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红色苏联>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三叉戟发射

作为强大的俄亥俄级潜艇,它携带了24枚“三叉戟”导弹,这是一种全固体的分导式导弹,每枚导弹可以有7到12个子弹头,如果按照8个弹头计,1艘俄亥俄级潜艇可携带192个核弹头,理论上可以攻击192个目标。这样,只要1艘俄亥俄级潜艇可在半小时内将一个中等国家全境打回石器时代,可以完全瘫痪一个大国!

但是现在,在头顶的太空激光大炮面前,美国的弹道导弹,有多少能够奏效,都是未知的!当初苏联人占领阿拉斯加,结果,阿拉斯加的弹道导弹阵地,就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

不过,潜射导弹,还是有优势的,否则,苏联人的核潜艇,也不会全世界地狙杀美国的俄亥俄级!

这再次体现出来了航母的作用,航母是干什么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给水下的核潜艇护航!比如,华夏的辽宁号航母,是为了携带舰载机,进攻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夺取制空权吗?

不是!辽宁号的更重要的作用,就是在南海里游弋,这样,可以掩护在南海里巡航的战略导弹核潜艇,让这种核潜艇可以从容地发射核弹!

当初,苏联在建造莫斯科级,甚至基辅级的时候,都是这个使命!

以前的时候,美国似乎没有这方面的迫切要求,因为美国掌握着全世界的海权!但是现在,一切都不同了!

美国的航母,无法再驶离港口,在苏联人漫天的超音速反舰导弹面前,他们只要离开港口,肯定就是毁灭的结局!

航母无法离港,就无法给核潜艇护航,于是,苏联的核潜艇,开始全面地绞杀他们的导弹核潜艇!

只有这艘俄亥俄级,跑出来了,如果它将导弹全部射往苏联的话,还是会给苏联带来一定的麻烦的,但是现在,他们却要将导弹射往自己的国家,射往51区?

这是为什么?

但是,命令的正确性是不容怀疑的,而且,艇长亚历山大在几秒钟的沉思之后,终于下达了命令:“按照五角大楼命令,更改核弹目标数据,准备进入发射倒计时。”

三叉戟核弹内,已经提前储存了苏联人的各个目标信息,从遥远的莫斯科到最近的远东,各个战略目标的数据都有,但是,就是没有美国自己的。

只有疯子,才会把核弹扔到自己国家的头顶上吧?但是,命令是正确无误的,这只能说,51区正在面临严重的挑战,苏联人肯定已经登陆了51区!为了保证51区的秘密不被泄露出去,上级只好采取这种措施!这种野蛮的措施,是唯一的方案!

更改目标数据!庞大的核潜艇内,潜艇兵们按照要求,在快速地操作着,发射,进入了倒计时程序!

如果是对已知目标发射,那准备的时间会在十分钟之内,同时,也会以每分钟一枚的速度发射核弹,投射全部的导弹,只需要半个小时,而现在,重新注入目标数据,需要额外的几分钟。

精密的惯性导航系统,也在给潜艇自身定位,确定发射发射诸元,艇长和副艇长两人,将钥匙放进发射台,一切,都在紧张有序地准备之中。

“升起潜望镜!”亚历山大站在潜望镜前面,将眼睛放在上面,顿时,他就是心中一喜。

此时,海面上,正有一层浓厚的雾气!

苏联人的激光大炮,看起来牛逼哄哄,其实,缺点也是有的,这玩意儿,受气候的影响比较大,因为,特别是在大雾之中,激光的衰减是相当厉害的!这也就意味着,己方的这次发射,有了保障!

在后世,那种全国雾霾的天气里,到处一片朦胧,如果在这种时候起战争,美国的所有激光制导武器,都无法使用!

此时,离海面只有二十米的距离,这是三叉戟导弹最佳的发射深度。

潜艇的速度,只有2节左右,一切,都已经做好了准备!

指挥塔的后方,24具导弹顶部的发射筒的盖子,已经先后打开。

在水下,任何事情都会变得困难,比如,20米深度,需要承受2个大气压,所以,要想打开筒盖十分费力,必须先用高压气进行筒内增压,使筒内外压力大致相等后,便可轻易开启筒盖。

打开的筒盖上,可以看到一层乳白色的水密隔膜,这是为了防止开盖时大量海水涌入导弹发射筒而采取的密封手段。

从水下发射导弹,技术上是很困难的,这也是直到后世,也只有五大流氓拥有潜射核弹技术,至于阿三的,呵呵呵,这个笑话很好笑,阿三开工建造的弹道导弹潜艇,前前后后,经历了十几年,结果,上面可以装填12枚携有一吨核弹头、射程700千米的k-15导弹!射程700公里!这简直就是自杀的射程!当然,印度人还发展了射程3500公里的k-4弹道导弹,不过这玩意儿还在设计之中。

抛开印度不说,其他的主要核潜艇的拥有国,就是美苏,两国的技术,也是完全不同的。

苏联的核潜艇,采用的是热发射,尤其是对于几款液体导弹来说,采用的都是水下点火发射,特点是在发射筒内发射,也就是说,巨大的导弹,是靠自己的动力直接飞出去的,代表就是ss-n-23。

法国也是水下点火发射,不过要弹出发射筒后在水下点火,比如m51导弹。

而美国,使用的是冷发射。

现在,随着点火命令的下达,导弹操作人员,按动了按钮。

“嘭!”高压空气的声音,如此地清脆,响彻整个核潜艇,点火按钮的瞬间,电爆


状态提示: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三叉戟发射--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