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庆丰军>第三百七十六章 灾荒来了

江汉平原的汉口,素有华夏四大火炉之称。八月的天气正是江汉平原气温最高时,连日不见太阳,天气异常闷热。

郝仁的中路军与南路军汇合,攻克豫章城,郝仁除了分兵平定江西各处,亲帅主力军,北上江州,准备破黄石而攻大汉都城汉口,彻底灭掉陈友谅的大汉势力。

黄石乃是锁控江汉平原的最后屏障,江道狭窄,两岸都是崇山峻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江汉平原乃是天完政权中兴之地。自彭莹玉帅大军东征杭州失利,天完政权进入第一次起义低潮,大部分各地天完势力逐渐被绞杀的无影无踪,而倪文俊一军在江汉平原打下一片天地,徐寿辉退守汉口,重新在汉口登基,天完政权才再次兴盛起来。

大汉对黄石的经略,自倪文俊被袭杀之前便已经开始,又经过陈友谅一代枭雄的经略,再经张定边整备,黄石的江防体系紧密异常。

张定边在两侧群山中,遍布火炮封锁江面,宋军水军若想顺江而上,必须先解决火炮对江面的封锁,要解决火炮的威胁,必然要先攻克左右群山上的堡垒。

而对于八月的天气,要宋军在崇山峻岭中仰攻击,谈何容易?

何况过了群山要塞,还有黄石城一城当关,铁索横江,大宋水军依旧无法突破,面对大汉占据的天时地利,大宋君臣一时间也无计可施。

大汉的水军大部被宋军焚毁于鄱阳湖,少部分退守江汉平原,郝仁的水军相对于大汉要强大很多,倘若宋军突破黄石,利用江汉平原的发达水系,便可以长驱直入,大汉政权将无险可守,大宋军便可一举平定江汉平原。

郝仁在江南岸的中军大帐,海军都督俞通海进言道:“陛下!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末将请求出战,突破敌人的沿岸堡垒!”

“末将愿率领本部人马,就算将山炸平,也要以火炮攻克江左岸的群山,保证俞都督左翼安全!”火器营总管焦禄抱拳道。

“天气炎热,士兵们连日行军,已经疲惫至极,此时攻艰困难,难免造成我方不必要的损伤,恐怕战果收获甚微,突破敌人的黄石要塞,还需从长计议!”郝仁规劝手下求战的将领们道。

“哎!”骑兵总管俞通河无奈道:“陛下!从长计议?从长计议?何时才能有个计议,彻底灭了陈友谅那厮!”

郝仁见敌人防御严密,不想造成自己士兵的大量死亡,敌人要塞防守虽然严密,总能想到突破敌人的方法,只是情急之下,一时难以想出来罢了。

“刘伯温大人向来主意多,派人到江州城,请刘伯温大人到军营议事!”

郝仁专研半晌舆图,感觉无计可施,此间随军的两个内阁大员,施耐庵已经留在南边坐镇吉州,刘伯温留镇江州,郝仁无计可施时,便想起自己的拐杖刘伯温。

侍卫领命,尚未出军帐,刘伯温却拿着一纸文书,几颗稻穗,火急火燎的奔了进来。

“陛下,有大事啊!”刘伯温面色凝重,焦急道。

郝仁最初以为刘伯温乃是神算,料定自己在黄石顿兵,特来献计,但是见刘伯温如此模样,心中却已经知道情况不妙——非有大事,刘伯温不可能擅离职守。

“刘大人何故如此慌张?”郝仁故作镇静,却已经一挥手,让账内的一应将领们,全部退了出去,只有宿卫总管陈达跨刀立于一旁。

刘伯温将几颗稻穗放在郝仁的案几上,才道:“长江南北,水稻正值灌浆期,庐州之地,大面积发生此兵,而且扩展速度及其之快,恐怕今年的夏粮,有绝产的风险!”

郝仁只看了一眼稻穗,脑袋‘嗡’的一声瞬间膨大数倍,以他护士农学学士的眼光看,此种病害,太具有特点了。

稻瘟病因发病部位不同,又有几种不同的称呼,唯独以这种穗颈瘟最为厉害。

倘若正值水稻灌浆期发病,稻穗底部的秸秆处坏死枯萎,水稻的养分无法通过秸秆供应给稻穗,稻穗无法灌浆成熟。

一言以蔽之,害了这种病的水稻只有一种可能——绝产。而且该病菌通过空气传播,扩散速度极其之快。

“有多大面积害了这个病?”郝仁关切问道。

“廖永安大人派人来说,面积极其之大,无可估量!”刘伯温道。

郝仁早就考虑到长江中下游以水稻作物为主,种植结构过于单一,倘若一旦发声严重的稻瘟病,郝仁凭借一己之力,难以应付。

何况如今大宋所占有的土地,大都是以水稻种植为主,一旦水稻绝产,整个大宋的军民都将面临着粮荒,郝仁迫切的想从海外搞到玉米、马铃薯的种子,就是想早日改善土地内的种植结构,郝仁千防万防,还是没有在稻瘟病大流行前,彻底改善作物结构。

而今大宋未受波及种植区,不过是去年冬季占领的淮河以南流域,那地方以小麦种植为主,亳州、蒙城、徐州人口稀薄之地,所产出的小麦,对整个大宋的粮食缺口来看,是杯水车薪。

“赶紧派人通知廖永安大人,发病区域的水稻,立即割掉烧毁,以阻止他大规模的流行!”郝仁情急之下,赶紧下达补救的命令。

“仗恐怕是打不成了,廖永安将军请求陛下撤兵,以巩固后方!”刘伯温苦着脸道。

“夏粮还未到收获季节,以大宋粮仓的库存来看,短时间还不至于出现粮荒,你先让廖永安大人照办,如今灭陈友谅正在关口之上,此时不灭他,以陈


状态提示:第三百七十六章 灾荒来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