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龙战长空>第一二四三章 攻防的较量

p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龙战长空》更多支持!

从接战到现在,已经损失了至少六架勇士们仍旧一往无前,和铺天盖地而来的美国佬死拼。

一场激斗,双方谁都不曾后退,战斗逐渐进入了白热化。

眼见战况危急,按照舰队指挥中心的命令,“瓦良格”号重型载机巡洋舰上紧急放飞了一组五十公里外的太平洋舰队水面战斗群,而是更往北一些的空域,这些悄然出动的灰蓝色苏霍伊战机,是准备掩护越过鄂霍次克海的红海军第68轰炸机航空团,为接下来的战斗做好准备。

前方海上战斗激烈,鲜活的生命正一刻不停的被吞噬,焦灼局面令人忧心如焚,这样的场面,对双方指挥官来说都是一种严酷考验。

根据前方发来的一条条战况,知道红海军的小伙子们正在和美国人拼命,太平洋舰队指挥官、海军元帅尼古拉*格拉西莫维奇*库兹涅佐夫却没派出战机支援,而是把宝贵的战斗机投入北方战线。

这一决定着实艰难,同时,却又是极其理智的额。

从接战到现在,参谋们一直在紧张作业,各方面情报都显示美国人的舰队距离尚远。

这样一来,任谁都能想得出来。长途奔袭的美国舰载机固然来势汹汹。却不可能有多少油料支撑他们持久作战。换句话说,损失惨重的第279团已经完成了光荣的使命,美国海军舰载机编队的第一波次进攻节奏已被打乱,也没有可能暂时后撤、重新组织一次配合严密的战术突击。

非但如此,这一波攻击机肯定会很快返航,那么接下来,较量双方的胜负手,就还是要着落在“轰炸机与防空圈”的宿命对决上。

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美国人的一波攻击效果欠佳,接下来就看红海军的轰炸机了!

南方天空的战斗趋于白热化,视线转往东北方向,迫近美国航母战斗群的红旗第22轰炸机航空团二十架tu-22航路上奔袭,机载雷达告警设备还没发出警讯,不过机组成员们都很清楚,只要接近美军舰队,美国人的“鹰眼”一定会指挥“雄猫”前来拦截。r4的情况下。每向前一步都意味着更大的危险。

不仅如此,编队各机接到的空情信息还显示,就在大队机群出动之后,得到了情报的美国人还另有一些应对。

决战正要开始,按照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的部署,原本作壁上观的ua戒雷达发现了数千公里外的一片模糊目标,情报人员反馈回来的消息,那是一批从阿留申群岛艾瑞克森空军基地出发的f-15,在加油机支持下深入远海,准备从侧翼对红海军远程轰炸机编队发起攻击。

北方大洋上的角逐,虽然一直是海军在唱主角,双方空中力量也不甘落后。

接到警讯后,为屏护战区北侧空域,从勘察加半岛基地升空的一批1战机也出现在轰炸机航线北侧。

“鹰”出现在北方的寒冷天空,对美国空军的这一动向,远东战区总司令部认为,驻扎在北极圈附近的f-15战机航程有限、又缺乏完善的体系支援,即使进行一次空中加油,也很难在远海组织起有效率的空中拦截,总之这一方向的情况还好。

现在最严峻的方向,还是长途奔袭美国航母战斗群的tu-22雷泽诺夫中将的情况如何?

面对全新的战场环境,敌人如此众多,他能完成这一艰巨使命吗。

这个问题,夜空中飞行的白色二十号仍然保持单向无线电静默,通过“鲁斯兰”发送战场讯息、而得不到反馈,指挥机构的上上下下都只能猜测“死神”的动向,同时紧张关注前线战况。

那么,这时候的白色二十号,究竟在做什么呢?

正如所有观战者所期待的那样,时间刚过凌晨六点,第一缕灿烂阳光从水天交界处乍现,挂满导弹突击美军航母战斗群防御圈的批次“不死鸟”导弹,n011雷达开启,在混乱的战场电磁环境下,龙云仍然从回波中辨识出了f-14的反射信号,他指示火控系统锁定了距离最近的两架“雄猫”,一边在严阵以待的美军战机眼前进入蛇形机动,一边果断发射两枚r-77反击。

单枪匹马挑战u.英雄、一人全灭当面来敌,他的目标很简单,就是打乱美国人的空中防御部署,同时仔细观察对手的动向。

是的,他的行动目的,就是“观察”。

按照龙云的计划,眼下红海军还没侦测到美军航母编队的具体位置,跟在身后突击的红旗第22轰炸机航空团也没有一个明确目标,在司令部制定的作战方案里,这一批次轰炸机突袭并不是决胜负的关键,而是一种试探性的佯攻,目的在于刺探美国海军防空兵力的配置,尽可能判明对手的舰群方位。

知道敌人在哪,才能指挥后续轰炸机突袭,道理是很简单,却往往并不为一般军事爱好者所关注。

和一般人想象不同,满载排水量超过十万吨、全长三百三十多米的重型航空母舰,再加上护航舰艇和舰载机,航母战斗群的目标特征似乎十分明显,可是真到了浩瀚太平洋上,却简直就像一抹湖面上的灰尘那样难以发现。

规模再怎样庞大的航母编队,一般情况下,舰队各舰分布区域的半径最多也就十几海里,与红海军k两者简直一点都不成比例;如果不知道目标的具体参数,轰炸机就算飞抵了作战海域,也根本就不知道该往哪儿发射导弹,或者就只能赌博一样的装订参数


状态提示:第一二四三章 攻防的较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