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了片刻之后,刘鑫突然发现,如今在自己的手下之中,还真没有谁能算得上是真正意义的寒门子弟。
黄家两兄弟是阆中世家子弟,张任虽然是贫苦人家出身,但是自幼跟随黄权读书习武,接受到了不错的教育,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寒门子弟。
同理可证,张松虽然家道中落,但是归根结底也算蜀郡张家的一员,一直以来受到张肃的接济与帮助,只能和张任一样算是半个寒门子弟。
至于诸葛瞻,虽然天道给他安排了一个奇怪的身份与背景,父母双亡,寄人篱下。但是诸葛瞻毕竟是从未来提前召唤过来的,所以也不能算是寒门子弟。
所以说到底,刘鑫手下还真没有一个寒门子弟。
所以,刘鑫对于杜畿有了更大的兴趣,毕竟如果能够招揽到了杜畿,也算是弥补了自己的一个空白。
想到这里,刘鑫开口说道:“三弟,那就麻烦你了,你有时间的话就帮我去招揽一下杜畿,如果他有什么要求的话,只要不是太过分,你就帮我直接答应下来,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你就带他来直接找我。”
曹操点了点头,认真的说道:“大哥,我明白了,我明天就去给你办妥这件事。”
刘鑫呵呵一笑,开口说道:“三弟,你不用这么急,距离我返回益州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而且现在我还没有落实自己的身份,空口无凭,你也不好去招揽这杜畿吧,不去等我落实了身份,真正成为益州牧的时候,你再帮我去招揽杜畿。”
没想到曹操叹了一口气,有些无奈的说道:“大哥,实不相瞒,我前几天听到一个消息,洛阳令正在打算提拔杜畿,甚至有可能让杜畿直接担任功曹一职,要知道在洛阳当官可好过在地方当官,何况功曹这种既能镀金又有实权的职位,日后就算是离开洛阳为官,至少也是一方县令,甚至是郡守,所以我们必须要先下手为强,提前招揽到杜畿,否则等杜畿当上了功曹,我们就不好再招揽他了。”
刘鑫这才想起来,杜畿虽然是一名寒门子弟,但是他的运气非常不错,可谓是官路顺畅,年纪轻轻便当上了功曹,然后外调为县令,一路上顺风顺水,要不是遇上了天下大乱,或许还能上演一场寒门逆袭的好戏。
刘鑫叹了一口气,曹操说的很对,如果杜畿当上了功曹,那么刘鑫想要招揽杜畿就十分困难了。
因为这需要考虑到中央官员与地方官员的差距,刘鑫至少要拿出一个郡守的位置,才能抵得上洛阳功曹一职。
但是,杜畿现在还只是一名不到二十岁的少年,功曹一职已经算是破格提升了,因为功曹是替专门太守负责人事管理方面,拥有不小的权利,而且还类似于现代的秘书,会协助太守处理某些事情,一般都是由太守的亲信担任,由此可见周异对杜畿有多么的看好。
不过,虽然洛阳功曹的地位能够比得上益州的一郡之首,但是郡守可是一个地区的官员首领,百姓的父母官,一般都是由德高望重的官员担任,而杜畿现在还没到二十岁,如果让他来担任郡守,十有八九会引来众怒,他手下的官员与百姓可不会买杜畿的账。
所以,刘鑫可不敢将郡守一职给予杜畿,而且只要杜畿不是傻子,他也不可能接受郡守一职。
所以,就如同曹操所说的,想要招揽杜畿那就得赶快了,等到周异真的提拔杜畿时,那就是为时晚矣了。
当然了,刘鑫觉得自己也有能力说服周异,将杜畿“让”给自己。
毕竟刘鑫今天已经与周异见过一面了,看当时的情况,周异对自己还是非常尊敬的,应该不会因为一个杜畿和自己产生矛盾。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刘鑫准备在明天与周异见面时,告诉周异自己打算招揽杜畿,免得周异再提拔杜畿为功曹。
刘鑫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曹操与袁绍,袁绍赞同的说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们提前与洛阳令讲清楚这件事,免得日后产生不必要的麻烦,这样也算是先给洛阳令一个交代。”
刘鑫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三弟,你刚刚不是说要给我介绍两个人吗,一个是杜畿,那另一个是谁呢?”
曹操哈哈一笑,开口说道:“是的,我还有一人想要介绍给大哥,此人是我一位朋友介绍给我的,名叫戏志才,颍川人,此人和杜畿一样是名寒门子弟,不过自幼聪慧,年幼时在颍川书院做小工,被一位教书先生所看重,于是被破例免除了各种费用,让戏志才能够专心的在颍川书院读书。”
“我朋友也在颍川书院读书,与戏志才的关系很不错,戏志才这人虽然出身寒门,但是志向远大,不仅精通四书五经,诗词歌赋,而且擅长谋划,遇事总能一针见血。”
“前些日子我朋友向我举荐戏志才,他说戏志才体弱多病,家中贫困,但是他又不想一直依靠别人的救济过日子,所以打算来洛阳谋求一条出路,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所以我朋友本来打算让戏志才在我手下当个小官,不过我已经打算过几个月就离开洛阳,不想耽误戏志才的前途,所以便婉言谢绝了这个请求。”
“不过前两天我听我朋友说,他将戏志才推荐给了袁术,本来袁术欣然答应,给戏志才安排了一个官位,结果没过两三天戏志才自己就辞官不干了,因为戏志才不愿意与袁术同流合污。”
“之前因为不清楚戏志才的能力,而且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