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泱泱神明>第114章 战争会拖垮一个帝国
其治下的一半私境转委于本王治辖,实是因为皇上在援明抗金之事上出了点小变故。圣尊才转委于本王指挥这次抵抗外辱的援明抗金作战,本王有幸与明主崇祯接触后得到了勤王的许可。是以,这次军事行动仅仅是援明,而非其它,务请入明作战将领与官员要严格自律并约束军队,不得发生有关干渗大明朝廷内政之事。

“大家或有知道大明官场极其腐败与贪婪的情况,对于所见所闻大家不必拥有路见不平的想法。隋德国是外军,又是不足二百万人口的小国,此次军事行动已经竭尽了财力。若有大明官员索贿,大家大可不必理喻,也不必痛叱其行,以罪大明官员。说实话,能争取到此次援明事宜并不容易,本王还得为将来的继续援明、抚明作考虑。万望诸位有所委屈,想想千百万百姓,能够一笑置之。

“今日之所在,实是本王委托圣尊在南明大岛建的一个军事基地,并非在此时的崇祯十一年,而是在十多年前的天启年间。秘境百万顷有余,可以与南明大岛同处而互不影响。大家应该知道,本王治下人口有限、耕地有限、钱银有限。所幸!

“明主崇祯已递过来口谕,欲召见本王前往京师秘谈,说是愿出一百二十万两银子赐赏,让本王叫入掠的十二万清兵有来无回。本王想把他们,还有他们抢来的数十万人口牲畜请到这边来务农耕种……只是好像没这么便当吧?所以暂时让骑卒驻军于此,大家坐下来花半月时间议一议,本王也得先去北京走一趟……

“还有一点本王要说明一下,前期部队出征前,本王当时的命令是保护这次主战的卢侍郎餐相升。他虽是这次护民作战的总指挥,可年率本部仅二万精卒,主和的杨嗣昌与监军高起潜根本不让他指挥其余的三十多万勤王军。所以现在有了援明作战新战略,我军将调整作出布置,同时也要与杨嗣昌、高起潜有所接触。事实上他们并不清楚明主崇祯对本王的许诺与见召。秘境初成,本王还需在此呆几天,如何部署与各位将官慢慢商议……”

军事行动是耗钱粮的事情,三十多万部队三个月的粮食就不少,按日月岛的军事制度,军人的工资战时工资是平时工资的两倍,五万精骑上了战场每月可要耗饷六十万银元(三十万两白银)。

六名南明将领明白老上级杨元的想法,更似清楚了这次朱慈焯突然迁入南明皇宫的原因,而杨元名下的隋境也不过是挂名皇帝罢了。天下谁个愿意把自己的一半家园分与别人,原来广陵王的那一小块封地都让人羡慕得不行了。不过现在又了解到,隋德王杨元确实打下了一块蛮荒之地,木邦是高原山地,无法进行大规模移民开荒,现在广陵国那个弃境虽然都封给了大明的隋德王杨远,只是耕地与百姓太少,根本无法在大明组建太多军队和进行移民。

“唉,有钱有粮的不愿真心援民,没钱没粮的……”走进大营门吴玠默然叹了声,此时才发现室外已是艳阳高照,回头说道,“外面秘境新建,是不是都拉出去建营房?”

曹文诏走在后面也在沉思,只了抬头喊道:“不用,晚上仍回这里驻营,通知部队整队出营。检查一下火烛!”他们三人最明白大明的情况,对杨明远破家援明的行为尤为感动。

都觉得南明军队的军饷确实定得太高了点,这才是南明皇帝不热衷于援明作战的真正原因。战争消耗之巨大明这三任皇帝一定最清楚,再加上吏治腐败,上贪下效,虽隐瞒了一半的人口,都不够填满贪官富绅们的欲壑。

曹文诏想着不由心里长叹:“唉,这大明是没法救了。连小明王都不愿意,德王这份苦心或许也是枉然!”

曹文诏回到营房的院中,皇到几名亲卫已经准备好马匹等在那里,接过马缰与水壶吩咐了一声便翻身上马,跑到营门口时有几名将领已经等在那里。

他头前先向明亮处而去,领着刚才开会的主将们去外面与杨明远会合,一路跑着便到了山谷外,看到杨明远骑着领着官员随众四五十人就在前面不远处走着。

大雨过后的晴夏闷热潮湿,但跟到骑众附近便感觉阵阵凉爽,不觉有风不见树荫,更不明白这烈日下的山坳中何来清凉。

骑出不运便来到湖边大道,道路在高出湖面四丈来高的山脚,湖岸很徒却没有围护,骑众向左前而行。回首右边,却见四五十名男女在搬动大树堵道,三人或可抱不拢的巨树桩,这些远古汉民却能轻松地托着走,一定是那些具有修为的凡仙了。

“好一派秀丽山水,福地刚开光能首批涉足,真是有幸了!”

“真是神仙居住的所在!哈哈……”

“隋国境域还要秀丽,只是比不上这里巧夺天工!”

杨明远听了却大声说道:“此间还没多少走兽,更别提湖中鱼虾了。真要这山水活起来,没有四五年可能还做不到!”这个绿色围城是个开放空间,只有大石牛外围八十里范围里可供凡仙们飞行,城内和城外三十公里范围内都可借伏魔金刚杵之神能御风点地飞行。

只是动物的初放期在岛上的放养只能依靠杨明远或金巧云的时空飞车,基本上还得杨明远带着凡仙去做这些事情,各种猛兽的数量与放养区得有所限定。

骑马来到彩虹桥,西南侧的巨型水牛尽收眼底,这是老孙与杨明远共同设计并筑成的杰作,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异景地,只是那九公里


状态提示:第114章 战争会拖垮一个帝国--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