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浩瀚的外太空,就像一块黑色的背景布,发出亮光的星辰有如镶嵌其上的宝石,景色单一却散发着无尽魅力。

如果地球上的勘探设备能够破除电磁隐形,那么就会发现一架银白色的钝三角造型的飞行器,已经进行到离地球大气层圈仅有一千多公里的位置。从宇宙航行的角度来看,这点距离已经等同于贴身紧靠的概念。

飞行器开始关闭引擎动力,不过在此位置,地球的引力效应明显增强,飞行器的速度并没有因此降低,甚至还有所提速。几分钟后,飞行器的引擎突然加力输出,pēn_shè区开始映出深蓝色的火焰,只不过此刻引擎的用力方向和地球方向正好相反,飞行器机身也开始调整姿态以适应引擎变化。

一阵pēn_shè后,飞行器的速度开始明显减慢,它和地球的距离也越发接近了,引擎输出少量动力,让足够让它在地球最外圈的大气层顶端保持环绕飞行。

陈文浩已经提前等在了厂房院子里,他搬了个椅子,背靠在上面,头正好仰望天空。此刻还是下午四点过半,天色尚亮,不过冬日里太阳下山时间早,因此阳光已经西斜到很少的角度,只留了一抹余晖在云层中。

陈文浩眼睛好似看着天空,实际上注意力都在视网膜投影上。随着鲲鹏号越发靠近地球,两者的通讯传输也越发通畅,鲲鹏号的预计飞行轨迹都已在投影上提前标注。

此刻,鲲鹏号正在按照计算好的轨迹,在大气圈的逃逸层中,离地500多公里的空间中,一边做着s型的旋转飞行以便降低速度,一边也是在等待合适的进入角度和位置。

【开始进入地球!隐形模块将暂时失效!】小卡突然传来提示。

提示刚过,鲲鹏号调整了机身姿态,以小迎角的姿态冲向了下方的热层(也称电离层)。下一瞬间,这架呈三棱箭头状的飞行器全身被赤红色的火焰包裹,机身在大气层中高速移动和摩擦让天空拖出了一道长长的焰尾。

几乎是眨眼之间,鲲鹏号已经下降到了离地400公里的位置,机身上的火焰已经转变成了暗红色,声势浩荡地划破天际。

离地300公里!

离地200公里!

离地80公里!

短短的几十秒钟,鲲鹏号就冲破了热层的阻碍,进入了大气圈的中间层。之前一直维持在小功率工作的引擎,瞬间全力开动,勘察器中剩余不多的高等级能量快速灌注到已被改造过的引擎内部。

这台设计工作极限不过是三万米的引擎,神奇般地在距地70多公里的高空迸发出强劲的动力。

向下!向下!再向下!中间层下部的温度明显低于上部,鲲鹏号机身周围的空气温度从极热转变为极冷,不过经过勘察器优化的新型钛合金材料,很顺利地抗住了这一急剧变化的温差。

【一切顺利!隐形功能恢复!开始隐形飞行!】小卡发来胜利的提示。

接下来,鲲鹏号在保持继续下降的同时,还将飞越菲律宾海域和南海东海海域,最终回到江海市。在它重新隐形的前一刻,所在位置的下方,正是菲律宾海公海范围。

***

鲲鹏号重回地球大气圈的前一刻。

菲律宾公海海域,美国军方驻扎在亚洲的第七舰队和日本自卫队正在举行联合军事演习。

美国第七舰队派出了两艘巡洋舰,加上十几艘导弹驱逐舰等其他船只,以及日本自卫队的两队飞行小组,将这片海域围成了演习区。

从外围来看,这是一场非常普通的海空联合演习,唯一值得注意的就是这片海域临近中国南海,每次类似的军事演习都是敏感事件,会引起东方的大国密切注意甚至是强烈抗议。

但在这片空域上有监控卫星的国家来看,这次的美日联合演习明显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感觉。从卫星监控影像来看,参与军事演习的舰队组成了一个超大范围的圆圈阵型,而在这个大圈的中间,一般是安置指挥官所在的旗舰,或是战略价值最高的舰只,比如说有航母参与的时候,一般这就是航母的位置。

而此刻,位于核心区域的位置,却是一艘造型略显臃肿的船只,从其甲板以上布置的各类仪器和设备来看,怎么看都和军用船只搭不上关系。

在距离这艘造型奇特的船只五千米的位置,美军的一艘巡洋舰紧紧跟随其后,巡洋舰指挥塔内,一名四十岁左右的海军上校,也是这次演习的指挥官,正端着一杯咖啡,好整以暇地观察着舷窗外的情形。

对于这艘巡洋舰上的其他士官来说,这场突如其来的演习未免有些奇怪。在演习的前一天才接到上级的命令,而且是违背常理的命令。一场至少需要筹备一周以上的联合演习,竟然只给了一天的准备时间,就必须开始了。

而在演习开始之后,相关的要求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没有演习目的和规定项目,唯一的要求就是保护好临行前突然派来的一艘民用船只。接下来,十多艘军舰就陪着这艘慢腾腾的船只在菲律宾海域晃悠了一整天。

“指挥官阁下,下属各船只发来信号,是否要准备夜间演习。”一名副官向正在喝咖啡的上校请示。

“联系七号,询问是否要进行夜间作业。”七号正是那艘民用船只的代号。

作为此次演习行动的指挥官,这名海军上校知道的内情自然要比其他人多。所谓的演习,只不过掩护那艘勘察搜索船的行动。这艘由日本提供的勘


状态提示:113鲲鹏回家--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