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玄幻奇幻>古今异事>神奇的五华山(二)
的筋了。你赶快逃命去吧,逃得越远越好!”太子听了,也慌张起来,带了些银两做盘缠,骑了匹快马,只身出中华门往南逃来。

朱洪武回宫问太子何在?马氏娘娘说不知所以;朱洪武问太子身边的人,被告知:只身骑马出中华门去了。朱洪武立即发出一千御林军,往南门追赶,务必要把太子追回来。太子在前面跑,御林军在后面追。

一天过去了,太子夜里到了繁昌县新林地界的一个大山头上躲了起来。追兵也到了离这里仅一公里多路的大山头上驻扎了下来。由于当时五华山佛教遐迩的名声,第二天,太子放弃了马匹,徒步向五华山跑来,他要来皈依佛门。因为,俗人做了和尚,就不受国家法律的管束,犯过的法也无罪了。可是,御林军穷追不舍。太子眼见得跑不了啦,途中,在马头街南头的一座桥下躲避了起来。这一千御林军从桥上经过,前面不见了太子,派人到桥下观看,却没有看到太子,便耀武扬威地向五华山寺庙开来。

当家长老见来了这么许多官兵,以为庙里哪位和尚犯了国法,官兵前来围剿庙堂。为了保全众和尚的生命,他立刻解散了和尚,焚烧了庙堂。御林军赶到五华山庙前,见到的只是一片灰烬,没有找到太子,只好无功而返。

后来,人们把太子曾经躲藏的山头,叫“朱伏岭”;将御林军曾经驻扎过的山头叫“千军岭”(这就是现在的峨山乡千军岭的来历);将太子曾经藏身的小桥,叫做“隐龙桥”。太子的妃子,不辞劳苦,远道寻找而来,在隐龙桥以西的小石桥上踩下了两只脚印;这座小桥,人们称它为“娘娘桥”;那石头上的三角型“金莲”小洞,一直留到了现代(这位娘娘来到五华山,是否也出家了,没有听说)。

御林军走后,太子到了五华山上,皈依了佛门,做了和尚。朱洪武知道他做了和尚后,也没再追究。太子到底是皇上的儿子,权势自不必说,影响当然很大。于是,他又大造庙宇,因为他是抛弃了皇位,到这里来隐避的,所以,从那时候起,五华山庙堂的名字曾经叫过“隐龙寺”。不过,这里的庙宇因为当时毁坏得太严重了,这位太子虽然努力地重新建造,还是没有赶上宋朝的规模。也就是说,五华山的庙堂,从那以后,再没有像宋朝时候兴旺起来了。

注:这些传说,许多在繁昌县志上能找到根据,而且,所说的这些地名都是实实在在的。现在,按照它们的名字,都能找到实在的地方。由此可见,五华山的历史,不能说是杜撰的。

五华山在明朝以后的情景,虽然没有赶上宋朝时期的气势,却也有一定的规模:佛寺众多,香火旺盛,闻名遐迩。只是和其他地方的古迹一样,在那过去不远的年代里几乎被毁坏殆尽。现在的五华山正在重新崛起。她的未来一定还能辉煌起来。

史书上说:朱洪武的二儿子朱标被立为太子,于洪武25年(1392年)病逝;他的儿子、朱洪武的孙子朱允炆被立为太孙;1398年朱洪武逝世后继位,是为明惠帝,年号建文。建文四年,朱洪武第四子燕王朱棣受削藩威胁,起兵夺取了皇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成祖夺位时,建文帝和后妃不知下落。有说**于宫中,也有说出逃后入了佛门。至今惠帝和后妃的下落仍无结论,是明史一大疑案。按:五华山的“隐龙”,若设为朱标比较合理:朱标出家后,作为皇家的正史不会记载;而为掩世人耳目,宣称他死亡,是在意料中;若说是明惠帝,似乎也符合史实;可是,没有这方面的传说,不敢妄论。

2004年6月12日整理

杨汉荣谈五华山:

五峰概况

桂月峰,解放前是平铺汪道玉的山,所以现在当地人叫他“汪道玉山”。东南有个方家涝,曾经有个不小的村庄,住过不少人。山的东边没什么大的山了,西边有个宿猿洞;宿猿洞下是喷银泉;西北是响水洞;东南隔山有磨鹰石。西边的大山是行道峰。与行道峰中间的矮山,叫灰山头。为什么叫灰山头呢?是因为那山头上,有许多灰一样的东西,这也是五华山的神奇之一。

行道峰:又叫团山。曾经开垦种过庄稼,现在还有石头码的一层层的地形。山上有个神仙洞,洞里空间有两间房子大小。行道峰西南是紫气峰。

紫气峰:东北接着行道峰,由北向南延伸。是五座山峰中唯一南北方向行走的山。山上怪石嶙峋,荆棘丛生,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山上有三个天锅宕,分别叫一宕、二宕和三宕。所谓天锅,实际是四周高中间低的圆形地。三宕最高,在山顶上,也最大,有两三亩地;二宕、三宕相继往山下来。二宕约亩把地大,三宕更小。紫气峰的南边是碧宵峰。

碧销峰:是五华山的主峰,海拔279米,山顶上是望江坨,站在上面,可以眺望长江。也是现在五华山佛教建筑的主要地方。峰下有石阶从东贯穿到西。沿途有隐静寺,观音庵、正殿等主要寺庙,山上有五猖庙、龙王寺、龙王庙和龙王井。正殿的吃用水,都从龙王井引入。一路上有灵龟、神牛脚印、地藏王脚印、青狮、白像等胜迹。沿着石阶往西,可以达到峨山乡的石壁山姚家和鹤林王家,而进入像形。碧霄峰东,是鸣磬峰。

鸣磬峰:在高大的碧霄峰东,显得小得多。据传,李太白《咏阴静寺》的诗刻在上面,可是,我们寻找了多次,静没有发现。

状态提示:神奇的五华山(二)--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