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小说>军事历史>少年帝国>孙策渡江篇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杨定与段煨相持不下之际,李傕、郭汜这两个人仿佛开了窍,想明白了一件事:不该让天子脱离自己的掌控啊!于是年初还水火不容的两个人,竟联起手来,准备再次劫帝西归。而张济也因与杨奉、董承二人不合,选择了去与李傕、郭汜联合。一起劫驾。杨定听说李傕、郭汜杀到,第一时间就是想逃跑。可是逃往蓝田县的道路已被郭汜封闭,于是杨定单骑逃亡荆州。

11月3日,刘协一行到达弘农郡。但张济、李傕、郭汜三人紧追不舍,双方大战于弘农东涧。官军战败。大长秋苗祀、步兵校尉魏杰、侍中朱展、射声校尉沮俊等文武官员战死,士卒死亡更是不可胜数。御物、符策、典籍,抛弃殆尽。

5日,刘协一行来到曹阳涧露宿。董承、杨奉一面假意与李傕等人议和,一面派人秘密前往河东郡,招揽原白波起义军李乐、韩暹、胡才等人及南匈奴右贤王去卑,这些人奉诏前来,却只带来数千兵马。不过胜在出其不意,他们首战便大败叛军,斩首数千人。

13日,刘协一行继续向东。董承、李乐二人卫护左右,胡才、杨奉、韩暹、南匈奴右贤王等人断后。结果李傕等人探知河东援兵不过数千乌合之众,于是再来挑战。这一战官军大败,死者甚于10天前的东涧之战。光禄勋邓渊、廷尉宣璠、少府田芬、大司农张义战死。司徒赵温、太常王绛、卫尉周忠、司隶校尉管郃得贾诩极力保护,才得以从李傕刀下逃得一条性命。

追兵大至,李乐道“事急矣,还请陛下上马速行”刘协哽咽道“不可!百官何辜,朕怎忍舍去”双方兵阵连绵四十里,官军且战且走,最后总算保着刘协安全到达陕县,开始结营自守。当时虎贲、羽林军不满百人。李傕、郭汜、张济三路叛兵绕营叫呼,官军皆相惊失色,各谋散去。李乐请求皇帝乘夜先行渡河,东出孟津,去求关东诸侯保护。杨彪认为河道险难,不该让天子涉险。要由李乐先行探路,举火为应,然后天子方能渡河。

李乐应允,当即便去为刘协探路,成功后下令点火。汉献帝刘协这才率众公卿步行出营,皇后伏寿此时也顾不得身份了,跟着刘协一路踯躅同行。国舅伏德一手扶着皇后妹妹,一手还挟着十匹绢。董承实在看不下去,命孙徽率兵上前抢夺。一名皇帝的侍者遭受池鱼之殃被杀死,其血溅污伏皇后之衣。吓得皇后涕泣求救,经刘协出面喝阻,争端方息。

来到河边,只见河岸高出水面十余丈,要怎么安全跳下去呢?这时,伏德手里的10匹绢就派上用场了。用绢裹住刘协的身体,由两人拽住绢端,轻轻将皇帝放下。伏皇后则由兄长背着,一跃而下。太尉杨彪以下,依次匍匐而下。到了船上,早已冠帻皆坏。

御船之中,此时已有数十人,不堪再载。可那么多的士卒依然死死的扒着船舷不肯放手。董承、李乐二人亲自以戈击之,剁下的手指据说达到“于舟中可掬”的程度。没能渡河的宫女、官吏、百姓,一股脑的被叛兵掠走,衣服俱尽,发亦被截,冻死者不可胜计。卫尉士孙瑞被李傕所杀。

成功渡过黄河,来到与陕县隔黄河相望的河东郡大阳县李乐的军营之中。河内太守张杨派数千人给落难帝后一行送来了保命的第一要物——米!

经短暂的休息之后,12月3日,刘协坐上一辆牛车,来到了河东郡治安邑县。河东太守王邑来献上绵帛,刘协下令将其分赐给众公卿。封王邑侯爵。封胡才为征东将军、张杨为安国将军,皆假节开府。另外还封了好多贼帅。来不及刻印,就用锥在石上刻出字迹,便即颁发。帝、后居于棘篱之中,门户不闭。群臣议事,就以这棘篱作为朝堂,兵士们伏于篱上,观者以为笑。

刘协派韩融去弘农郡与李傕、郭汜等叛军讲和。叛军答应了,并放还了所掠的公卿百官及乘舆器服等物。经此一乱,长安城空40余日,强者四散,羸者相食,二三年间,关中都无复人迹。

19日,张杨来朝,建议汉献帝还都洛阳。但遭诸将反对,张杨也只能郁闷返回河内郡野王县。

袁绍手下的第一谋士沮授向袁绍建议曰“西迎大驾,即宫鄴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但遭郭图、淳于琼反对“若迎天子,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不可”沮授道“奉迎天子,既合大义,又得时宜。若不早图,必会落人之后,那时可就被动了”可惜袁绍并非忠心汉室之人,最终没能采纳沮授的意见,也为他5年后的那场大败种下了祸根。

吴景与樊能、张英等对峙已一年,未能取胜。原孙坚的校尉朱治便来劝孙策:不如乘此机会脱离袁术,去江东发展自己的基业。孙策接受了这一建议,便来见袁术“我想去助我舅舅一臂之力,攻下横江。然后在江东地区募兵。先父在江东曾颇有旧惠,估计可募得三万兵。我便愿率此军,助明公平定天下”袁术想着江东有刘繇据曲阿、王朗在会稽,有这两大强敌在,孙策此行也未必能顺利平定江东,因此前自己对孙策有些事也的确做的稍嫌过分,不如这次就答应了吧。

于是袁术封孙策为折冲校尉,给了他千余士兵、数十匹马(《三国演义》中,孙策是以亡父留下的传国玉玺交换了袁术的三千士兵、五百匹马)21岁的孙策就带着这一家底渡江,开始了艰难创业之路。

孙策一路走一路招


状态提示:孙策渡江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