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的时候刚好是饭点,杨氏和大丫二丫已经开始吃饭了。
“大郎,不是说晚上才回来吗,怎么现在就回来了,是不是出什么事了”杨氏一脸担心的看着武元庆问道。
“母亲不用担心,没出什么事”武元庆回到,然后又非常无耐的说道:“还有母亲,以后不要叫我大郎,这称呼听着怪怪的,您还是叫我元庆吧”。
武元庆觉得自己的这个姓实在是不太好,你说姓什么不好,偏偏姓了武,而自己偏偏还是老大,这要是别的姓武的老大也就算了,反正不明白这个称呼可能代表的什么意思。可偏偏他是穿越来的,水浒传的小说电视都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了。
姓武的排行老大,连起来就是武大郎啊,擦,那可是在后世都响当当的,一听到武大郎三个字联想到的就是西门庆潘金莲,那是好大的一顶绿帽子。可以说,后世武大郎就是绿帽子的代名词,或许大家不知道唐朝有名的绿帽王房遗爱房大公子,但武大郎可是人尽皆知的。这就如同一说起吃醋就会想到房遗爱他老娘房夫人一样,这尼玛就是活生生的典故啊。
武元庆不想顶着这么个称呼,虽然这时候其他人都不会多想,也想不出来,但是他自己过不了自己心里的这道坎啊。他可不想自己以后爱上一匹野马,头上一片草原。
“哦哦,好的元庆,为娘记下了”杨氏有些尴尬。之前武元庆对她们母女非常不喜,相处的时候很是生分,所以称呼都很正式,冷淡。最近见他对两个妹妹变得非常好,对自己也好了许多,那尊敬也是发自内心的,杨氏想着自己也应该对继子亲切一些,于是称呼就由直接叫名字改成了叫大郎,二郎了。杨氏不知道武元庆为什么不喜欢,这时听到武元庆让自己不要叫大郎而是叫名字,杨氏误以为武元庆是不想和自己亲近,表情也变得讪讪的。
气氛莫名的就有些奇怪,闷闷的,大丫二丫一下也变得小心翼翼的,偷偷的看着哥哥。
武元庆感受到了气氛的尴尬,一下子就明白杨氏是误会了。
武元庆赶忙解释道:“母亲不要误会,我只是听着大郎这个称呼觉得有些怪怪的,可不是对母亲您有什么不满的。”
武元庆说完,见杨氏眼中还是透着怀疑,只能苦笑。也是,大家都是这么叫自己家的儿子的,这有什么好怪的,别人能叫,为什么你就不能这么叫。
没办法,武元庆只能把武大郎和潘金莲,西门庆之间恩怨情仇的故事讲了一边。然后讪讪的笑道:“母亲您叫我大郎的时候,我总是不自觉的就想到这个故事了,觉得怪怪的,所以母亲,您还是叫我名字的好”。
“哈哈”杨氏忍住不笑了“原来是这么回事啊,那这个称呼还真是不太好,好吧。为娘记住了,以后不叫你大郎就是了”。
笑过后,杨氏又恨恨的骂道:“你这故事里的那女的潘金莲和西门庆还真不是个东西,简直就是无耻之徒,人渣败类,这么不是东西的东西就该千刀万剐,浸猪笼才对。那武二郎一刀杀了他们实在是太便宜他们了。”
“对对,母亲说的太对了,就该千刀万剐,让他们不得好死”武元庆深以为然。
到此,称呼的问题算是告一段落了,武元庆以后最起码是不会再从自己家里人口中听到大郎这个称呼了。
杨氏这时又想到一开始的问题了,就是为什么他们兄弟两个这么早就回来了。
不等武元庆开口,武元爽就兴奋的开始讲了起来。从和佃户们的约定说到温挺欺负佃户刘石头,设计坑骗他的田地,到武元庆和温挺对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坑了温挺一千亩的水田,武元爽讲的唾沫横飞,激动的不要不要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都是他干的呢。
杨氏不在意武元庆和佃户们之间的约定,那些都是小事,充其量也就是损失一点粮食而已,武家家大业大,又是经商的,家里边铺子都不知凡几,不说富可敌国,那也是巨富之家,说实话,真心看不上那些粮食。
可是对于武元庆坑骗温挺这件事,杨氏就很是担心了。两人的冲突,说小了是两个贵族子弟的矛盾,可往深了说,武元庆暴打温挺,然后挟持他,逼着他家人拿田契来换,虽说有赌斗这个缘由,可也算是武元庆落了温挺的面子,落了温挺的面子,也就是落了温彦博的面子。
这勋贵之间,钱财事小面子事大,落了人家面子,搞不好结的就是死仇。
杨氏忧心忡忡:”元庆啊,你今天这事做的鲁莽了,你父亲因为太上皇的缘故本来就被皇帝不喜,在朝中艰难支撑。温彦博又是皇帝身边的近臣,还是中书侍郎,兼太子右庶子。现在你打了温挺得罪了温彦博,他们肯定会对你父亲大加攻伐,你父亲在朝中的日子就要更不好过了。”
武元庆哈哈一笑:“母亲请放心。不说我们之前给父亲送去的马蹄铁,能帮助朝廷挽回了多少马匹,减少了多少损失。单说我打了温挺这件事,虽说现在温彦博被晋升为中书侍郎,还兼着太子右庶子,看着圣眷正隆,好像皇帝很是信任他,可是我敢肯定他现在一定是自顾不暇,过得如履薄冰,绝对不会节外生枝”。
杨氏不解,既然皇帝都升他官了,还让他做太子东宫的辅臣,又怎么能说温彦博是自顾不暇呢,难不成皇帝还能是通过升官来表达不满吗?
武元庆接着解释道:“母亲您忘了吗,温彦博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