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为成语防盗,可以不看。阅读正文请前往晋(jin)江(jiang)文学城,下载晋(jin)江(jiang)文app,千字三分,一章只需一毛钱,你还在等什么?快来晋(jin)江(jiang)支持我吧~
抛砖引玉的故事
[人气:8345]
抛砖引玉故事
【注音】pao zhuan yin yu
【故事】
唐朝时期,有一位诗人叫常建,还有一位诗人叫赵嘏。常建对赵嘏的才华非常佩服,他总想得到赵嘏的诗作,只是没有办法。后来,他还真想出一个索诗的法子。常建打听到赵嘏要到灵岩寺去游玩,他便先赶到寺庙,并在墙上题了两句话,然后躲到一边去了。这天,赵嘏果然来到灵岩寺拜佛游玩。当他转到一座墙壁时,发现上面题着两句诗。他端祥片刻,心想,诗写的不错,为什么只写了两句呢于是,他提起笔来,在常建的诗后又补上了两句,成为一首完整的七言绝句。赵嘏走后,常建赶过来观看,一字字的琢磨,认为补写的这两句确实比自己高明,便抄写了下来。别人看过之后,都说常建为了得到赵嘏的诗,用了”抛砖引玉”之法。成语”抛砖引玉”就是由此而来,比喻以较差些的作品或是较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的佳作或高见。后来人们多用于自谦之词。
【出处】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坠子。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
【解释】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分句;用于谦词
【相近词】引玉之砖、一得之见
【押韵词】真凭实据、凿凿有据、物以类聚、溘然而去、麾之即去、进退失踞、来者不拒、创深痛巨、深识远虑、绝裙而去、......
【示例】刚才婢子费了唇舌,说了许多书名,原是抛砖引玉,以为借此长长见识,不意竟是如此!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八回
【其它使用】
◎我们通过多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发现可称之为"串换式"或"对调式"的移民思路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特在此加以介绍、讨论,以期抛砖引玉。
◎考虑到此教材的使用面极广,近几年还进行了多次改版,所以有必要相互切磋,以利于共同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本人把自己十多年来在教学中的改进工作总结、概括出来,以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同时也可供教材再版时参考。
鹏程万里的故事
[人气:6428]
传说我国古代有一种鹏鸟,是一种名叫“鲲”的大鱼变成的。它的背长达几千里。每年六月,它都要飞往南海的“天池”,它把翅膀一拍,天池的水就被击起三千里的浪花。它乘着旋风,一下子能飞越九万里的高空。一些小鸟很不理解地问它:“你为什么要飞到九万里以外的天边呢?” 后来,人们就根据这个故事,编了一句成语“鹏程万里”,用来比喻前程非常远大。这个故事出自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 )
剖腹藏珠的故事
[人气:6091]
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对大臣们讲了一个故事:“西域有一个商人,偶然间得到一颗非常稀有的珍珠。因为这颗珍珠很值钱,商人一直很担心别人会来偷他的珍珠,所以,想尽办法要把它藏在一个比较隐密的地方。不过,尽管他换了多少地方,他都觉得不够安全。有一天,他终于想到一个自以为最好的办法,他把自己的肚子剖开,把珍珠藏在肚子里。当然商人最后就死了。”
唐太宗讲完故事后,就问大臣们说:“你们说世界上真的有这种人吗?”
大臣们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
唐太宗接着说:“商人的行为的确很荒谬,但是,有的人为了贪污而失去性命;有些皇帝为了追求享乐就断送国家的未来。他们的行为不就和那个商人一样笨吗?”
淳于棼想起梦里南柯的一切,觉得人世非常无常,所谓的富贵功名实在很容易就消失,于是,他最后就归隐道门了。
破镜重圆的故事
[人气:6682]
南北朝时期,陈国公主乐昌美丽且有才华。她与丈夫徐德言感情深厚。但当时,隋朝正入侵陈国,陈国即将被灭亡。乐昌公主和徐德言都预感到他们的国家将被入侵者占领,他们也会被迫离开王宫,背井离乡。战乱中,他们可能失去联系。于是,他们将一枚象征夫妻的铜镜一劈两半,夫妻二人各藏半边。相约在第二年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将各自的半片铜镜拿到集市去卖。期盼能重逢,并将两面镜子合而为一。
不久他们的预感就成为了现实。战乱中,公主与丈夫失散了,并被送到隋朝一位很有权势的大臣杨素家中,成了他的小妾。在第二年的元宵节上,徐德言带着他的半边铜镜来到集市上,渴望能遇见他的妻子。碰巧,有一名仆人正在卖半面的铜镜。徐德言马上认出了这面镜子。他向那名仆人打听妻子的下落。当他得知妻子的痛苦遭遇后,他不禁泪流满面。他在妻子的那半面铜镜上题了首诗:”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