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青春校园>神级复兴系统>第五百二十一章 扔掉再捡起来,需要很更多年
,同时也解决传承问题。

科技的进步带来的‘统一化,机械化,高效化’的机床制造流程确实会取代一批机械化的劳动力,但是并不代表这批劳动力没有价值,只不过需要开辟新的市场。

因为任何科技进步带来的都未必是直接淘汰,而是一种商业转型,只不过这种转型需要知识与眼界,而很多传统工艺者并没有这个能力与胆魄,但是这种千里马能够遇见伯乐的话,那就可以算是一飞冲天了。

剪纸大师库淑兰在杭城休养了一年之后,前个月受邀去参加宾夕法尼亚大学举办的艺术展览,代表华夏剪纸再次获得了关注,并且在王耀的支持下被并宾夕法尼亚大学设计学院的特聘教授,已经在筹备个人作品展了,这次参展的作品被一位富商以八百三十万包揽了。

不过库淑兰大师这种天赋异禀的艺术大师有很大的艺术成分在里面,简直娘娘以及秦地的巫文化并不是谁都能掌握表达出来的。

但是王耀提供的工作岗位足以让这些木雕手艺人养家糊口没有什么问题了,要是有幸再出一位世界级的木雕大师,那么对于传承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所谓的民族文化传承,不止是一种技艺或者独门技法的传承,更多是是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地域文化特色融入到雕刻中的传承,这种带有强烈民族特殊性的文化和精神,才是精髓所在。

比如华夏木雕中的东阳木雕,将近一千年的历史,特点就是细腻精致,浮雕技术能够与原木的纹路完美融合,达到天人合一的美感。

而另外一种黄杨木雕则擅长雕刻人物,尤其是佛像,神态表情栩栩如生,而且镂空技法独步天下,王耀曾经让一位传人雕刻过一个《千与千寻》的白龙送给宫崎骏,让宫崎骏都大加赞赏,其价值比东瀛大部分手办要高很多。

除了木雕之外,还有很多石雕,玉雕,牙雕,泥塑,核雕,煤精雕,刻葫芦等等。

其中最为神奇的就是叶雕,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

《吕氏春秋》记载,成王与叔虞燕居,援梧叶为圭,而授叔虞曰:“余以此封女(汝),叔虞喜以告知周公……于是遂封叔虞于晋。”——这就是“剪桐封虞”的典故。

‘汉妃抱娃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形容的就是汉代妇女都普遍拥有叶雕技能。

在一片叶子上雕刻出极具东方意境美的图案,将华夏那种奢华雍容的文化彰显无疑,这种巧夺天工之技,最为契合华夏文化的艺术,要是以后的子孙不得而知,甚至都从未听说过,那就太可惜了。

叶雕技术因为太过‘雅’,在清末时期就已经式微了,最后一个叶雕传承是一个小镇,后来也因为战乱流离失所,国内的叶雕传承在建国初期也并没有像瓷器,景泰蓝等艺术被重视,如果再晚个几年时间,可能就彻底失传了。

王耀花了不少精力才将国内最后十几位传承人找到,并且重点保护了起来,向相关部门提交了文化申遗的申请。

昆曲申遗之后,虽然在国内掀起过一阵轰动,但是民众凑完热闹之后就不再关注了,要不是王耀一直在推动戏曲,可能很快又被民众遗忘了。

这种被‘扔掉’的东西,扔掉只要很短的时间,但是想要再捡起来,可能会有十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的反复提及,才会再次被人们记住。


状态提示:第五百二十一章 扔掉再捡起来,需要很更多年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