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晚清之乱臣贼子>225.第225章 甘尽苦来

曾麟书是谁?

他是一位好人,值得令世人敬重的六旬老人。

虽然他天资不高,先后参加了十七次乡试,四十三岁时才勉强考中一个秀才,可是他教子有方,五个儿子个个名震天下,名留青史。

他的家境只算中等,却积德累仁,救难济急,到了国家危难时,他还倾尽家资,帮助长子办理团练保境安民,杀贼平叛。

他还至公无私,在他长子与他徒孙争权夺利打斗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他不顾亲疏血脉有别,毅然站到了他亲生儿子的对立面,站在了异姓徒孙的一边,用他苍老衰弱的身躯为徒孙遮风挡雨,送上最为及时还如同神一般的助攻!

对此,他的徒孙感激涕零,他的长子却是撕心裂肺的放声惨叫,“父亲,你病得太不是时候了!”

收到父亲病危的消息,咱们可怜的曾老师只觉得是一阵接一阵的天旋地转,一阵接一阵的眼前发黑,几乎当场昏厥在地,眼中泪花闪烁,口中念念有词,“父亲啊父亲,你怎么就会突然病重了呢?怎么就会突然病重了呢?太不是时候,太不是时候了啊。”

吴超越的太老师曾麟书病得的确很不是时候,他如果突然有什么三长两短,那么按照满清朝廷的规矩,咱们可怜的曾老师就必须离开他心血所凝的湘军队伍,交出兵权回家丁忧守制三年,否则那就是忤逆不孝,要吃官司,最轻也是革职拿问,重了的话还有直接赐死的例子…………

当然,如果大清朝廷和咸丰大帝考虑到战事需要,下旨夺情,那咱们的曾老师倒是用不着交出兵权回家守制?但是咸丰大帝凭什么要下这道旨意?母丧丁忧期间,咱们曾老师举臂一呼应者云集,迅速拉起了上万兵马,这件事本来就犯了朝廷大忌,被咸丰大帝视为心头大患,这么好的机会可以轻松解除隐患,咸丰大帝凭什么还要养痈遗患?

再说了,咱们曾老师现在又有什么需要夺情的价值?几次被石达开抽得满地找牙,差点全军覆没在江西境内,全靠门生搭救才勉强逃回湖北重整旗鼓,靠着门生的钱粮东山再起后,干的第一件事又是忘恩负义,旧病复发对学生敲诈勒索,屯兵九江城下毫无作为,每天糟蹋钱粮军饷却寸功未建,满清朝廷和咸丰大帝凭什么还要下旨夺情?地方督抚凭什么还要上折子保他?

还有更惨的,父亲如果真的有什么不幸,不光咱们曾老师一个人得回家丁忧,曾家五兄弟全都得回家,到时候湘军交给谁?胡林翼?不好意思,因为被李元度和富阿吉的案子牵连,不幸背了黑锅的胡林翼已经被降sān_jí留用,在职权方面已经无法再挑起湘军这个千钧重担。

再当然,如果曾老师不介意的话,他目前混得最好的那个门生吴某人倒是绝不会介意接管湘军,也有资格、威望和能力挑起这个千钧重担,只是到了三年之后曾老师复出时,湘军是姓曾还是姓吴就是谁都不敢担保了。

阴沉着脸只盘算了不到五分钟时间,曾老师马上就找出了忤逆门生最后送来的那道书信,重新审阅那个连进兵路线都替自己规划好的战术计划,又琢磨了不到三分钟,曾老师立即就是一拍帅案,恶狠狠说道:“就照这个办法打!”

曾老师做出这个决定当然是没有办法的选择,如果不赶紧让湘军有什么作为,不让湘军投入激烈战场,和太平军打得难分难解,那么真到了需要丁忧的时候,地方督抚绝不会有一个人会替他说话,满清朝廷和咸丰大帝也绝不会考虑什么夺情。只有让湘军动起来,和太平军打起来,打得天翻地覆慨而慷,满清朝廷和咸丰大帝才有可能为了战事需要而下旨夺情,保住兵权,也保住曾老师视为命根子的湘军!

还好,吴超越提供的战术计划确实有效,突然出动的湘军运兵船借着夜色掩护,成功将李续宾的宾字营秘密送到了张家坝登陆埋伏,同时突然兵临石钟山的湘军水师主力也杀了湖口太平军一个措手不及,隆隆炮声中,曾老师曾经极不愿打的湖口恶战也就此展开。

石钟山下的急流天险给湘军水师制造了巨大困难,水流本来就十分遄急难以有效操纵船只,太平军又在水下安设了重锚铁链拦道,湘军战船多次冲击都没能逼近太平军水寨,反而石钟山和梅家洲的炮火打得是桅断舷裂,死伤惨重。好在关键时刻奇兵奏效,迂回到石钟山背后的湘军李续宾部利用太平军对山顶防御不够重视的缘故,只用一个冲锋就成功抢占了山麓,取得了居高临下的绝对优势,再当湘军从山顶向山下的太平军阵地背后发起冲锋时,太平军上下顿时就慌了手脚。

被迫无奈,太平军的湖口守将黄文金只能是一边组织兵马保卫阵地背后,一边赶紧命令水师出击,然而在已经毫无退路的湘军将士面前,仓促迎战的太平军很快就彻底崩溃,被两眼尽是血丝的湘军将士杀得七零八落,陆师营地迅速被攻破,石钟山的炮兵阵地也很快失去了防御效果。

仓促出击的太平军水师也遭到了惨败,石钟山下的长江水流本来就遄急无比,太平军的小拔船也过轻过小,在湘军水师的猛烈炮火面前很快就是队形大乱,再也无法发挥轻便灵活数量多的优势,被水流冲翻和被自军船只撞翻的太平军小拔船,远远多于被湘军直接击沉的数量。湘军大船乘机高歌猛进,同样杀得太平军水师七零八落,土崩瓦解,逃得满江满湖都是。

见情况不妙,


状态提示:225.第225章 甘尽苦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