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大宋一品官>第二十三章 贼兵围城

刚打算回家,没走出两步停了下来。都进城了,这些人还慌什么?

正不解时,城门洞里突然传来几声尖叫,听得人毛骨悚然!

踩踏!

当脑海中闪过这个念头时,李昂太清楚那意味着什么,几个箭步冲过去,大声疾呼想帮着疏导,可现场实在太乱,根本没谁理他。

“贼兵来了!”

方想冲上城请官兵帮忙维持秩序,却不料城头上响起一片惊呼。

当他再次上城,放眼一望,顿时从头凉到脚。

府城北郊,空旷的原野上,但凡目力所及之处,贼寇如洪水般席卷而来!没有旌旗飘扬,也没有战鼓隆隆,只有密密麻麻的人潮漫过道路,漫过田地,一步步逼近城池!

有那么一阵,李昂什么都感觉不到,只有脑袋里嗡嗡作响。

稍稍回过神来,耳边充斥着呐喊呼号,没头苍蝇一般乱闯的守卒壮丁挤得他东倒西歪。冷不防,一条长枪塞在他手里,背后被人一推便站到了城墙齿垛中间。

吊桥正在升起,上头竟还坠着几个人。来不及进城的百姓或哀求或咒骂,慌不择路的甚至纵身跳进了护城壕。一妇人站在壕沟边上作势欲跳,她怀中婴儿的哭声惊醒了李昂,在城上放声喊道:“别跳!走南门去!”

这救命的一喊给城下绝望的百姓指了条生路,再顾不得车辆牲口,背老怀幼顺着护城壕奔逃。

一片混乱中,城外百姓总算赶到城门完全闭关之前进到城里,不管是死是活……

而城外,贼寇们显然已经在之前积累了经验,并不靠近护城壕,只绕着壕沟外围分散开来。这正是李昂之前所担心的,寿春府城墙高大坚固,不怕强攻,就怕围困!

好大一阵过去,见北郊野外仍有贼兵源源不断地开进,他忍不住问身边的士兵:“这得有多少人马?”

“我哪知道?打从娘胎出来,就没见过这么多人!”那士兵说话时,嘴也抖,手也抖……全身就没一个地方不抖。

恐惧这种东西跟瘟疫一样,是会传染的。李昂好不容易镇定了些,一看他这熊样,也跟着怂了。

恰在此时,闻听警讯的寿春知府康允之带着下蔡知县范同,并两府佐吏上城巡视。

康知府神态举止还勉强算得从容,那范知县可真是一脸晦气。说来他也确实倒霉,原本一任期满,调令已经下来了,可新任知县失期不至,他没办法交割就一直拖到现在,这下倒好,彻底走不了了……

一众官员眼见贼兵漫野,个个吓得面无人色。

康允之撑着女墙观望一阵,放手时,那墙上竟留下几道抓痕。方一转身,便发现了手执长枪的李昂,他怀疑自己看错了,又端详片刻这才勃然色变道:“你作甚?”

“学生在……守城?”

“胡闹!这也是你呆的地方?下去!”

李昂既不是士兵也不是壮丁,本就不该在城上。但康允之这话却让他些不快,没错,我是读书人,可读书人就了不起?这些目不识丁的就该死?

康允之看他不动,越发恼怒:“怎么?想要轻身昧义逞英雄?若到了连士人都要拿起武器上阵的地步,那这大宋……”

后头的话或许是不太吉利,他强忍着没说出口。

就在此时,李昂身边那士兵一听他是读书人,默默地接过他手中长枪,自己仍旧筛糠似地抖。

大宋的读书人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大宋的百姓也认为这是理所应当……

贼寇到来的消息很快传遍全城,李昂回家时发现,所有临街的商铺住宅全都关门闭缝,进城避难的百姓或聚于街头巷尾,或坐于阶上檐下,惊魂未定。有那家人被踩踏致死的,全家老小围作一处,抱头痛哭……

当天下午,匪首“丁一箭”便传书城中,自称率众十万前来征讨,命寿春府立即开城投降,如此,可保城中百姓性命无虞。

否则,一旦城破,鸡犬不留。

此时,寿春府城里,称得上武装力量的,只有不满三千的厢军。但凡熟悉宋代历史的都知道,厢军其实是一种“役兵”,既不训练,也不作战,主要任务便是替官府干活。

且他们的构成非常复杂,有外地刺配的罪犯,有禁军淘汰的老弱,还有就是本地应募时身高力量都不达标的“残次”。

康允之也清楚,不能指望这些人去跟贼寇浴血奋战。

在会同府县两衙的官吏商议之后,他们拿出了一个办法。

李昂直到第二天看到告示才知道,官府打算招募使者出城去见那丁一箭,许以丰厚的金帛“犒师”,希望破财免灾。

李昂实在难以理解这种做法,且不说你是官,他是贼,你根本不该向他妥协。

单说一样:

如果他有那实力,大可攻破城池自己来取。

如果没有,你也根本犯不上这样做。

不过,这倒是很符合大宋朝一贯的作风,不管是对党项人、契丹人、女真人,他们从来都是这么干的。而且干了之后还不觉得丢脸,总认为大爷有钱,赏你两个,别闹了啊。

为了重赏之下出勇夫,官府给使者的酬劳也很可观,白银五百两。

要知道,宋代流通的货币是铜钱和铁钱,黄金白银那可是稀罕物,一般只用来支付对外族的“岁赐”“岁币”以及买马等事宜。

且按照当下的比例,一两白银要折合铜钱两贯。你出趟城传个话,得到的奖赏便可买田置宅当地主了。

之前李昂家里处理田产房


状态提示:第二十三章 贼兵围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