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人人都爱马文才>第235章 同舟共饮
走的路子也许才是对的。”

褚向突然提起了祝英台,“我从京中来,也听过不少传闻。陛下喜欢重用老臣,太子则亲近年轻官员,我们也许只是陛下试图最后发挥五馆余热的试金石,一旦不得陛下的心意,也许还不如五馆里那些留下的庶生。”

“也不知英台的伤势如何了。”

孔笙听褚向提起祝英台,不由自主想起了这位因“书”闻名的同窗,脸上露出关切之色。

“我们此行会在丹阳停靠,要不要上岸去徐家探访下英台?”

他看了眼徐之敬,“有徐兄在此,拜访徐家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吧?”

听褚向提起“祝英台”,马文才几人都是心中一惊。

他们都知道如今在徐家求医的不是什么祝英台,而是傅歧已经濒死的兄长傅异,表情多少会露出些异样的端倪。

尤其是傅歧,他本就不是城府深的性子,心中又挂念兄长的安危,听到孔笙的建议不由自主就看向马文才,眼中带着一丝祈求,似乎是想借着这丝机会再去见见兄弟。

若是马文才没有从祝英楼那里得知褚向是何许人物,如今可能会对傅歧的眼神心软,继而附和了孔笙的意见,可如今他却不由自主地探究起褚向突然说起祝英台的动机,以及一定要去徐家的目的,并没有立刻附和。

“虽说我们是好意,但最好还是先修书一封,看看英台的意见。”马文才想了想,才慎重地说:

“毕竟伤的是容貌,伤好之前,不见得都愿意别人来探病。”

“是,是我太莽撞了。”

孔笙性子说好听是和善,说不好听是耳根子软,听到马文才的话,明明是好意,反倒有些不好意思。

“若是我伤了颜面,定是不希望别人来看我的。”

傅歧性子急躁,却不任性,听了马文才的话虽然很失望,却并没有插口说什么,只默默地满饮了杯中的桂花酒。

“我觉得以英台的性子,见到我们去,应该会很高兴。”褚向奇怪地看着马文才,“他遭逢大变,这时候更需要朋友的支持才对吧?”

“我也想去见她,可我也知道病人最需要的是静养。”

马文才对着褚向举了举杯。

“何况我等是去建康的,而原本是我们几人之中最先到建康的英台却不能如愿,是否也该照顾下她的情绪?”

褚向试图再说些什么,身边的徐之敬却扯了扯他的袖子。

“我们之中,就属马文才和祝英台关系最好,他对他的性情最是了解,既然他都这么说,一定有这么说的道理。”

徐之敬这么说了,褚向倒不好再说什么,只能无奈举杯,和马文才对饮了这杯。

见几人为了看不看祝英台的事有了争执,孔笙有些愧疚,遂看着越来越宽阔的水面,提起了新的话题。

“再往前就是吴兴地界了吧?马兄要不要趁补给时上岸回家看看?”

“家父白天都在衙中,家母要照料家事,我回去反而给他添乱。”马文才摆摆手,“到时候托人送封信回家就是了。过去我也经常出外游学,家中对我很是放心。”

“哦,文才兄来会稽学馆前竟是在外游学吗?”

这么一说,孔笙顿时来了兴趣,就连傅歧都好奇地看着马文才。

他们都对马文才游学时的事情很好奇,过去天下并未动乱之前,世族大族的子弟多出外游学、增长见闻,腰中佩剑、怀中抱书是他们向往的一种生活,只是后来天下大乱,自东汉起,游学之风已经式微。

倒是北方的魏国汉人士族,似乎现在还维持着这种传统。

马文才倒是真走过不少地方,如今饮着桂花酒,随意提起几件旅途中的往事,就足以让傅歧等人听得兴致勃勃,东问西问。

“老君山?”

一旁也端坐倾听的褚向听到了马文才提到的某个字眼,好奇地问:“是湘州城外的老君山吗?”

马文才正在斟酒,闻言右手微微一颤,杯子里的桂花酒洒出了一点。

“正是。”

他若无其事地端起酒,笑着说。

“老君山上却没有老君,只有几个追问我年岁几何的老妇。”

孔笙几人都笑了起来。

褚向也跟着笑,正准备问他是什么时候去的湘州,水面上却传来一阵惊呼。

“快看,那边有水盗!”人人都爱马文才


状态提示:第235章 同舟共饮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