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青春校园>妾乃漫画家>第六十六章 西游大讲堂

寓教于乐,有趣的传播知识总是要比一板一眼的长篇大论讲解要更容易吸引人,特别《少团》还是少年漫画杂志,读者都非常年轻,甚至很大部分都是小孩子。

张瑶的《西游大讲堂》就做到了这点,其实除了一开始的惊诧之外,现在读者几乎已经不会将《龙珠》和《西游记》联系起来,因为关系真的不大。

听到孙悟空这个名字,听到如意棒、筋斗云根本就想到《西游记》的,但只要看过故事也就明白联系也仅仅是如此,如果不是闹出了这个事件,都可以说是两不相干了。

所以在被抨击之后,不少读者都觉得那演员是强词夺理,更像是借着《龙珠》刷一把存在感来炒作自己。

只不过人家是真的有艺术成就和情怀,拥趸还是不少,所以张瑶这些粉丝的指责直接被淹没了,要不然就是被全起而围攻只能无奈沉默。

“事实上我觉得他一直以来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才打着维护传统文化的旗号销售自己的,其实他也挺可怜,身为一个演员却一辈子都只能为一个角色活着。”

其他演员也有诠释过不一样的孙悟空经典形象,但同时还有其他的经典角色,而经典版的孙悟空扮演者却是不同,甚至都不能跟一般演员一概而论。

出生在猴戏师家,对扮演孙悟空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如今猴戏已经彻底沦落,本职戏剧已经指望不上,电影电视也没有那么多的猴子角色给他演,所以就尴尬了。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张瑶尊重她的艺术成就,但也不能受尊重就随便骂人吧?可以认同他的成就,但被骂了也还是要骂回去。

在决定画《西游大讲堂》之前,张瑶已经将所有跟他有关系的资料都收集了起来,还小心谨慎的去求证,然后就用这些资料作为素材开始了创作。

他非常痛恨孙悟空的感情戏,所以不管去到哪里都会提到一个事情,“刚才有个小孩子问我,孙悟空叔叔,孙悟空到底有几个女朋友?”

他想表达的无非是所有给孙悟空设置了感情戏的人给小孩子造成了误导,然而不用想都知道,这问题和小孩子都是他自己杜撰出来的。

真的可能每次演讲都遇到问同样问题的小孩子?他演讲的主要场合又不是小学、幼儿园,而是大学和高中,本身也不可能每次演讲都遇到小孩子。

于是在《西游大讲堂》里,就有这样戏谑的一幕,张瑶将自己的自画像加了进去,表示问这个问题的小孩子都是她指派过去的,所以他才能每次演讲都碰到。

当然虽然讽刺的篇幅不少,但张瑶也不是将所有的枪口都对准他,大部分还真的只是科普,相比起来,让人们明白《西游记》原著和所有改编作品的区别更有用。

也是因为如此张瑶才发现,虽然四大名著中《西游记》是最受喜爱的一部,但相比起来看过原著小说的比列反而是最少的。

一般来说改编成功的作品能够起到推广原著的效果,但《西游记》却反而因为太经典太深入人心,加上他们的刻意宣传让很多人以为原著就是电视剧所拍的样子,所以觉得去看原著已经没有必要。

结果,误会就这样一直持续了下来,也给了那位演员手舞足蹈的空间,他的脑残粉就从来没有想过两者之间的不同。

或者明明知道了,也不承认,坚定的认为电视剧版是取出糟粕,本来就应该如此,要是讲到明朝时候的时代背景以及深刻的寓意和内涵,那可就会直接被无视。

首先强调经典版是对原著进行了美化,从而变成了童话,然而就将很多事实毫不留情的在戏谑之下指出来。

虽然是四格漫画,有些地方表现得可能不细致,但简单却不含糊,看过的人都能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原著里孙悟空亲口说在花果山做妖怪的时候,会变成美女诱惑人来吃,被气回花果山之后也随意滥杀猎户发泄不满。

原著里孙悟空和猪八戒的关系也不是那样和谐,小白龙更没有被九头蛇戴绿帽。

还有形象的问题,张瑶参考了原本时空中的一些版本,将其给画了出来,这下子很多人的三观直接就被颠覆了。

“西游记原本的故事真是这样的?”

“原来西游记原著是这样的啊。”

很多看了《西游大讲堂》的人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当然其中还有不少人不管《西游记》原著是什么样,有什么内涵,经典版的电视剧改动了多少,通通都没有兴趣。

大部分年轻人还是图个乐,并不在意这些事情,深刻内涵什么的也显得太沉重了一些,也不符合他们的喜好。

作为《龙珠》的爱好者,对于张瑶的粉丝,她被抨击的时候会愤而还击,现在风向变了高兴之余也就心安理得,各种缘由很少会有人去理会。

所以《少团》虽然是少年漫画杂志,但看《西游大讲堂》的更多却是成年人。

张瑶非常反感人为的“造神”,不管是政治、体育还是其他的任何方便,一听到有人将某些确实有成就的人吹捧成神心里就不舒服。

这不是嫉妒,见不得人好,相反的张瑶觉得自己才是理智的,而这位演员就有点被捧上神坛的意思了,所以除了还击之外,其实也带着将其拉下来的心理。

狂热且盲目的吹捧,疯狂的崇拜,搞得跟邪/教似的,张瑶不觉得这是什么好事。

云裳同样也有这样的心里,一个人自以为是


状态提示:第六十六章 西游大讲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