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我的明末之旅>第九章 大明第一家工厂
”,一众织工们正在织布。

杨升海快乐并痛苦着,身为织坊的管事,杨升海看到每天从十几批布的产量激增到数十匹的产量,杨升海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但问题也出现了,这么多经过改良的织机进行织布,棉纱的供应出现了问题,渐渐跟不上需要。

我们知道,棉花经过纺纱变成棉纱,再用棉纱织布成为一匹一匹的棉布,如果棉纱跟不上,很多织机就会停工。

杨升海准备找张丰,但看到张丰很忙,暂时忍住了,准备再等一等,自己再想一想办法。

张丰确实很忙,很多事情必须亲力亲为,因为张丰手底下能用的人太少了,以至于,张丰将自己布庄的一名年轻伙计抓了过来,暂时充当自己的助手。

好在邓万宝粗通文墨,又年轻,还算机灵,倒也还算合格,张丰交代的一些事情基本能办理到位,如果稍加培养,再锻炼锻炼,也许能胜任自己的助手。

织坊外面。

这里是一片空旷平坦的荒地,面积数百亩,因为地势稍高,灌溉不方便,加之土质比较差,一直荒芜,现在,张丰准备在这里建厂。

厂区规划图是张丰自己完成的,这个事情,别人也胜任不了,张丰只能自己动手。

一些工匠和民夫已经在忙碌,按照张丰的要求平整土地,挖地基,准备在这里建立工厂。

孙大力是一个泥瓦匠,像孙大力这样的泥瓦匠在这里有不少,都是被请过来的,不但有泥瓦匠,也有木匠等。

孙大力正在砌墙,按照张丰的说法,这是一栋厂房,至于厂房是什么东西,用来干什么的,张大力暂时没有弄明白。

在孙大力看来,这应该是像大型仓库一样的东西,宽五丈,长三十丈,还开有两扇宽达一丈的大门,此外,窗户还特别多。

厂房是张丰设计,属于砖瓦厂房,高一层,厂房宽五丈,也就是约十六点五米,长三十丈,也就是一百米,这样的厂房,如果在现代的话,只有在比较落后的乡镇企业才有可能看到。

但这里是大明朝,这样的厂房,在孙大力等人看来,已经非常巨大了,非常的宽敞。

张丰甚至想将厂房设计得更宽大,但限于厂房的横梁全部都是木质的,采用圆木做横梁,跨度不可能太大,十几米的跨度比较合适。

至于开了很多的窗户,主要是采光的需要,因为没有电灯,只能采用日光,厂房的窗户有一点大,数量也非常多,几乎是一整排过去。

一层的砖瓦厂房,建得也比较快,最快的一栋已经建了一人高,再过几天就该架设圆木横梁,架设木质骨架的屋顶,盖上瓦,这栋厂房基本上就会完工。

张丰在工地上,不时的指导大家怎么建设,也对工程质量把关,一切都按照张丰的预想进行。

在工地上呆了两、三天,张丰也知道,一栋这样的厂房,因为只有一层,从开始建设到建设完工,用不了十天的时间。

“再多请一些民夫和泥瓦匠的话,也许一个月之后,这里将建设完成,然后进入投产。”张丰心中这么想着。

正这么想着,张丰看到杨升海走了过来,看杨升海的样子,似乎遇到了什么麻烦事。


状态提示:第九章 大明第一家工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