁只用了二十来天时间就攻下所有德川家族控制的城町,但其直接后果却是,出征时满编六万将士的炎黄军团,现在只剩下不到三万将士。
损失更惨重的高阪昌信所部武田军,除了阵亡三万余众足轻以外,该军几乎所有的足轻组头和足轻大将都换了好几茬;兵变之前的足轻组头,能活到战后的,基本都成为了足轻大将。
因为真田信繁的指挥原则,是足轻大将和足轻组头这类的中低级军官,必须要时刻与他们自己麾下的将士在一起;只有侍大将级别的将领,才能免于冲锋陷阵,坐镇后方指挥作战。
终于完成家督的军令后,真田信繁率军在骏河境内整顿休整了五天,然后就动身返回武藏;与此同时,高阪昌信所部武田军三万经过血火磨练的足轻,则是被武田信玄全部调离了骏河。
武田家族留守骏河边境的军队,是由内藤昌丰和山县昌景共同统帅的十万大军;出征信浓的武田军,是混编之后的马场信房所部十万将士和高阪昌信所部五万将士,加上一万甲斐精骑。
出征信浓的十六万武田军中,武田信玄亲率的一万甲斐精骑的强大自是毋庸置疑的,高阪昌信所部的五万将士中,也有两万是曾经辅助炎黄军团作战的老兵,只有三万是未经战火磨练的农兵。
反倒是数量最多的马场信房所部大军,十万将士中只有一万是老兵,剩下的九万足轻中,来自甲斐、相模、伊豆三国的农兵也只有六万,还有三万是武田家族新近从骏河境内强行征召来的。
把强行抓来的三万壮丁编入军队,充当武田军的战场炮灰,武田家族此举不可谓不过分;毕竟现如今的骏河国已不再是德川家族的领土,而是武田家族的领土,哪有家族会这样对治下百姓?
行军打仗凶猛无畏的武田信玄,终究不是一个合格的统治者,甚至连一个合格的家督都算不上;过于意气用事的他,决策时的简单粗暴,直接导致了武田家族在骏河的统治极其不稳定。
事实上,武田家族统治不稳定的又何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