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晚清之乱臣贼子>239.第239章 才与德

秦日纲率领的太平军水师一直相信自军实力远在吴军水师之上,也一直认定到了正面交战之时,自军只要出动全力,全歼兵力仅为三个营的吴军水师易如反掌,此前如果不是担心吴军水师撤回田家镇寻求那里的永久性炮台保护,还有担心躲在小池口的清军水师乘机偷袭湖口,秦日纲早就带着太平军主力跑到单家洲来找吴军水师决战了。

吴军水师满足了太平军水师的愿望,咸丰七年正月初一的早上,此前一直躲在单家洲的吴军水师突然倾巢出动,凭借顺风顺水的优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突然加入激战了一夜的九江战场,出现在了同样倾巢出动的太平军水师主力面前。然而很可惜,太平军水师这会却没办法全力迎战。

太平军水师不能全力迎战的原因朋友们都知道,就是必须得运送九江败兵逃命,大量船只被用于运载兵员,大量的小拔船也必须保护运兵船,就想被捆住了一支胳膊一样,只能是拿单手迎战。

不过还好,单就船只数量而言,太平军水师仍然占据绝对上风,所以秦日纲即便大骂清妖无耻狡猾也不慌张,马上就把保护运兵船的任务交给了过于疲惫的韦俊船队,自领中军主力迎上,还果断最为正确的选择,“打旗号,冲上去,和吴妖船队搅在一起,近舷放火烧船,先干掉吴妖水师的两条大船!”

旗号打出,经验丰富的太平军船队立即一起摇橹划桨,顶风逆水的杀向正面扑来的吴军船队。然而让太平军水师将士大失所望的是,一年多前田家镇大战时那支笨拙生疏的吴军水师早已不复存在,面对着铺天盖地涌来的太平军船队,吴军水师的驾船技巧不再生疏缓慢,士卒也不再慌乱紧张,还突然拿出了一个太平军水师将士前所未见的战术——稍微调整方向,全军向太平军的侧翼迂回。

“想迂回过来冲击我的侧翼?还是想直接冲我们的运兵船?”

晚清土包子秦日纲一时有些猜不透吴军水师的用意,然而吴军水师既然主动让出上风位置,秦日纲自然不会客气推辞,稍一错愕,马上就下意识的大吼道:“打旗号,继续前进,抢占上游顺风位置!”

在旗号的指挥下,太平军水师船队继续全速前进,不理向侧翼迂回的吴军船队只是冲向上游,然而就在秦日纲幻想着抢到上游顺水位置后掉头冲锋以小船海淹没吴军船队的生活。吴军的两条主力战船忠诚号和仁义号却先后发出怒吼,首先打出了两发炮弹,接着不等秦日纲看清楚炮击情况,忠诚号和仁义号却又发出连续巨响,以十秒一发的节奏接连轰出炮火,还相当精确的主要轰击太平军的中大型船只。

熟悉风帆时代海战的朋友们想必都很清楚,吴军水师用的是最典型的t字形战术,尽最大限度发挥忠诚号和仁义号的舷炮数量优势。然而秦日纲等土包子不要说是见过这种战术了,就是连听都没有听说过,他们所看到的,只是吴军战船的火炮象是会连发一样,接连不断的开炮,还快得就象不要装药填弹的一样——事实上当然是轮流开炮和轮流装药填弹,侧舷的二十二门火炮依次打完,首先发射的火炮早就已经装好弹药了。

见识少的下场当然是付出惨重代价,即便吴军火炮的命中率并不是很高,然而一轮炮击下来,十几条太平军大小船只还是被吴军火炮直接轰沉,受伤船只和水手不计其数,同时太平军水师原本整齐的队形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混乱。

接受过当世海上霸主英国教官严格训练的吴军水手早已放下了风帆,全靠水流推动缓缓向下迂回,延长太平军水师檫肩并列的时间,期间乘机不断接连开炮,把沉重炮弹接连不断的轰进太平军水师船队,象敲锤一样的不断敲击太平军水师的侧翼。全部装备军用舢板的吴军第三营则严密保护忠诚号和仁义号的两翼,防止太平军小船偷袭。

即便是已经正在逐步淘汰的风帆战船,忠诚号和仁义号装备的英国舰炮在射程和威力方面,仍然甩开太平军的战船火炮八条街都不止,太平军水师光挨打还不了手,直被吴军水师轰得是大呼小叫,鬼哭狼嚎,船沉人亡死伤不断,队形也逐渐混乱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

汗水也在风雪中出现在了秦日纲的额头上,有心想要放弃抢占上游顺风的机会,立即掉头突袭吴军船队侧翼,但稍一盘算后,秦日纲又断然放弃了这个打算——目前吴军船队仍然还有顺风顺水的优势,太平军水师主力即便掉头去冲吴军侧翼,吴军只要重新张起风帆,马上就能脱离战场,到时候太平军船队不但追不上,相反还得牺牲整体队形。

“再打旗号!继续前进,坚决抢占上风!”大声吼出了应对命令后,秦日纲又在心里补充了一句,道:“反正小拔船又多又便宜,丢多少老子都不心疼!”

混乱的队形注定了秦日纲的最新命令无法得到迅速而又坚决的执行,炮火硝烟中,乱成一团的太平军船队连保持船头一致向前都无法做到,波浪起伏船只碰撞不断,既难以控制船只,更无法保持全速前进,也注定了必须继续给吴军战船充当活靶子,与太平军船队擦身而过的期间,忠诚号和仁义号也乘机打出了整整五波轮射,击沉太平军的大小船只将近百条。

好不容易熬到脱离忠诚号和仁义号的射程范围,还没等秦日纲松口气,了望台上却又传来了噩耗,“秦王殿下,吴妖水师张帆了!目标似乎


状态提示:239.第239章 才与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