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雄起澳洲>第五百一十四章 王府(四)话剧

并且为了迎合大明的宣传策略,宣传司刻意在这些剧目中,加入鞭笞社会黑·暗、宣扬人人平等、反对封建压迫、追求个性自由等先进的社会理念。

好从社会各个方面,与大明进行对比。以此衬托出大明的先进,讴歌大明建设者的丰功伟绩。

不仅如此,大明的剧目,还因地而异,因地制宜,十分具有针对性。

像涉及到大明的社会背景,就基本是一边倒的歌功颂德。什么平等、自由、博爱等赞美之词,就全往大明官方头上扣。总统杨崇,更是被描绘成一个十分具有爱心的圣人。

即使涉及到社会黑暗面的事情,也都会以邪不压正做结。

算是从思想上,加强民众对大明的认同。

而对于其它国家,就全是各种鞭笞与斥责了。

以大清为例,但凡涉及到的话剧曲目,都是反应社会黑·暗的。而且怎么惨,怎么来。就算有大团圆结局,也都以主人公逃到大明,展开新生活做结。

这是因大明的移民,主要是以大清的汉人为主。为了提高他们对大明的认同,就只能尽力诋·毁大清这个母国。为了提高代入感,增强大清移民的共鸣,话剧的主角,涵盖了士农工商这最突出的四个群体。

以各种手段,表现出大清的各种社会弊·病。什么官场黑暗、为富不仁、逼良为娼等种种社会黑暗,都有极为具体的展现。好衬出大明,才是汉人最好家园。

反正像这样的事情,大清比比皆是。根本不需要大明用艺术的手法,进行加工。

待日后大明进军中原,就可以利用这些移民,言传身教,传播大明的先进,吸引更多汉人,前往大明。再辅以各种思想上、文化上的宣传手段,瓦解清廷在他们心目中的权威性。

就像温水煮青蛙似的,让清廷的正统性,一点点的消耗殆尽。

另外有关暹罗、缅甸、越南、印度等国的话剧曲目,也不算少。到底它们靠近大明,文明程度也不算太低。再加上封建小国,社会弊端,一抓一大把。

用他们的社会背景,来表现种种社会不公,算是恰到好处。

也是大明的移民中,有近半成民众,就是来自这些国家。虽然在这个时代,还没有什么民族意识。但是语言、风俗习惯的差异,还是让这些移民,本能的感到与大明存在的距离。

当前的同化难度,就体现在这个地方。

所以这些具有强烈批判性、对比性的话剧,就可以时时提醒生活在大明境内的他们。曾经的母国,是多么黑暗。大明,又是多么先进。因此要有感恩之心,积极的融入大明。

因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相比言传身教的传播方式而言。这种艺术上的宣传手段,更容易被民众们接受。

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大明对原始印度教的鞭笞。

随着印度的本地势力,大多投入大明的怀抱后。更多有关大明的积极传言,就进一步在印度的地界传开。很多生活不下去的贫民,就想方设法,前往大明。

以致短时间内,大明的印度裔移民,就进入了增长的高峰期。为了抵消大明个别省份,出现越南群体一家独大的局面。大明对这些移民的到来,也没有特别限制。

基本上,只要勤劳能干,就都能获得大明的居留权。然后就在安北、安东、北美海外领等这些生存条件恶劣,又极为偏远的省份,帮助大明开垦荒地。不仅抵消了当地越南群体的影响力,也帮助大明,更好消化这些地盘。

印度教的势力,也由此在大明扩张。

不过为了控制宗教,大明的印度教,是改良过的。虽然依然保留了四大等级的宗教观念,但在法律层面,是不予承认。

可是在印度移民们心里,旧印度教的观念,到底根深蒂固。即使为了加入大明,刻意皈依新印度教。也不过是面上应承,心下如故。

因此为了便于新印度教的传播,旧印度教,就成了大明强力鞭笞的对象。这也是为了日后彻底掌控印度时,更好的控制那些受宗教洗脑的印度百姓。

之后就是英国、法国、神圣罗马帝国等欧洲国家。

这个时代,这些国家的底层民众,都生活得很艰辛。就算工业革命展开的英国,也不例外。大明就用话剧,表现工厂主对工人的残酷剥削。

基本上,只要是西方的工厂主,就是人性极其败坏的。像什么不管工人死活、酬金低廉、肆意加班、工人过劳死等现象,都司空见惯。大明通过话剧表现出来,可以引起这些国家的移民,对母国的深深痛恨。

丰绅殷德看了有关大清的话剧后,心下也引起了深深的反思。之前那些理所当然的人上人、等级观念,也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动摇。特别是对大清官吏的贪·污腐·败,不管百姓死活的作法,让他都无法遏制的升起排斥感。

和孝公主则被有关爱情的话剧吸引,并没像丰绅殷德那样,想到爱情故事的背景下,反映的隐性社会弊病。

随后他们又去了汉拿山。泡着温泉,赏着美景,吟诗作对。那感觉,好不惬意。

就在快要离开前,王春风,也和丰绅殷德见了一面。

主要不是寒暄,而是帮忙。

因为交通厅的厅长来济州岛,就是让王春风的金煞海盗团,想方设法的弄到更多粮食。也是为了解决交趾那边的流民问题,才不得不让交通厅的厅长,特意不远千里,来一趟济州岛。

只是这对金


状态提示:第五百一十四章 王府(四)话剧--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