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梦幻初唐>第四百零八章 恶心人的话

而倭国白银巨大的出产量,全部要归功于一座银山的发现,位于出云地区石见国的石见银矿.

石见银矿发现于十六世纪,曾是十七八世纪世界上代表性银矿床之一,从倭国战国时代后期到江户时代前期都是倭国最大的银矿山.从发现到闭矿一共经过了四百多年的大力开采.

明朝时候,因为铜的缺乏,白银已经成了和铜钱并驾齐驱的流通货币,甚至超过了铜钱的使用率.而白银在中国的产量同样也不多,也不足以满足市面的流通需要,所以倭国的白银大多流向了中国.

在大唐,流通货币主要是铜钱,布帛也可以以物换物作为货币来流通,而金银却基本是不作为货币流通的.

虽然基本不参与货币流通,但金银作为贵金属的价值在那摆着呢,所以大宗货物的买卖往往会用到金银.

这就跟后世中国一样,金银虽然不能当人民币用,但却可以用人民币衡量,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中国大妈疯狂抢金.

因为金银这种东西是保值的,都说盛世古董,乱世黄金白银,其他东西的价格可能有巨大起伏,但金银这样的贵金属却不会.

任何时候拿出金银来卖,都能换到对得起它们身价的流通货币来.

有金银就相当于有钱,有钱就能买东西.

没人能不在意金银,哪怕是不以金银作为货币流通的大唐帝国的皇帝李世民.

就像发现了香料岛,李世民就惦记着扩建水师,想占据海上航线,还有那些到处是珍贵木材和香料的岛屿和周边国家一样.

有了能大量出产白银的石见银矿,武元庆就不信李世民会不动心.关键的石见银矿不只是出产白银,它还出产铜.

这个矿的成因武元庆不知道,但是他知道这个矿是由两条矿脉组成的,其中一条矿脉主要就是有铜,和银组成的.铜还要排在前边.

有白银,又有铜,对李世民的吸引力会更大,谁让现在流通的是铜钱呢,寺庙里的和尚都特么把铜钱融化了铸成佛像来藏钱了.

搞得朝廷想从寺庙抠点钱出来都做不到,人家理直气壮的说没钱.是,的确没钱,铜钱少的可怜,加上每天的香油钱才够寺庙的日常基本开支.

可是没钱的寺庙摆的全是铜铸鎏金的巨大佛像,看的户部去要钱的官员直流口水,却愣是说不出这佛像就是钱来.

这样的藏钱方式不光是寺庙在搞,就朝中勋贵大员们家里也是如此.都知道钱不露白,所以一个个都把库房里储存的铜钱融化浇注成了各种器皿物件,铜盆,铜水壶,铜雕像,铜桌子铜椅子.

有钱的都是这样藏钱的,搞得现在商业是越来越繁荣了,市面上流通的钱币却是越来越少了.

可是大唐的铜矿产出有限,造币的速度还比不上有钱人家融钱铸器的速度呢,为此李世民都快要愁死了.

如果现在有一个新的产银还产铜的矿区被发现,李世民绝对会高兴死的,哪怕这个矿远在倭国,大唐也刚和倭国闹掰.但也足以让李世民巨兴奋,巨期待了.

有了足够的动力,等到时机成熟,李世民绝对不介意把这个矿区占下来,哪怕要和倭国打一仗也在所不惜.

到那时候,倭国.....呵呵呵.

不过,这和高表仁有什么关系?

嗯,和高表仁关系不大,但是和长孙家关系倒是挺大的.

武元庆没亲自出面,朝中都知道他和长孙家的矛盾,加上因为长乐的事情,皇帝皇后正都觉得欠着长孙家呢,他要出面得来的绝对是不想要的结果.

所以,武元庆找到了王子瑜的叔父,侍中王珪.

把事情详细一说,然后王珪就给李世民上了奏折.

王珪在奏折里主要写了他得到消息说倭国有一个地方有丰富的银,铜矿,储量巨大.然后稍微点了一句,说长孙大人家里和倭国商贸频繁,过从甚密,有没有听说这个事情,是不是能让长孙家和倭国联系一下,让他们开采出来通过长孙家卖给大唐.

通篇没说长孙家一句坏话,但是李世民看过后脸色却不太好看了.

要不说王珪人家能成为初唐四大名相呢,就是懂皇帝的心思,有水平.

一句过从甚密,就让李世民膈应的不行,自家的臣子却和别国来往频繁,关系密切,哪怕是大舅哥李世民心里也不痛快不舒服.

后边王珪又说,要是确有其事,让长孙家和倭国联系,还要通过长孙家卖给大唐,更让李世民憋了一肚气.

长孙家只是自己的臣子,倭国也只是大唐的属国,哪怕现在闹掰了,属国也只是属国,凭什么我泱泱大唐要办点什么事儿,还的通过臣子来和属国沟通,还要通过臣子来向属国买东西.

这不是把大唐和臣子以及属国放到了一个层面,一个高度了吗?

被万邦来朝称作天可汗的李世民被王珪的奏折给恶心到了,当然真正恶心到的是王珪奏折中简单点了两句的长孙家.

当然恶心归恶心,李世民绝不可能因为这几句话就对大舅哥怎么样,顶多想法不太美妙.

关键的是王珪奏折中这个储量丰富的银,铜矿是否属实.

为此李世民把长孙无忌叫进了宫,然后旁敲侧击的问了一番,长孙无忌感到莫名其妙啊,这问的都什么啊.什么倭国有没有地方盛产银,铜的,什么跟什么嘛,倭国那屁大点地方怎么可能盛产这些,于是长孙无忌肯定的给了李世民答复,没有,倭国银,铜产量很少.

长孙无忌当然不可能知道


状态提示:第四百零八章 恶心人的话--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