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分,夏日的余威犹在,在烈日的笼罩下,大地之上还是十分炎热,都说秋高气爽,可人们还没有这样的感觉,都在盼望着下一场大雨,好将这最后的暑气一扫而光。
这里是潼关县,隶属于雍州西安府,在大周皇朝的版图上,雍州虽然位列九州之一,可由于地处西北边陲,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这块土地并不丰饶富裕,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只能算是勉强能够生活。
不过这样颇为穷苦的日子在老一辈看来,已是极为不错,因为在数十年之前,这里可不仅仅只是受到天灾的祸害,最重要的还有人祸。
那时候,神州浩土是乌烟瘴气,乱七八糟,前朝大夏国早已是名存实亡,各路诸侯纷纷割据土地,自立为王,为了争夺地盘,打得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诸侯争霸,遭殃的可是寻常百姓,许多家庭就此破碎,很多孩子就成了孤儿,很多新妇则成了寡妇,而那些青壮年的男子大多都死在了沙场之上,而他们并不为了保国护家,只是为了满足那些诸侯的一己私欲,才血染疆场,亡魂他乡。
战乱持续了很久,打打杀杀到了最后,剩下的诸侯实力已然十分相近,局面就变得有些尴尬,大家谁也奈何不了谁,可谁也不想与人共享天下,只是到了此刻,大家都清楚若没有十足把握,谁也不敢轻举妄动,就怕弄个鹜蚌相争,渔翁得利。
如此微妙相互观望的局面维持了足有十年,而大家都没有想到,打破这种平衡状态的人,并不是一直被誉为最强诸侯的庆国,也不是认为最有野心的赵国,而是最不被人看好,实力偏弱的秦国。
秦国的崛起是很有传奇色彩,这个国家本为大夏国的秦州,地广人稀,物产贫瘠,在当时大夏皇朝的眼中,秦州就是个荒蛮之地,是个可有可无的存在。
而等到大夏皇朝腐朽不堪时,当时秦州之主,世袭秦候之称的纪贇乘势而起,自立为王,建立了秦国。
但纪贇虽然建立了秦国,可他并无雄霸天下的野心,按他所想,他只想当一个偏安一隅的国主,既不想吞并别人的土地,也不想成为他人的臣子。
纪贇确实也是个人物,立足于秦州之后,极力扩充军力,将偌大的一个秦国弄得就如一个铁桶,当真是铜墙铁壁,牢不可破,牢牢扎根在了这片黄土大地上。
纪贇的意图很明显,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纪贇这样的做法,很让许多人不齿,认为他是毫无大志,简直就是个缩头乌龟,比之其他国主根本就是个懦夫。
纪贇却是不在于这些诋毁之言,他只当是狗屁,只在秦国安安心心当自己的山大王,看外面的诸侯是如何争霸,打得不可开交。
因为秦国位于西北苦寒之地,实在是没什么诱惑力,所以各方诸侯霸主就任由纪贇在这里当秦王,再加上纪贇虽无大志,可军力真是不含糊,他的黑甲骑兵有着极强的威慑力,以至于就是有人想吞并秦国,也要好好思量一下,再三斟酌,就这样秦国就安然立于神州西北,转眼就过了二三十年。
说到这里大家自然会觉得奇怪,既然纪贇并无称霸之志,为何会在诸强并立的微妙时刻,忽然率先出手,这可不符合纪贇性格,难道纪贇其实一直是在韬光养晦,隐忍蛰伏,等待机会,现在时机到了,他就要来个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其实纪贇就是纪贇,没什么野心,没什么大志,当了这么些年的太平国主,就算他以前有那么一点野心也被岁月消磨殆尽了。
纪贇本是想听天由命,过一天就算一天,他那时也老了,就想安稳的渡过晚年,有个好的归宿。
只是纪贇虽无雄心,可他有位手下却是怀有壮志,见国主不思进取,这位手下就站了出来,要为秦国,要为纪贇去开辟更为辽阔的疆土。
属下如此不听话,是任何一个领袖所不能容忍的,可纪贇偏偏就忍了,因为这位属下并非寻常臣子,乃是统领着秦国最强部队,黑甲骑兵的武大将军,武成岩!
谁都知道,纪贇能够安然在西北称王建国,并且屹立不倒,武成岩是功不可没,居功至伟,甚至有人还说,没有武成岩就没有纪贇的秦国,这个说法来自于别国,用意非常明显,也很恶毒,就是想挑拨纪贇和武成岩的关系,典型的离间计,也是最有效打击对手的计谋。
说实话,武成岩就是秦国的支柱,栋梁,若是这根柱子倒了,秦国也就完了。
只是,这些离间计似乎没有作用,纪贇和武成岩的关系好的简直就是亲密无间,俨然是铁板一块,就是因为武成岩的存在,秦国还有纪贇就安安稳稳的渡过了一年又一年。
而当武成岩提议秦国出兵争夺天下时,纪贇这位秦国国君,这位出名的胆小鬼,缩头乌龟居然没有任何异议,是很痛快的就答应了武成岩的请求,并且封武成岩为兵马大元帅,统领秦国所有军队。
纪贇的决定让举国震惊,很多大臣立刻反对,说秦国兵力不足,根本无法与别国抗衡,武成岩此举就是将秦国推向了深渊,让秦国陷入万劫不复之境。
只不过这些大臣的反对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武成岩依然成了大元帅,纪贇依然支持武成岩,随后,神州之上的一场大的变革便拉开了帷幕。
武成岩掌握秦国兵权后,首先要攻取的就是庆国。
而庆国当时称为大庆,是诸国当中的第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