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以重兵坚守城郭而轻视小道,绝非上策!这场考验的关键,就是要在小道上对蛮族造成十足的震慑,使它们再也不敢偷渡大姚山,同时保住关口,绝不能让蛮族有机可乘。”
苏仪总结完毕,重新抬起腿来,推门走入摘星阁之中。
周围立刻响起一片惊声。
“苏十筹这么快就打算挑战第二次?!”
“是啊,连刚才韩乐山都在这外面考虑了三百息的时间才敢再次挑战,这苏十筹只考虑了六十息,又怎能考虑周全、总结失败?”
“肯定是苏十筹遭受失败后气不过,一时脑热就想要再次挑战……唉,没想到他心性如此薄弱,我觉得他辜负了十筹之名。”一人摇头道,显得十分失望。
“毕竟他只是少年人家,而且还是庶族之后,不能太强求他。”一个老人说。
“我看,若是苏十筹再次失败,大家还呆在这里的就劝劝他,让他深思熟虑再行挑战,千万别让他意气用事。”
“这位兄台说的是,届时就希望苏十筹能听得进去吧。”
苏仪不知道众人对他的评价,再次踏入摘星阁之中,眼前一黑,来到了模拟战场中。
“将军,将军,蛮族准备开山了,您快醒醒啊!”
苏仪顿时惊醒,望向眼前的这个熟悉的脸孔,竟然又是前次叫自己起床的那个副将!
苏仪心中有了个猜测,也不废话,立刻喝令道:“召集诸将,升帐!”
副将应诺而去,苏仪立刻穿衣戴甲,佩剑挂腰,往中军大帐走去。
众将早已聚集在此,见到苏仪进帐,立刻起身行礼,口称“将军”。
苏仪点点头,坐到首位,再次向刘参军询问敌我形势,听着对方的描述,苏仪心中暗道果然如此。
第二次战略博弈和第一次一模一样,敌我兵力、形势、地形完全相同,而蛮族正在凿山开路,苏仪必须应用现有的力量破解蛮族的暗渡陈仓之法。
“我第一次的小道伏兵之法非常成功,斩首一万,足以震慑剩下的蛮族,让这场考验得到成功。”苏仪想到,“问题是,该如何保全这座城寨?”
苏仪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了一个法子。
随后苏仪命令原先的那个张副将、让他仍然带领十员副将和一万七的兵力,在午后前往那羊肠小道的空地周围埋伏;并且制定了比第一次更完善的细节,对诸位参与埋伏的副将一一吩咐他们该做的事;而且着重强调:只用滚木巨石阻塞前路,留一条后路给蛮族逃跑,利用蛮族兵败时能逃则绝不死战的本能,减少蛮族困兽犹斗的可能、增加己方士兵的存活率。
而且这些生还的蛮族逃兵回到大营以后,必然将死亡的恐怖带给其他蛮族,加深震慑效果。
跟第一次一样,苏仪仍然只在寨中留下四员副将和三千士兵。
要合围斩杀一万蛮族,除了突然袭击以外,还需要有相当人数的人族士兵,否则连包围圈都无法形成,更造不出足以让蛮族胆寒的声势来;若是人族士兵两倍于蛮族,能胜的更加轻松,所以,前往小道埋伏的士兵绝对不能太少。
而这一次,要如何用三千士兵保住城寨?苏仪先前想到的法子就是:虚张声势!
苏仪先点了十名士兵,让他们站上城头摇旗敲鼓,鸣起冲锋号角,随后又让副将带领一千名士兵冲下山去,意图破坏蛮族的凿山作业。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蛮族以为:人族真的被他们的“明修栈道”所欺骗了,将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他们的凿山开路上。
果然,山脚下进行作业的蛮族立刻丢下锄头,提起武器准备迎战。
但就在人族一千士兵即将冲下山,两拨人马将要短兵相接时,山上的城头处,响起了一道清脆的铜锣声响。
人族立刻收兵回山,蛮族愕然不已、骂声一片。
苏仪不伤一兵一卒,轻易地干扰了蛮族的凿山作业。
午后,正当蛮族组织数千牧民继续凿山时,苏仪再次点了三十名士兵站上城头,卯足了劲去敲鼓呐喊,再次鸣起冲锋号角。
随后,四员副将带领着全寨三千士兵杀下山去!
蛮族凿山人员似是有了一些心理准备,提前准备好了迎战;但当人族将到山脚时,苏仪再次鸣金收兵,那数千蛮族气的暴跳如雷。
蛮族继续进行凿山作业。
入夜,苏仪点了二百名士兵站上城头,点起火把,扬起上百道旌旗,同时让寨内全部士兵齐声大呼,务必要造出两万名士兵的声势来。
山上喝声震天,山下的蛮族不知人族虚实,牧民们心中慌张,但高层将领却是冷笑不已,心中都在想:“人族果然是觉得不能让我军继续凿山,不得不决一死战,想要举全力冲击我军营寨?呵呵,冲吧,冲吧,等你们晚上冲下山了,见到的只会是一座空营而已。”
当夜,蛮族趁着夜色,举寨悄悄往小道方向进军。若是不去多加注意,人族在这夜色下断然不能发现蛮族的小动作,但苏仪早有心理准备,紧紧盯着蛮族大营的动静,见到蛮族不再分兵攻击城寨,抚掌而笑:“大事可成。”
不久之后,上万打头阵的蛮族来到小道山地中休息,人族再次伏兵四起、堵塞前路,鼓声震天,杀向蛮族;蛮族惊惧万分、见到后路还在,斗志全然崩溃,想都不想就往后路逃窜;而后面赶来的蛮族不明所以、避让不及,冲突之下造成了更严重的踩踏死伤;人族只付出了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